推动卫星天地一体化建设
2018-07-19张庆君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于2010年批准启动实施,被誉为“创新工程”“天眼工程”和“应用工程”。2017年1月23日,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三号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三号卫星在研制过程采用了50多项创新技术,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高分三号卫星具备波成像等12种成像模式,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分辨率最优可达1米,是世界上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卫星;首次采用星上自主健康管理系统,可针对潜在安全问题提前报警,并提供自主管理策略。
高分三号卫星不受云雨等天气条件的限制,是高分专项工程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的重要基础,服务于海洋、减灾、水利、气象多个领域。该星的投入使用,填补了高分辨率海洋监视监测卫星的空白,完善了我国海洋卫星应用体系。
2017年,四川省九寨沟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发生地震,台风“奥鹿”登陆日本鹿儿岛,斯里兰卡水灾,伊朗、意大利地震,高分三号卫星观测数据为灾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支撑。高分三号还用于雪龙号南极考察冰区作业中。此外,高分三号卫星首次实现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首次实现了动目标监测,首次实现超分辨率成像。本期推出高分三号卫星专题,详尽介绍高分三号卫星技术特点和在海洋、水利等领域应用成就和试验情况。
高分三号卫星运行以来,受到用户好评,称其在轨性能好、图像处理效果好。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研制高分三号卫星的时候,把载荷、卫星平台和地面处理、应用一同考虑,把相关技术指标分解到位、处理方法明确到位,也就是实现天地一体化,从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到应用的整个过程一起考虑。卫星工程建设不是一个独立的工程,从卫星立项、研制、发射、数据传输、应用,每一环缺一不可,所有环节应是紧密联系、动态影响。建立一个信息可以及时获取、及时处理、及时分发、满足及时应用需求的体系,把卫星用起来,用在经济建设上,用在生态建设上,最终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将是航天人任重道远的任务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