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8-07-18周菊琼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信息

周菊琼

【摘 要】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会计环境有很大改善,基本适应时代要求,但在会计人员素质、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国际化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应该通过提高会计人才素质、健全会计法律体系、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推进会计国际化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改善目前的会计环境问题,维护会计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职业;会计环境;会计信息

众所周知,会计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管理职业,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受经济环境的制约,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会计职业环境建设得好,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有利于优化配置市场资源,降低资金运作成本。因而,会计环境如何,成为关乎会计职业能否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运行的大问题。会计职业环境建设既受到会计行业的重视,也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会计职业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不正之风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会计环境。探索会计环境建设问题,对建立完善会计制度体系、有效监督和评价会计从业人员、推动会计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会计面临的环境问题

会计环境是对会计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会计外部环境比较宏观,主要涉及经济、政治、技术、文化教育等大环境。如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会影响会计工作的特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会计职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会计方法和技术不断进步。但其中,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最大,因为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的发展,都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比如不同的经济结构影响不同的会计算法,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有不同的会计理论与之相适应,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会计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就高,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水平就高,会计法律法规就更完善,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约束就越强,会计环境就越好。内部环境则比较具体,主要涉及会计职业素养、会计工作体制、会计组织等。从内部环境看,如果领导层比较重视,管理体制完善,会计人员素质较高,说明会计环境比较好。良好的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具有推动作用,反之,则会起阻碍作用。目前,我国的会计环境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会在会计事务中讲原则,讲诚信,自觉正确进行价值判断,抵制各种诱惑,完成会计职业的历史使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但在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修养、会计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有些会计工作者没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在各类因素影响下放弃原则,违反财经制度,篡改会计信息逃避税负,严重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的会计工作者业务水平低,他们所应有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必须加强会计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其次,相关法律不健全。表现为会计法律制度不完善,对会计行为规范的限制范围过窄,对会计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执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我国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迫于各种压力,会计人员难以独立开展会计工作。

其三,监督部门的分工协作不太顺畅。从外部监督环境方面看,执法不严、恶意竞争等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对审计人员的民事责任的规定还不太具体,限制了审计员监督作用的发挥。

其四,国际化程度不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但我国会计职业要实现与国际接轨,借鉴更多的国际做法,还要作进一步努力。

二、改善会计环境的思路

首先,提高会计人才素质。会计环境制约会计职业的发展,同时,会计对会计环境产生相应的反作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存于会计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因此,会计环境虽然从会计系统外部影响会计职业的发展,但会计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特别是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会计环境问题的解决。换句话说,改善会计环境,既要从客观条件和外部因素着手,又要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考虑。一是会计要自觉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活动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应该自觉遵守。会计要主动把握改革发展方向,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坚守职业理想,端正职业态度,以平常心对待各种诱惑,以责任心守护国家利益,以进取心提高业务素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会计要提高协调能力,自觉维护与相关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会计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强调在职培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关部门应该定期不定期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业务培训、技术培训工作,督促会计从业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创新意识,担当历史使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可以采取问题驱动、经典案例等教育方式,使枯燥的理论与生动的实例紧密结合,提高理论素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提高危机意识与增强职业自信紧密结合,保证会计从业人员通过培训,既提高职业素养,又增强业务能力,在推动会计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发挥好榜样的力量。除政府要搞好正面的宣传工作,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外,经济实体管理层应该做出表率,在经济活动中带头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发挥榜样的力量。四是优化内部环境,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健全会计法律体系。法律环境是会计职业重要的外部环境,相关法律对推动会计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对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会计在经济工作中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健全会计法律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国家层面要完善会计行为规范体系,指导具体的会计操作,打击经济领域影响会计工作的各类违法行为。立法机关应该结合我国会计发展状况,制定、完善相应的会计法律法规,在维持法律法规相对稳定的同时,及时进行修订,以便为会计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最大限度适应会计职业的发展需求。重点是要以立法的形式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独立性,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活动有法可依。经济实体层面要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重视内部审计,培养会计守法意识,构建良好的会计内部环境,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真实。财政部门要维护好法律的权威,加大监管力度和查处力度,密植外部监管网络,从重处罚会计违法行为,达到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目的。管理层决策上要考虑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教育会计从业人员提高认识,规范操作,杜绝会计舞弊行为,切实维护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其三,完善会计监督机制。财政部门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使命感,完善会计考核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客观公正考评会计从业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严格实施奖励或处罚。财政部门要完善相关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法规,加强会计从业资格证管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明,是会计行业的门票。相关部门应严格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发放及管理,重点考察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业务素质等方面择优选择财务人员。经济实体要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完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搞好内部控制,严格自我约束,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监督作用。同时,要重视外部环境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舆论督促、质量评估作用。通过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形成宽松有序的会计职业内外部环境,使会计职业既有刚性的法律约束,又有柔性的舆论监督,还有合理的内部管控,多管齐下营造会计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其四,推进会计国际化。面对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我们要尽量运用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积极参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的修订,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进一步适应国际会计环境。同时,我们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要准确掌握国际经济发展的方向,发现新问题时,要结合国情及时处理。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会计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将不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这会迫使他们跳出常规思维求变求新,对激励他们推陈出新、锐意进取、提高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解决会计环境问题,既要努力创建崇尚诚信的社会环境,优化外部监督机制,也要加强经济主体的内部管理。面对当前会计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提高会计人才素质、健全会计法律体系、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推进会计国际化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努力加以解决,推动会计职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献】

[1]冯宏涛,会计环境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

[2]薛岚,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探讨[J]. 征信,2017(10).

猜你喜欢

会计环境会计信息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试论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作用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
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