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推行“智慧养老”建设的路径研究
2018-07-18周凌玉郭晓蓓
周凌玉 郭晓蓓
摘要: 现今老龄化问题督促着养老模式的更新换代,从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到机构养老模式,再到如今提倡的社区养老模式,老年群体一直是社会备受关注的群体。本文通过对传统主流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模式的分析,展示了其中暴露出的不合时宜的种种问题,并结合安康市实际情况,探讨推行社区“智慧养老”的必要性和建设路径。
Abstract: The current ageing issue urge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old-age pension model. From the traditional home-based pension model to the institutional pension model and to the community-based pension model advocated today,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as always been a community of concer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old-age family pension and institutional pension model, this article presents various problems that are revealed and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construction path for the community“smart pens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Ankang City.
关键词: 老龄化;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智慧养老
Key words: aging;family pension;community pension;smart pension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226-02
0 引言
老龄化是经济、医疗水平发展等一系列因素促使的结果,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大军正在以不容忽视的势头继续增长,已经突破2亿大关,规模庞大。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迅猛,但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却高于发达国家的同期增长水平,城乡及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也映射在老龄化问题上。
安康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城市,老龄化问题日前也日渐突出,先进养老模式的引进和实施急需提上工作日程。
1 我国现行主流养老模式分析
家庭养老是将“在家养老”与“子女养老”结合,是我国出现最早、运用最广泛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子女反哺的过程,这与中国人的伦理纲常相契合。其主要优势在于:首先,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病症也随之出现,许多日常活动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完成,这时选择家庭养老可以得到晚辈在生活方面的照料。其次,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的同时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选择家庭养老可以得到晚辈对日常生活开销以及患病期间的经济方面的支持。最后,老年人一般希望晚年可以在熟悉的生活环境度过,家庭养老满足了老年人这方面的精神需求,可以与子女为伴,享受来自家人的情感慰藉。
但家庭养老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也逐渐开始暴露出一些不合时宜的弊端。例如我国当前许多家庭都是“4-2-1”的模式,而年轻人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不仅要支付子女教育等费用,更是要担负四位老年人的赡养,往往导致年轻人不堪重负。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迫使年轻的一代为工作岗位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也就意味着会忽视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仅要满足老年人在生理方面的诉求,更不能忽视其心理方面日益多样化的需要。
面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不足,社会中也涌现出了大量机构专门为有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我国政府出台规定要求养老机构中需为入住的老年人分配1:40~1:20数量不等的专业护理人员,负责照料老年人的衣食起居,并需提供一定的文体娱乐场所,以此来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的訴求,而在具体落实中,各地却因各种原因呈现出不同差异。
例如通过研究前期对安康市百福生态养老中心、康泰养老中心、清泉养老中心、汉滨区老年公寓、关镇敬老院等多所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发现,安康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在300~400之间,按月收费3000~5000元不等;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在100~200之间,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或象征性收取200~600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公办养老机构费用虽低,但其床位容纳量有限;尽管民办养老机构可以弥补公办养老机构的匮乏,但费用高出公办养老机构几倍。而安康市41.6万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中,农村老年人高达24.54万人,这部分老年人经济水平较低,难以支付每月高额的机构养老费,只能放弃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舒适生活。由此可见,安康市的机构养老虽因家庭养老的缺陷而产生却不能完美的弥补家庭养老模式的缺陷,并不能成为理想的养老模式。处于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虽然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生理方面的看护,但因机构中护理人员与老年人口数量存在差异,老年人情感方面的交流缺失,加之大多数时间居住在机构中,不能时常和家属联系继而与家属产生隔阂,老年人在亲情慰藉方面得不到弥补。
综上,现行主流的两种养老模式都不再适应现在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急需新型养老模式的出台。面对传统养老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部分学者与社会工作者借鉴国外已有先例,提出了建设“社区+互联网”的智慧型养老模式。
2 智慧养老:一种新型的社区养老发展途径
美国的社区智慧养老以追求品质为主旨。首先,由政府出资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财政补贴,承担部分养老责任,减轻了老年人养老的经济压力,助力社区智慧养老的推行。并运用智能平台软件、老年人用通信终端设备,将老年人,子女,社区工作者三方结合在一起,对老年人的需求及时反映,以此实现“社区+互联网”的新型养老模式。其次,社区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状况及需要照护的程度,将社区细化成网格状,实现社区老年人的“网格化”管理,方便了护理人员的同时,也能够更加及时地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护。与此同时,社区在政府的帮助下链接医院等社会资源,彼此紧密合作。美国的社区智慧养老模式根据老年人特点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社区,将科学技术与专业社工的人文关怀相结合,关注不同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
我國许多发达地区也看到了智慧养老带来的便捷,开始利用智慧养老方式发展社区养老,建立起智慧化服务平台,利用传感网系统和信息平台链接社区、老年人及医疗服务站,进行数据化分析,以此来提供快捷、实时、低成本的,个性化、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体验。该平台为老年人们配备智能终端设备,利用移动定位技术对老年人实时定位,并将医院、老年人、儿女、社区管理人员联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在家中安装智能家居,由子女进行远程控制,帮助老年人开门、关灯等控制家中电器,并应用流媒体技术视频监控老年人在家中的安全情况,将老年人的活动讯息实时反馈给子女。
例如北京在广外和方庄街道部分机构已经开始了智慧养老的建设。由社工委出资,免费为老年人安装了“服务调度”设备,老年人需要送餐、保洁、就诊等日常服务时,信息会通过短信形式传输给社区管理人员,社区管理人员接收到讯息就会根据需求与老年人取得联系并解决问题。此外,社区召集的青年志愿者在空闲时间希望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也会通过后台服务系统进行调度。如此一来,依托电子科技产品,逐渐将对老年人的照顾实现向智能化的转变。杭州上城也在2014年试水“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为老年人及其亲属提供远程探视、一键报警、预约服务、生理参数检测等功能。老年人亲属还可通过手机终端查看老年人情况,从而实现老年人、家属及社区的三方互动。
3 安康市智慧养老的发展规划
安康市老龄化的严重程度现已日益严峻,据统计,2017年安康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就已经达到41.6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3.73%:其中农村老年人24.54万人,城镇老年人17.06万人,农村老年的问题较城市地区更为严重。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安康地区同样受到冷遇。因其地理环境的制约,安康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滞后,年轻劳动力大多选择进城务工为家庭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这样一来,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家庭养老应有的照料,还要担负起照顾孙辈的责任,不能安享晚年。而城镇地区由于子女白天忙于工作,老年人基本只能独居在家,而这对于行动不便或精神状态不好的老年人是一大隐患。
安康政府近年来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安康全市建成的养老服务机构188个,拥有养老床位23241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80个,床位21781张;民办养老机构8个,床位1460张;建成并已经使用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3个,床位318张;农村互助幸福院270个,床位3424张。但机构养老模式仍然不是安康市民的首选,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影响机构养老供给的因素主要集中为经济与服务两个方面:经济上安康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民办养老机构价格偏高超出老年人经济承受能力,而政府方面对养老机构的前期投入大,且不能在短时间内资金回笼,不利于良性可持续发展;服务上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远不及老年人口数量,专业的护理人员因培训时间较长而不可多得,普通护理人员又因缺乏专业性而不能达到老年人的要求,护理人员与入住老年人配比不合理,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老年人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响应。
安康市老龄人口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时期相比较,在经济滞后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但隶属于欠发达城市的安康,可利用“迟发展效应”,借鉴发达城市的经验来进行创新改革,安康市政府正是看到了这一优势,在近两年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开始启动对社区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育,为安康市社区内推行智慧化的养老服务奠定基础,而这也正说明智慧养老的建设大势所趋。
安康市可将社区与老人家庭用互联网充分链接,用于为老年人服务,例如可提供一键呼救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传感系统(红外、防摔)等技术,使老年人即使独居在家也因能得到社区管理人员的实时照顾而排除安全隐患,从而在社区内形成一个“没有院墙”的养老院。子女也可通过手机终端时刻关注老年人,解除了子女对于活动不变的老年人在家独处的担忧。在经济方面,由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引进技术,老年人及其家庭只需承担一小部分的费用便可享受来自社区养老福区站、医院、子女等多方关注。
总而言之,在解决安康市养老问题时,应该提倡以政府为主导,由其出资购买服务、引入先进的技术,同时要积极借鉴发达地区“智慧养老”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社区内的“智慧养老”建设,广纳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作为人才储备,注重电子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勇.智慧养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
[2]朱海龙.智慧养老:中国老年照护模式的革新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8-73.
[3]雷晓康,齐萌,常沁芮,等.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机构养老供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康市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4):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