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同课异构教学谈

2018-07-18

学语文 2018年4期

近几年,“同课异构”风靡全国。前不久,某市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课题为《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六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青年教师对活动高度重视,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几节课听下来,我发现他们对“导入课文”与“课堂总结”倾注了太多的精力,而对文本的分析与理解则着力无多,无非逐段讲解,再辅以拓展延伸。总之,“同课异构”之“异”鲜有体现。不知道学生听完课后有何感受,作为同行,我觉得这些课“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1]王荣生教授说这番话有它的背景,他反对的只是语文教师为“迎合某些人对‘教学艺术’的癖好而追求枝枝节节的精巧、精美”[2]。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固有模式,要靠教师“无中生有”“有无相生”,以文定教、以学定教、一课一法、一课数法是语文教师的必备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应该受到鼓励。

观摩别人教学,要学会揽镜自照。当自己觉得这种教学不够好的时候,就要反躬自问:如果我来执教,我会如何驾驭文本?“教教相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的。

如果我来执教《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会怎么教?

众所周知,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围绕着文本“写了什么”(思想内容)、“怎么写的”(表达技巧)、“为什么这样写”(写作意图)三点展开,其中“写了什么”最为重要,它是读者阅读文本、走进文本的初始阶段,也是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逻辑起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由《公孙丑上》、《滕文公下》、《告子下》三个片段连缀而成。三个片段能组合成一篇课文,说明它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其联系就在于它们共同阐述了孟子的性善论和“养气”学说。

教学设计一:

1.出示“揠苗助长”文段,布置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自习成果。

(1)概括宋人形象:(性急、盲干)

(2)感知孟子态度:(嘲弄、叹息)

3.相机点拨:孟子是在谈种庄稼吗?孟子真正要谈的是什么?

(1)出示权威解说,打通农夫种庄稼与儒家“养气”之间的联系。

程子曰:“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意所蔽,则欿然而馁,却甚小也。”——朱熹《四书集注·孟子》

(2)出示《揠苗助长》漫画,师生看图说话。

①农夫为什么要揠苗?(“闵其苗之不长”)

②农夫能达成目标吗?(“苗则槁矣”)

③农夫错在哪里?(没有遵循自然规律,急于求成)

④除去气象因素,农夫要将绿油油的禾苗变成沉甸甸的谷穗,需要哪些条件?(科学施肥、适时耘草、耐心等待)

(3)导入正题:孟子杜撰“揠苗助长”这个寓言用意何在?

明确:孟子不是在向读者进行科普,他要谈的是儒家的养心术或者说修身宝典。

提问:回到寓言中,《揠苗助长》讲的是农夫希望早点收获,于是不惜体力揠苗助长,最终适得其反,“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则寓言包含着四个关键词,即田、种、苗、实。对于儒家修身而言,这四个词分别对应着什么?

明确:田——内心;种——善(先天);苗——善(后天);实——理想人格。

连词成句练习:

①将农夫、田、种、苗、实(谷物)五个词串成一句话。

示例:农夫在农田里播下希望的种子,不久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经过农夫的施肥、除草,加上耐心的等待,最终收获了沉甸甸的谷物。

②将每个人、内心、善(先天)、善(后天)、理想人格五个词串成一句话。

示例:每个人内心里都有善的种子,这个种子叫“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极力呵护善的根苗,让它茁壮成长,最终修养成儒家倡导的理想人格。

设置提问,巩固上述成果:

①孟子认为“人皆可为尧舜”说明了什么?(每个人内心都有善的种子,都具备成为圣人的先天条件)

②为什么世上少有圣人?(绝大多数人不能抵御现实的诱惑,迷失了自我)

③让内心善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直至结成果实,人该怎么做?(用“义”与“道”去滋养心灵,“直养而无害”)

④对于修身而言,如果说“配义与道”是给庄稼施肥的话,那么,给农田除草怎么理解呢?(孔子与孟子主张在修养身心时要善于反躬自省,对于“不慊于心”之行务必悔改)

进行总结:孟子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善的种子(性善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但复杂的社会环境会玷污人们的“赤子之心”,那么,怎样才能抵御现实的诱惑,从而“求其放心”(即“找回失去的善心”)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实则养心、修身,让自己的道德修养、人格力量饱满丰盈。

修身/养心三原则:用“义”和“道”涵养心灵、除去内心邪念、顺其自然(既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急于求成)。

修身/养心结果:让浩然之气激荡于心,充塞天地。

蓄养“浩然之气”注意事项:义为心内物(“正心”、“诚意”);勿正,勿忘,勿助长。

4.因势利导,提出如下问题:

(1)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目的何在?(培养儒家理想人格,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2)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如何去“养浩然之气”,使自己成为“大丈夫”?(接受社会生活的严酷考验,“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反复淬火,百炼成钢)

5.拓展延伸。

选修课教学,如果仅是解读文本,内容过于单薄,不妨适当拓展。拓展可沿深度(探究社会根源,把握思想体系)、广度(多角度、多侧面引入问题)、厚度(旁征博引,温故知新,串点成面)三个维度进行。示例如下:

拓展一:孟子与庄子都强调修心,但他们还是有所差异的,差异性何在?

示例:孟子提倡“养气”,旨在“入世”“有为”,内外兼修,以健全人格积极改变世道人心;庄子主张“逍遥”,意在“出世”“无为”,世道既已无可拯救,唯有追求个体内心充盈。总之,孟子是彻底的乐观主义者,而庄子则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拓展二:孟子和庄子都是善于设喻取譬的论证高手,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示例:孟子以生活现象为喻,以方便受众理解为目标,若师若父,语重心长,浅切通俗;庄子则以想象事物为喻,以打破读者成见为要旨,如仙如道,变幻莫测,超凡瑰奇。

拓展三:孟子的“养气”学说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示例:小而言之,“气”是个性特点,是风格气度,我们要蓄养正气、硬气、勇气,去除身上的迂腐气、铜臭气、不忿气、怯懦气等,培养高尚人格;大而言之,“气”是理想信念,是精神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勇于担当,铸民族魂,圆中国梦。

该教学设计,我姑且名之“看图说话法”。有研究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儒家代表人物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倡导者与忠实信奉者;并且几乎所有的儒家代表人物在思维方式上又都是直觉思维的身体力行者。”[3]所谓直觉思维,它不是运用逻辑形式来把握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在特殊的、具体的直觉领悟中去把握事物和认识事物。我之所以将“揠苗助长”这一寓言故事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来组织教学,就是抓住孟子说理重视直觉思维的特点,以实到虚,以近及远,以浅入深。师生围绕《揠苗助长》看图说话,充分释放寓言中隐含的信息,以准确解读“揠苗助长”做铺垫,再去理解其他就势如破竹了。

教学设计二:

1.板书“吾善养我浩然之气”,让学生纠错。

2.以《说文解字》为证,说明上古时代“我”与“吾”的区别。

“吾,我自称也,从口五声。”“吾”既从口,显然与出言发声有关,是关于自我的称呼。“我,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从。,或说古垂字。一曰古杀字。”许慎的解释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我”不是简单的自称,而是“施身自谓”,“施身”,即是于群之中,在人群里,“我”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是一个与他人异样的个体,“我”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第二,“我”从戈,戈本身是一种长柄的进攻性武器,这意味着“我”就是我,“我”有我的特质、特性,谁若冒犯了“我”,“我”是要主动出击的。将上述两点进行整合,“我”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和主体性。概括起来,“吾”与“我”,除语法上的区分(“吾”、“我”俱是第一人称代词。就词法而言,“吾”只可做主语,不可作宾语;而“我”则既可做主语,亦可作宾语)外,更重要的是语义上的区别。“‘吾’是第一人称的普通指代,是一种客观化陈述;‘我’是第一人称的特殊指代,其所彰明的是个体自身的特殊品质,是一种情意性表达。”[4]

3.介绍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领悟“我”字透露出的非凡气势和担当精神。

孟子生活于动乱的战国时代,各国统治者迷信武力,草菅民命,“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百姓处于水火之中,“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道家选择的是抽离,比如庄子,他让自己成为“一棵孤独的树”,“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而孟子没有退缩,没有回避,他直面现实,从不放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我”字所着意的是一种护持、坚守的性质,它体现了充满自信和浩然之气的儒者理直气壮、当仁不让的气势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4.解析标题,整体感知。

提问:孟子面对战国乱世,他的护持与坚守体现在哪里?

明确: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导语:何谓“题目”?“题,额也。引伸为凡居前之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人眼。 ”(许慎《说文解字》)题,指的是标题的位置,它居于文章之始;目,指的是标题的功用,它是文章内容最直截的表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文章的门脸。下面,我们围绕课题解析文本。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片段一:

(1)何谓“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2)何谓“善养”? (“以直养而无害”。 具体而言:①“配义与道”;②无馁之——不为“不慊于心”之行;③勿正,勿忘,勿助长。孟子运用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形象阐明,养气如同种庄稼,既不能“舍之”,也不能“助之”。正如朱熹在《训蒙诗百首》里所言:“忘则无功助则私,不忘不助正斯时。是中体段须当察,便见鸢飞鱼跃机。”)

(3)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实质是什么?(孟子从 “性善论”出发,希望人们持守仁义道德。“亚圣以慈悲为怀的心肠,为民请命……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黄仁宇《孔孟》)

片段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目的是什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蓄养浩然之气,就是要修炼健全人格,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是否称得上大丈夫与权势无涉,只与人格有关)

片段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途径是什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受难不成材。唯有经受生活的磨练,才能形成恒定的品行,具备非凡的才能)

5.拓展延伸。

(1)根据你的理解,历史上哪些人可被称为“大丈夫”?

示例:民族英雄文天祥、“救世宰相”于谦、“铁血御史”左光斗、抗日将领吉鸿昌……这些人物有共同点,即平时注重蓄养浩然之气,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就自我。“大丈夫”们内外兼修:将仁、义、礼内化于心,将兼济苍生落到实处。他们或铁骨铮铮,或两袖清风,或铁肩扛正义,或慷慨赴国难……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礼崩乐坏守洁士节操。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明它的含义。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示例:如何除去杂草?一味着眼于除去,结果必是“春风吹又生”,而当长满杂草的农田被种上庄稼时,杂草也就成为了过去。人性之善恶亦如是。正如杂草难除,恶总在最初比善显示出更大的生命力,所以欲除去丑恶,需以美德代之。孟夫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揭示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我们不能一味抱怨现实的丑恶,而要想一想:我们是否用自己的正能量带来了社会的改变?当善越聚越多,恶自然无处遁形。

该教学设计,我姑且名之“说文解字法”。“汉字是形象生动的奇妙世界,严密深邃的理性王国,优美高雅的艺术宫殿,独特丰富的文化宝库。广袤宇宙的万千物象,史前时期的悠久存在,文明社会的真实情景,古代圣哲的智慧思维,华夏儿女的创造伟力,都积淀活跃在这‘东方魔块’之中,放射出灿烂不灭的光辉。”[5]我以《说文解字》为证,解码汉字“我”与“吾”的奥秘,进而正面评价孟子高扬至善至美的道德旗帜、追求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的胸襟与气度。当今社会,经济在发展,道德在滑坡,哀叹换不来改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以孟子为榜样,直面现实,心存大善,以天下为己任,蓄养浩然之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一点点烛光,驱散人们心灵的黑暗。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又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道理自然是不错的,但教学千般法,激趣是良方,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看,对于一篇具体课文,不同的教学设计,其效果肯定有着优劣之分,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还是匠心独用、别树一帜?我个人认为,追求专业成长的语文教师还是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吃透文本、熟悉学情的前提下,发挥教学智慧,平中见奇,朴中见文,推陈出新,以巧制胜,让课堂教学既有曲径通幽的妙想,又有抓铁留痕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