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李志军:规模部署数字化室分构筑室内针对性优势
2018-07-18孟月程琳琳
本刊记者|孟月 程琳琳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部无线技术总监李志军
从整个产业部署现状来看,运营商部署新型室分系统后,让室内网络蕴含更多发展数字化业务的机会。
随着通信技术的迭代发展,用户对于网络速率的需求日益提升,室内覆盖逐步成为了运营商网络发展的重点。
“对于运营商而言,室外覆盖建设是前期的建设重点,但室内覆盖也是打造精品网络、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方向。中国电信已在大力开展数字化室分覆盖规划和建设,后发先至,在室内深度覆盖方面快速获得针对性领先优势。”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部无线技术总监李志军在由通信世界全媒体特举办“中国首届室内覆盖数字化圆桌——5G来临,室内覆盖数字化将成网络发展‘主角’”沙龙上如此表示。
电信规模部署数字化室分系统
李志军表示:“4G时代初期建设的DAS系统在未来5G演进方面已面临很多挑战:一是Massive MIMO技术在传统DAS中难以实现;二是DAS系统在管控方面存在困难;三是传统DAS系统难以解决室内、外干扰协同的问题。”
相对而言,数字化室分则存在多方面优势,是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可视化管控、支持多通道MIMO、支持频段范围广,符合未来5G时代的网络建设发展趋势和更高的需求。
中国电信在2017年已开始探索和应用数字化室分系统,并进行了规模集采,2018年更是开启更大范围的数字化室分系统规模采购和建设,逐渐加强数字化覆盖能力,并考虑室内网络面向未来5G的演进能力。同时中国电信针对室内覆盖场景进行了细分,高铁、高校、高流量商圈、高密度住宅、高速、地铁是重点室内覆盖场景,在这“五高一地”场景中,数字化室分系统网络性能表现卓越。
李志军还讲道,室内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可视化运维能力能够为运营商带来两方面的商业价值:一是从运营商运维支出来看,可视化运维能力使得室分系统可控能力提升,采用数字化覆盖可以降低运维难度和运维成本;二是数字化时代将数据与应用紧密结合,比如和精准定位、室内用户信息推送等结合后,会形成增值业务,从而为运营商带来商业价值。
数字化建设这笔账如何算?
室内数字化方案部署前景是光明的,但很多人关心成本问题,运营商对于不同场景的室内网络建设有不同的考虑。李志军坦言,从运营商角度来看,最关注的是网络效率。通过单位平方米造价对比发现,对于大的开阔空间区域,小基站覆盖面积大,因此单位面积成本或每比特成本与传统室分具备可比性,中国电信已基本完成大部分的室内开阔空间规划部署,未来将集中精力攻克高密集度区域。
从整个产业部署现状来看,运营商部署新型室分系统后,让室内网络蕴含更多发展数字化业务的机会。
随着室内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不断部署,中国电信4G网络将提供更好的体验,带动用户更大的流量消费,支撑国家的信息消费计划,也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多流量增长,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室内数字化小基站具备良好的性价比。
面向5G,室内数字化覆盖将成趋势。中国电信蓄势待发,正全面打造一张全国及至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室分网络,并借此构筑面向5G的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