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高效复习之历史选择题讲评

2018-07-17吴君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分封制统计表选择题

吴君

高三学习内容多,任务重,高效的复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三复习中,有效的试卷讲评有助于提高复习的质量。本文以选择题讲评为例,谈谈提高试卷讲评效率的尝试和体会。

一、备课前的准备:用选择题失分统计表了解学生错误情况

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的试卷讲评以讲为主、缺少针对性,算不上有效的讲评。本人针对选择题讲评设计了一份简单的失分统计表,以了解每道选择题学生失分错选情况。统计表如下:

选择题失分统计表

备注:请每位同学将每小题你错选的选项写入表中;课代表将每题四个选项的数目和每题错误数统计好记录在最后一页。

二、课堂讲练: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分析归纳为主,寻找解题规律

1.未从整体上把握信息

(1)“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

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

② ③

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

A.分封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B.摒弃了诸子百家思想

C.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沿用

D.士族地主得到较大发展

错误情况:错选A的26人,错选B的3人,错选D的3人。从关键句子②可以分析此处指废除分封制,又从关键句子①③可推出是废分封制行县制。

错因分析,选A项的同学忘记了汉初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选BD项的同学只关注了部分关键句未从整体把握题干。

2.对教材中的核心概念理解不准确

(3)对下框材料中《申报月刊》刊载的民国二十二年“统制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措施是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实质是国家干预实行计划经济

D.效果是幣制改革防止了白银外流

错误情况:错选C的17人,错选D的8人。民国二十二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公元1933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1937年。

错因分析,此题没有同学错选A项,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之间转换的方法和全面侵华战争发生的时间;错选C的同学混淆了“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概念。错选D的同学没有弄清楚币制改革的内容。

分析完这类型题之后,让同学们归纳做此题型的方法,总结历史材料中关键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程度(根本、直接、最主要、最恰当、最深刻等)、否定词、材料的出处、关键的概念、难以理解的信息等,同时还需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3.不忠于材料,凭空增加信息

(4)英国伦敦的“PUNCH”杂志上曾经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一长得奇丑无比的黄柠檬脸小童不自量力地惹火了来自日本的蝴蝶蜂(杂种的意思)》。解析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②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战败的蔑视 ③表明西方仍不愿给予日本平等的地位 ④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错误情况:错选B的20人,错选C的5人,错选D的5人。

材料和图片得不出④的结论,选错了的同学犯了画蛇添足、不忠于材料的错误。

解题方法指导:忠于材料,不凭空增加信息,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和双重证据方法(即孤证不立)的原则。

三、总结与反思

这套试题反映出以下问题:1.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不熟悉,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结构体系不清晰;2.部分学生在阅读和获取信息上存在问题;3.部分学生分析问题时思维固化,不懂得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对原有计划予以修订,加大对学生基础知识识记的监督力度,课堂上注意指导学生构架知识体系,同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查,更是教师下一阶段教学安排、教学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所以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讲评课是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连接起来的桥梁,是高考备考的有效手段。

?誗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分封制统计表选择题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神奇的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