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在反思中走向卓越

2018-07-17何希平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所教课题教师

何希平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很多的失误,但最大的失误就是不懂得反思。”

确实如此,反思是所有哲人的共同嗜好,笛卡尔说:“当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是虚假的时候,这个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我认识到‘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确实,怀疑论者的所有最狂妄的假定都无法把它推翻,于是我断定我能够毫不怀疑地承认它是我所探求的哲学中的第一原理。”哲人在反思中发现了真理。建设学习型社会,会思考的民族是时代潮流所向,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善于反思的人。

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20多年的教师,我曾在城市的中学任过教师、班主任、行政领导。1992年以后,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育素养的经历,使我坚信,做一个“反思實践家”、行动研究者、终身学习者,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使我由平凡走向卓越。

“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是古人崇尚反思的佐证。我的教学实践之路,就是一条不断反思之路:学习—实践—反思。勤于反思,使我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探索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勇于实践,并大胆修正自己的实践,从而与例行的冲动告别,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行动,在实践中“学会教学”,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勤于学习,使我能不断修正实践中的缺陷,为更深层次的反思和实践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为此,多年来我大胆实践,勇于不断否定自己既往的教学行为,20世纪90年代,我在所教班级大胆尝试将美国心理学家凯勒1963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一种课程教学法——个性化的教学系统用以指导中学英语教学,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步速前进,并要求学生表明他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成功实现了避开演讲式教学和呆板的时间安排的目的。实验取得了极大成功,所教班级在当年的绵阳市统考中成绩优异,这次尝试使我意识到学生身上有着极强的学习潜力,只是教师的激发由于种种原因而欠缺。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在学中教、教中思、思中改;反思还可以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一个教师来说,其专业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常性反思可以获得熟练的教学技能,从而获得专业教师所独有的专业智慧,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对以后的成长十分重要。

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探索一种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出并申报了“中学英语作文梯级训练体系研究”课题,虽然后来因为工作变动使课题未能及时按期结题,但是,研究行动使我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多年来,所教学生在各种学科竞赛和考试中成绩优异。2006年,我参与了全国“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项目(课题代码:中英【科】字2006-108号;子课题“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课题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深入的反思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我对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反思。

为了使自己的反思能够深入而持久,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教育与心理学的著作,如《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学习心理学》(羽生义正)、《杜威全集》《多元智能》(霍华德·加德纳)……仅仅名为《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我读过潘菽、张春兴、陈琦、周瑛、冯忠良、皮连生等的著作,也读过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等书。这些著作的阅读,使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高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是你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在儿童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这实际上告诉我,教学最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那些我们以往觉得最重要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

学习—实践—反思的成长道路漫长而艰辛,但也因此可以欣赏到绝妙的风景。多年来,我除因在教学实践中卓有成效,多次受到学校和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之外,在理论方面也有了一些成果,我参与编写了《高考英语知识、能力储备及运用》《名师经典》等高考英语辅导资料,公开发表了《贫困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习”的内涵是实践》《问君能有几多愁》《让题意更显豁——考场作文落实题意三招》《论艺术语言和“立象以尽意”的关系》、《课堂讲析策略》等多篇论文。

爱因斯坦说:“个人崇高的使命是服务,而不是统治,也不是以其他任何方式把个人意志强加于人。”我想,坚持学习—实

践—反思,我献身教育的使命增加崇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所教课题教师
赏析几道与2021有关的特色试题
最美教师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