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如何用好“勤严细实”的绝招
2018-07-17刘芳
刘芳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发展的需求已经不能够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满足,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班级能够促进学生的良好成长,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作现状,就班级管理当中如何利用“勤嚴细实”来提高管理效果展开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勤严细实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当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班主任进行控制,但是这样的方式也使得学生的创造才能以及个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发展的需求已经不能够利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满足,这同时也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利用,更成了其十分重要的素质之一,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一、传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班级管理强调将班主任作为核心,并围绕班主任对工作进行开展,这样的管理方式,并不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实际
需求。
1.班主任缺乏专业理论知识
班级管理有着十分广泛的学科范围,与管理、培训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教师没有掌握班级管理理论知识,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耐心,而且要一定的素质,如何管理班级是一门值得钻研的业务内容。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广泛、多样化的信息以及知识,学生的各方面也可能超越了传统的管理人员,这就使得教师、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隔阂,从而使得学生的健康发展受到了阻碍。
2.班主任没有合适的日常管理方法
目前,仍然有很多班主任在利用传统的行为管理方法以及模式,这些教师忽略了这种方法产生的师生冲突,难以对正常的师生关系进行建立,也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与此同时还会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3.管理内容较为繁琐
班主任常常认为自己是班级的家长,在班级管理时也应该是家长的身份。由于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对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实施,因此作为班主任常采用全方位看管的方法,过于繁琐的看管内容,也导致自己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产生一定的怀疑,对于学生的行为经常采用命令的方式,这使得班级管理完全依靠班主任进行,也难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长此以往,班主任在的时候学生都如“绵羊”一般,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级当中就会出现“放羊”的情况。
二、利用“勤严细实”做好班级管理
1.“勤”——工作的前提
想要使得课堂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并对学生进行管理,就必须要做到勤奋。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够对班级更好地管理。
第一,应利用各种渠道对学生的个性、思想进行掌握,并对教师、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进行建立,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得到加强,并对教师、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二,为了对自身的权威进行建立,在要求学生之前,班主任应以身作则。只有勤监督、勤引导以及勤在班,才能够获取学生的信任,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2.“严”——工作的根本
要使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及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我们教师的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因此,班主任更应该严于律己,从而使得言传身教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严格地对班级的规则进行制定,使得这些规则形成一定的约束,使得良好的班风得以树立。但是,严格并不代表着教师“严肃”,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教师应做到“严而有度”以及“严而不厉”,与学生建立朋友的关系。
3.“细”——工作的重点
第一,在对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管理人员应保持自己的细心,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细心工作能够使学生明理,并最终达到教育的目标。
第二,对于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教师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如何杜绝学生经常出现同样的错误,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得这种现象得到根本的改变。
第三,教师应从细节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同管理人员之间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利用值日生负责制、班干部坐班制等方法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4.“实”——工作的保证
第一,教师应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班集体目标,从而使得班级能够呈现出良性竞争的氛围。
第二,教师应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当中为学生办实事,例如购置水壶、订阅报纸等。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想要做好班级管理要求教学管理者能够更新管理理念,使得班级的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班级氛围的良好维持,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更应从“勤、严、细、实”着手,让学生真正地在班级当中体会到如家的气氛,从而最终实现有效班级管理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周世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汤燕.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张桂云.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誗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