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2018-07-17张新伟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思路实践

张新伟

摘 要:作业对于数学来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反馈。科学的作业计划,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讲解,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但是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传统方法布置的作业在提高学生个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上具有局限性,所以对布置作业有如下反思。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思路;实践

一、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现有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的训练模式,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1]。以追求升学率或加强应试能力为目标,这其中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如:作業照本宣科,题型较为死板,作业形式较为单一,不鼓励合作完成,对作业的评价是直接的对错,不重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真正发现学生知识的欠缺点。导致了学生的作业堆积如山,实际的效果却非常差。很多学生在繁重的作业负担中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厌烦情绪,甚至出现不认真听课、课后抄作业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数学学习积极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问题已经成为普通高级中学的老大难问题,面对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身先士卒,主动改变原有的作业设计模式,让作业更有灵活性,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辅助知识巩固和锻炼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的利器!

二、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基础教学学科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有建设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意见,调整作业结构势在必行。作为教师一定要理解的是,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要通过作业将这种知识变成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把题做对。[2]因此,教师要端正态度,从根源入手,科学地设计学生作业,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入手,让作业更具层次性和针对性,不搞一刀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作业结构,量质结合,难易分明,所谓尖子生练思维,优等生练技巧,普通生练思路,困难生练基础,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效地利用了作业,同时又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实现了作业的保质保量

完成。

三、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思考及实践

优秀的作业设计并非易事,要让作业最优化,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对布置作业有如下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及多样性

首先,作业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承受能力,难易适度,数量适当,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生都不会的作业不是好作业,要把作业当做是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消化的过程,作业内容上体现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另外,作业布置要多样化,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丰富多彩,使之乐于思考,乐于主动完成作业,提高课后学习的积极性。

(二)作业的导向性

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作业要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学生通过课后做作业练习巩固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扩展。作业是课堂的延伸,课后练什么,教师要有计划。

基础知识复习和类型题练习以及难题拔高一定要分开,对于难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典型的题目,让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基础知识,在作业中要避免枯燥和课堂重复的内容,切忌换汤不换药,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反感。

(三)作业的差异性

教师要积极关注作业设计的差异性,根据学生水平分类设计作业,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原则安排作业,难易结合,有的放矢。但须注意,不能因此降低教学标准与思维能力,这里我们所讲的是分层次而不是降低层次。

(四)作业的针对性

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作业题型一定要精选,多设计新题而少安排学生做陈题。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确定作业的内容,要依据日常测试和各类型考试成绩情况,评估班级整体数学水平,要能找出共性和个性,要兼顾学生的接受程度设计题型的难易,避免作业过难而影响学生情绪。

(五)作业的重现性和开放性

教师必须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作业,注重作业布置的节点,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巩固知识,同时又能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作业要有开放性,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这里,教师一定要设置探索性作业,就是将课堂中的问题教学和情境教学方法运用到作业设计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不是一定要学生完成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作业,减轻个人负担的同时,又增强了个人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课后作业是辅助,检验教学最有效的手段,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可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延续,更加深入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模式,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严福全.浅析实现高中数学作业科学设计的途径[J].新课程(中学),2015(3).

[2]张晓娟.关于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J].考试周刊,2013(99).

[3]赵秉乾.高中数学弹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教学研究,2013(10).

[4]陈高近.基于新课改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J].数理化学习,2013(9).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思路实践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