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8-07-17汤山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汤山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设备;高效课堂

一、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够使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直观具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多媒体设备中播放的图片,然后在观看的过程中想一下这个空间几何体有什么特点。”学生认真观看图片中的内容,然后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说“这个几何体有两个面是互相平行的。”还有的学生说“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这时教师对学生说:“刚刚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老师对同学们说的内容进行补充,这个空间几何体是棱柱,棱柱的结构特点就是有两个面是互相平行的、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每相邻的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这样学生加深了对棱柱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内容的方式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印象,还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为一组和二组,然后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对空间中的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一组学生就相交直线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还有的学生说“而且两条直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二组学生就平行线的有关内容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两条直线平行没有交点。”还有的学生说“而且两条直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的。”这时教师对学生说:“刚刚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在小组内对同一个平面内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那现在大家来想一下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积极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学生并没有得出什么有效的结论,教师笑了笑对学生说:“下面老师给大家解答疑惑,不在一个平面中的直线叫做异面直线。”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的方式充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

三、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高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对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虽然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但是却没有下雨的情况,下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老师说的情况结合生活中的有关内容说一说其他的情况。”学生积极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我们投硬币正面向上的情况就符合老师刚刚说的内容。”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去玩打靶游戏的时候是否中靶就符合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可能中靶,也有可能不中靶。”这样学生在结合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随机事件概率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過程中通过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进行回想的方式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还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代入感的方式积极对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订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J].数学教育学报,2002(2).

[2]谢杰华,邹娓.高等数学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对接的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12).

?誗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多媒体设备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微课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