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有效途径
2018-07-17李丹
李丹
摘 要:当我们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我们就会去追求,去探索,甚至入迷。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的,当同学们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所以,教师完全可以采取有效途径以实现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言;素养;高效课堂
我参加工作已经有14年了,也算得上一名老教师了,这14年的教学给我的感觉是:同学们参与历史课堂的热情不是很高,老师在台上充满激情地讲,但学生就是感觉没意思,听不进去,也不愿意写作业,历史成绩自然也就不高。不仅历史这一科,其他学科也是这样。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怎样提高学生上课的热情呢?因为我是教历史的,所以,我想对历史这一学科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精心设计上课语言,实现历史学科高效课堂
将所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使学生听后“兴致勃勃”,这样学生就愿意跟老师学习,愿意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1]历史教师的语言,除了形象、生动、准确无误外,还应该风趣、幽默、抑扬顿挫。在讲新中国成立时,我学着毛主席的腔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一些淘气的孩子也跟着学了起来。例如在介绍红军长征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用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句,学生听后,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长征的艱辛,有利于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讲宋词豪放派时,可以引用苏轼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讲戊戌变法失败时,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说: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人被捕入狱,临刑前他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真是千古绝唱!这样的语言描述,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陶冶了学生情操,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的身上激发起来。”[2]所以课堂教学应该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师个人的素养,实现高效课堂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多读书、读好书,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要储备一桶活水,历史教师更要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知识是民主社会生活的工具,以便让个体或者群体使用,接近生活中的议题。”[3]上好一节历史课,如果没有“一桶活水”,是很难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讲解的,我们呈现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些枯燥的知识点,跟读课文差不多,试想这样的课学生怎能提起兴趣,更谈不上高效了,因此我们必须多读书,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同时历史教师还必须关注时事,每天看新闻,例如在讲英国君主立宪制时,介绍一下威廉王子大婚,学生很感兴趣,教师知识面丰富,上课才会游刃有余,才会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达到“读史可以使人明智”的效果,对自己和学生都有启发,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三、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热情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育评价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评价的原则是:多角度、全方位,能够体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鼓励学生很重要,我们要学会肯定学生。首先,应多正面肯定学生,对于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他们内心很容易自卑,要坚持从正面去肯定他们,如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做得很工整,考试及格了等都要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正面的肯定多了,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其次,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扩展自己的思维,能充分去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历史细节。一般认为历史细节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典型性”等特点”[4],比如,我在总结儒家思想知识点时,提出:“为什么儒家思想能经久不衰,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学生讨论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见讨论热烈,我继续问“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时一名男同学起来说:“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传统文化,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有文化底蕴,这样不仅能吸引女孩子,工作后还能得到领导的重用……”他的发言引起了哄堂大笑,有点不太对题,如果批评他,一定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可能以后他都不会发言了,所以我充分肯定了他的观点,并且指出,丰富文化底蕴不仅是为了吸引异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人的需要,这样的讨论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希望学生在思考后说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途径很多,适合学生就是最好的,身处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一定要学习新课改、新考改的相关理论,转变观念,完成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高效。
参考文献:
[1]汪德武.教师的思考力与历史课堂的魅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8).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4]李小帆.历史细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誗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