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8-07-17王灵芝马朝伟
王灵芝 马朝伟
摘 要: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学生的创新兴趣。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兴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创新是新时代的一面镜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需要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所以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我们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敢于探索创新的人才。教育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积极投身新时代教育改革实践。在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实现由“教”向“学”转变,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平等善待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像老师一样参与到教学当中,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育教学目标。无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式,都应该大胆创新,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铺设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活泼轻松的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要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探索知识,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創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思想与方法,无论对错,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启迪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集思广益,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小组互助教学,让师生的角色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尽一切办法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通过学习新知获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导演”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意识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充分调动教师的创新意识,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积极学习“互联网+”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的创新意识,还需要学生的创新兴趣。杨振宁说:“兴趣是创新之源、成功之本。”兴趣是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维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让人充满自信。对创新的强烈兴趣,是进行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基础。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兴趣,就能钻进去,才能有动力去做。郭沫若说过:“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在个人的需要层次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若一个人做出了某种创造性贡献,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感到快乐,而这种快乐又会促使他开始新的创新,学生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产生了对创新的兴趣。
总之,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教师创新意识的主导,也需要学生创新兴趣的协作,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6).
[2]张风霞.浅谈高中数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5).
[3]邓文婧.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4]周军.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0).
[5]麻瑞萍.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7).
[6]任春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J].教育界,2014(26).
注: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7]-JKGHYB-0948。
作者简介:王灵芝(1965—),女,汉族,河南叶县人,特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工作。
?誗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