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活动”为契机,“养正”德育实践研究

2018-07-17孙凤君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养正契机实践研究

孙凤君

摘 要: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契机,进行中学“养正”德育实践研究。首先,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使学生发生变化,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取心,使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其次,利用学校举行的活动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自信、果敢、坚毅的品格,提高了能力和素质;再次,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关键词:活动;契机;“养正”德育;实践研究

开封市回民中学地处开封经济文化的中心,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8年由东大寺创办的“养正小学堂”,它是当时开封市和河南省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所回民学校。1944年,由回民群众募集经费,郭宜甫在养正小学的基础上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回民中学即“私立养正中学”。1952年更名为“河南省立回民初级中学”,1956年更名为“开封市回民中学”。经过百年历史文化的浸润,开封回中始终秉承“涵养德性,引领正道”的养正教育理念,传承学校的“养正”文化。

近年来,学校一直想结合百年的历史文化,重新挖掘“养正”这一宝贵的教育财富,找寻出让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品牌和特色。2016年6月及10月,学校两次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东娇教授带领的专家组到校进行“养正”教育的指导工作,明确了把“养正”作为学校的文化标签以及统筹学校全部办学理念与实践体系的核心概念。把学校的育人目标确定为培养“养德正行、励学求真”的养正学子的教育。教导学生“养正气、树正行、立正言、育正德”的精神,努力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着力培养“养正”学子,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发展的一张名片。

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我校的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导致行为差、素质低、自卑心理严重,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彰显主体,张扬个性,发挥长处,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发现“我能行”“我也很棒”。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使学生发生变化,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取心,使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先由政教处组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愿报名,组成文学社团、数学社团、体育社团、舞蹈社团等各种社团,他们将在以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担任组织者、領导者和主力军。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发生变化,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取心,使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李某在原初中学校曾是自暴自弃的学生,父母对他失去了希望,后来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上,我发现了他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在跑步、跳远等项目上很有潜力。于是,我鼓励他积极发挥特长,加入体育社团,积极参加开封市运动会,并以此为契机,激励他向好、向上,努力改变自己。成功的教育就是使学生向好的方面变化。他首先改变形象,把头发剪成了精神的平头,衣服换成了干净的运动装。他上课知道学习了,在联欢会上,他表演了精彩的武术。后来他顺利地考入了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其次,利用学校举行的活动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自信、果敢、坚毅的品格,提高了能力和素质。李某某是我校高一的学生。她内向、羞怯,不敢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在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中,由于紧张、怯场,虽然准备得很充分,但遗憾而归。在后来的一年里,我鼓励她积极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之后,她在全校师生面前勇敢而大方地主持了升旗仪式。后来参加开封市知识竞赛中,她与队友不畏强手,沉着答题,一路领先,取得了高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高中的锻炼,她变得自信、开朗,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她考入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入学,她就成为学校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并成功竞选为学生会主席。在给我们的信中,她不无感激地说:“谢谢学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正是高中三年的学习和锻炼,才使我有了今天的进步和成绩。”

再次,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合唱比赛、广播操比赛、跳长绳比赛、接力赛等活动,都需要学生团结一致,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每次广播操比赛,在训练和指导学生时老师总是对他们说:“心齐,操才能做齐。”于是,学生比着练习,胳膊酸了,腿站疼了,没有学生喊苦喊累,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们都在坚持、再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在2016年开封市最美大课间比赛中我们学校获得一等奖。跳长绳比赛,学生更是一有时间便练习,绊倒了,爬起来,继续跳……合唱比赛前,学生的嗓子都练哑了,他们还要求继续唱……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增强了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这何尝不是对学生进行的最有效的集体主义教

育呢?

最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的人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最终凝聚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目标上,“教求真”“做真人”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终极目标,新课改强调新课程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当志愿者走向街头、深入社区,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请派出所的民警到校做法制报告,让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请教育专家做健康心理指导,让学生拥有阳光心态;开展清明缅怀先烈诗歌朗诵会、书香校园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书香校园活动中,引领学生倾听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语,虽壮志未酬,但终不折的自我激励;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炽烈的爱国情怀,赞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的民族气节……通过这些活动来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校园活动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注: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养正”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JYC17250244)研究成果。

?誗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养正契机实践研究
强化“三新”课改 建构“5E”课堂
——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教学特色
文化兴校担时代之责 养美育正承文院之脉
——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简介
风景里的大美学校
——江苏省宜兴市湖实验学校“养正文化”剪影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弘道养正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