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诀窍

2018-07-17李朝文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出题读题道题

李朝文

常言道:“学习有法,贵在得法。”我们要根据所学课程、学习环境以及自身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掌握学习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别人好的学习方法,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就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和各位师生分享一点心得、体会。

一、学习效率之关于难题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学生热衷于攻克难题,很享受攻克难题后的那种乐趣,于是他们拿出那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有时候耗费一节课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去攻克一道难题,并且感觉很有成就感的样子。但一节课攻克一道题,效率真的太低了。试想一下,假如在一些重要的考试过程中,你用一节课的时间去攻克某一道难题,那么其他题目怎么办?如此一来,你的时间够用吗?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就算你经过千辛万苦,最终啃下了某道难题,可是对你而言,真的能有很大的收获吗?

我认为,值得借鉴的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在一道题上花费10分钟仍然无法解决,那么就直接查看参考答案,或者找老师、同学帮忙,听他们的讲解。因为会做这道题,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充分地归纳总结才是最重要的目的。看完答案,或者听完讲解之后,你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反思:我为何没有解答出这道题,突破口在哪里,我为什么没找到,是哪些关键词汇触发了解题思路,我该如何建立条件反射,以便以后再次看到这些词汇信息,迅速找到相关突破口。记住,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二、做到高水平重复,进而熟能生巧

曾经有过这样一句顺口溜:“物理难,化学繁,数学练习题做不完。”对于一些题目,刚接触你可能不熟悉,那么你需要做十遍甚至更多遍,把整个题目做到滚瓜烂熟。这个时候,如果你还在不断地重复做这道题,那么就是低水平重复,因为你已经在浪费时间,不会再有进步了。

值得借鉴的策略是:当这一类型的题目已经相当熟悉之后,我们可以适当放弃这种低水平的重复,把大把时间腾出来,去攻克自己不太熟悉的题目,不断地把陌生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而提高学习水平。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重复,但是这可以算作是高水平重复,起点高了一点,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三、归纳总结很重要

归纳总结太重要了。优秀的学生做一道题花费5分钟,有时候可能会拿出10~15分钟的时间来做归纳、总结,来写解题笔记。归纳、总结其实就是理清解题思路,就是书写解题笔记,就是总结“条件反射”。要提高对一些关键词汇的敏感度,能够通过关键词汇,迅速建立起条件反射,找到解题突破口,这就是所谓的解题联想,这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必修课。

对于理科而言,通过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很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也就是,我看到什么,就要联想到什么,联想到一些有利于解题的方法、技巧,然后一举突破这些题目。实践证明,这是一计良策。

四、不求满分,但求会做必对

通过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题目不是不会做,可就是做不对,总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鉴于此,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考前要有这样的心理定位:把我会做的题做对,就足够了,自己会的能拿到分数就问心无愧了。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理预期:一定要考满分,或者一定要考多少分,假如你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考场上一旦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目,你就会紧张。心里紧张,浮躁,往往是考场发挥失常的根本原因,这样一来,导致自己本来会做的题目也做错了,拿不到该拿的分数,实在是可惜。

2.稳中求进,稳就是快。很多学生喜欢一味地拼速度,但是在实际的答题过程中却是失误百出。在考场上,很少人能够保证在很快的速度下还能有很高的正确率。真正发挥好的学生都是在稳的前提下,保证会做必对。并且,稳步前进的学生,他们的速度才是真正最快的。稳中求进,基本能够保证一遍做对。有的学生盲目追求速度,但往往欲速则不达。

3.提高读题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审题、读题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提取相关信息,要善于培养自己的读题能力和解题能力,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4.做题一定不能跨步太快。有些问题,要一步一步,才能不出错。而很多学生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过于相信自己的口算、心算能力。要知道,考场上容不得半点马虎,你的口算、心算准确度远远不如笔算来得穩妥,尤其在分秒必争、心态不是特别平静的考场,不经意间就出错了,这样一来,你的所有努力就统统白费了。

五、提前进入应考模式

通常情况下,中考之前都会有几次大型模拟考试,但是,请一定要相信,模拟考试中,你很难找到中考的感觉。平时考试习题和统考试题的确有很大的区别,诸如出题者水平不一样,题目特征、出题特点和角度、重点突出程度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中考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中考真题,提前进入应考模式,只有这样你才会充分感觉到试题的出题类型和特征,找到中考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能够充分了解中考的核心重点和出题规律。更重要的是,当你熟悉了中考的出题规律和卷面情况,对中考不再有很大的好奇心的时候,你就会心态平静,没有紧张焦虑,进而发挥出你的水平。

?誗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出题读题道题
心爱的读题猫
民生实事 请人大代表“出题”“阅卷”
误会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我只出题,不管证明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棉和绵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