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对策

2018-07-17黄子铿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有效性

黄子铿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文言文的学习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新改版的部编教材当中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比例更是高达一半以上。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端。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要锐意创新,从编写导学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侧重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质疑、进行合作学习以及立足文言文课本、延伸课外等几个方面有效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对策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我国语言文字经过了由甲骨文到现行简化字、由文言文到现代汉语的历史变迁。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文言文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加强文言文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又有利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新改版的部编教材当中初中文言文比例占到了51.7%,充分表明了教育部对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由于文言文和我国现行语言体系从词语意义、句式结构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传统文言文教学又是采取教师为主体的“五段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被动完成学习过程,学习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比重大幅增加,教师要及时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在文言文教学当中锐意创新,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探索出一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新路。

一、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当中存在的弊端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注重工具性、忽略人文性的弊端

求知本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文言文学习是学生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近距离接触的契机。但是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当中,教师很少关注文言文本身蕴含的文化特質,而是将关注点局限于词语学习、句式讲解、逐句翻译等工具性知识的层面,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知识灌输式课堂教学死板而生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性,缺乏文言文学习、新知探究的兴趣,学习过程当然索然无味,课堂教学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教师主体、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弊端

对于生活在现代汉语环境当中的初中生来说,由于文言文在词语意义、句式结构等方面和现行汉语言的不同给文言文的理解造成阻碍。许多语文教师意识到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当中知识基础的缺乏,因而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逐词解释、逐句翻译,并代替学生完成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程引领,越俎代庖;学生只能完全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被动学习,因此压制了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了兴趣作为学习、探究的内驱力,从而导致学习效果极为低下,让文言文教学产生了效率低下的不良后果。

二、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当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教师可以通过编写导学案,提高学生预习质量和自学能力

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文言文比例大幅增加,涉及的字词句知识也更为丰富、文学体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难免产生畏难情绪。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编写导学案,让学生依据导学案完成对课文的预习,为初中生指明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为他们的自学指明了方向。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既对新课涉及的生词、特殊句式等提前进行了解,又在针对新课学习重难点进行突破的过程中充分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既为即将到来的新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又增强了课堂学习的针对性。例如,在《桃花源记》一文学习前,教师可以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导学案当中设计包括作者简介、读准字音练习、重点词语释义练习、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训练,还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将介绍桃花源的段落任选一段进行翻译;通过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感受桃花源美在何处,感受桃花源幸福在何处,以及桃花源的神秘又可以从哪里体现出来。教师还要设置一些研究性问题,联系文章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说出桃花源人生活和外界人民的不同之处,进而理解作者在桃花源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愿望,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桃花源人写一封信,谈谈现代社会以及自己对和平的认识。导学案的设置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在导学案完成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课文进行初步了解,并标记出自己有问题有疑问的地方,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主动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导入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虽然文言文相对而言难以理解,但是文言文共同构成了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文言文当中出现的许多成语、典故、历史故事以及名言警句到现在仍对我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导入新课学习,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信息化社会,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搜集网络上和文言文相关的配乐朗读、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例如,在《出师表》一文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诸葛亮的生平简介,诸葛亮的名言,《三国演义》中流传至今的故事(如空城计、桃园三结义、乐不思蜀)、成语(如锦囊妙计、初出茅庐、舌战群儒)、谜语,关于桃园三结义的影视视频资料、配乐以及名家朗读《出师表》的视频组成一个完整的课件,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环境氛围的作用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新课学习的效果自然也随之大大提高。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传统文言文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读和个性化见解,这种做法效果极为低下。在文言文学习当中,读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过程当中逐步提高自己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对学生的读文要求,教师可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读文首先要正音,特别是对文中通假字的读音更要极为关注。读文还要注意停顿,在掌握正确停顿方法的基础上形成语感,在

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读出抑扬顿挫的节

奏、读出充沛的感情,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文言文的形式美和语言美。为了避免枯燥乏味的朗读所引发的学生的厌烦情绪,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把名家诵读视频与跟读、自读、抽读、轮流读、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并综合利用,还可以定期举行文言文名家名篇朗诵比赛,在大量的课文朗读当中逐渐提高初中生朗读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美感,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在文言文教学中侧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由于初中生较少关注文言文学习技巧的掌握,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既要注重对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更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的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升,让文言文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文言文学习当中,不外乎课文背诵、句子翻译、节奏划分、词语解释、文章内容理解等,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在对句子进行翻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两种基本方法:直译、意译。对于有些句子,学生应该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对原文逐字逐句地进行对应翻译,翻译成为准确、流畅的现代汉语。有些句子,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类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直译实不可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尽量符合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意译,注重文意的连贯性。再如,对于文言文中常见的宾语前置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判断宾语前置的方法,并且学会在翻译过程中将语序按照现代语言的语序调整过来。这种授之以渔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某个词语、某个句子、某篇文章的学习方法,还对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将所学知识、规律运用到新知学习当中、完成知识的迁移过程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合作探究,开发学生思维

新课改下的教学应该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敢于质疑、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释疑的开放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当中发散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教师要善于将知识讲授转化为一个个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并让他们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合作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在发现问题、领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从而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学生针对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提出了异议,有的学生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留得青山,不愁没柴烧”,与“不受嗟来之食”宁愿饿死的“廉者”相比,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忍下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胯下之辱,才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精彩的一笔,成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我没有否定,而是对他们的独特想法进行了鼓励、表扬,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纷纷表达自己或成熟、或片面的个性见解,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六)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有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

學习古人智慧、汲取我国古代语言精华为我所用、传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而这一核心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关系巨大,可以说,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在文言文核心目标达成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当中要做到立足课内、延伸课外,引导初中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且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当中增长见识,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教师可以选择和课文相关的难度适中、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寓言以及神话等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以读懂为原则,在猜读方法的帮助下理解课外文言文,在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中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蒲松龄的《狼》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狼三则》当中的其他两则,从而在课外阅读的帮助下对狼的贪婪本性和屠夫的聪明智慧有进一步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和实际,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成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引导他们在课内学习当中积累知识、形成技能,从而指导自己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过程。通过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更多养分,将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臧瑞瑞.提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6(6):121.

[2]席贵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7(4):7.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有效性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