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2018-07-17邹巍后慧宏
邹巍 后慧宏
【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发展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不仅影响儿童本身人格和品德的发展,也对社会具有潜藏的危害性,对于带有攻击性特点的儿童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案例特点,从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几个方面总结归纳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儿童 心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06-02
一、案例
基本情况:小名(此为化名)12岁。他是外来农民工的小孩,性格比较急躁,易怒,易与同伴起争执,甚至动手。经常有打架的情况,属于典型的问题学生。爸爸妈妈不常在身边,所以他生活习惯很糟糕,常买一些垃圾食品,尤其是刚入学时不懂任何礼貌,随意乱丢垃圾,骑车带好几个人,闯红灯,学习成绩不好。
家庭背景:小名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分居两地。父亲在郑州打工挣钱,母亲和妹妹都在安徽老家。所以在郑州一般就是爸爸在负责小名的生活和学习等。但是,父亲在市里是给人家拉活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点,早出晚归,爸爸对他的管教很少,家庭情况很不客观。觉得省会城市的教育好,孩子就随着父亲来到郑州。
在校情况:平时基本上是作业总是以各种理由无法完成,并且情绪特别容易爆发,会因为一点点事情和别人发生争吵甚至打架。尤其是当别人随口的一句不尊重他的言语,他就会和别人打起来。在班里大家后来和他相处时间久了就慢慢知道他的性格了,大家关系比较表面化。
事件:他的头发很长,不剪,但是他自己觉得很帅气,后来因为别人说他头发的问题和他吵架,后引起打架,事情是在厕所里面发生的所以没有监控,目击人也不多。但是后来经班级交到政教处解决,我看到他的爸爸来到学校,进到办公室什么都没有说上去就是对小名拳打脚踢,打得特别凶,女老师根本拦不住他爸爸,但是打完后就要拉小名走觉得打完就是结束了,这件事情处理完了。
二、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阿德勒相关理论
阿德勒认为,个体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受童年的影响,人格是由社会决定的。个体行为的动力来自于自卑感。适度的自卑感是以一种普遍的正常现象,但自卑感过于强烈,从而产生了自卑情结,就是一种病态了。阿德勒指出有身体缺陷和被父母溺爱或忽视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情结。阿德勒始终相信解决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在于可以给儿童一个充满自信、自尊、爱、鼓励的环境,从人性化与整体环境的角度,用爱与鼓励的方式,尤其对于儿童来说,我们要先相信孩子,用人性化的方式来对待这些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为他们找出其错误的行为,最后协助其做再教育,是比较可行的方法。[2]
(二)攻击的驱动理论:挫折-攻击假说
这个理论认为,个体的攻击不是来源于本能,而是外界刺激引发的内部驱动所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挫折-攻击理论。首先解释挫折与攻击之间关系的是弗洛伊德,他认为受挫就会容易导致攻击。当我们寻求快乐的冲动受到阻碍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攻击障碍物的“原始反应”。
(三)攻击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和成人在观察攻击性榜样的行为之后,通常会模仿其攻击性行为。这个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攻击行为是四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注意榜样特征,其次是牢记榜样行为的有关信息,再次是做出之前记住的攻擊行为,最后是预期攻击行为将带来什么,奖励还是惩罚。很多研究显示,观看大量攻击性电视节目会比观看前更容易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莱夫科维茨,1977),这些研究都为班杜拉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三、依据理论对案例原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
家庭功能失衡,家长各自忙于生计且分居,对孩子的生活起居与生活习惯缺乏关注,使得孩子常会有仪容不整、忘东忘西等行为出现。父母采取放任的管教方式,孩子获得关注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自尊心受到伤害,容易与人冲突、打架,情绪变化显著,无法得到调适,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小名家经济条件不好,受到很多同学的嘲笑,平时母亲不在身边,显得很邋遢,也是自卑的来源。而这种心理往往导致的是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从阿德勒的理论来看,一些孩子能够忍受别人的嘲笑;另一些孩子可能就因此丧失勇气,回避困难,并把注意力投入到外在的表面形象,这也表明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
(二)结合案例分析
现在的社会,尤其是网络存在着大量的暴力行为,根据班杜拉理论很多孩子没有得到正面例子的影响,而被大量的这些暴力画面所包围。其次是依据挫折理论,小名在之前一定是受到过挫折的,虽没有再详细询问他,但是他不仅仅是受到过生活或是学习上的挫折更有可能是也被别的同学欺负过甚至殴打过,他内心其实是被扭曲的,所以在遇见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他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尤其是他的爸爸,他的爸爸后来在办公室打小名,可以看出来他的爸爸也是以殴打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的,所以儿子身上多少都有一点爸爸的影子,在小名看来可能爸爸起到了一个负面的作用。
(三)社会因素
电视、因特网等现代传媒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给儿童一些攻击行为方式,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因此常观看具有暴力性质电视节目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游戏,这已经充斥着整个网络了。
(四)学校因素
学校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忽视课业以外的表现,训导方式不良,使得学生产生不恰当的情绪表达,如打架等。小名学习不理想,平时爱打架惹事,因而在班级里没什么要好的朋友;有时同学和老师会有思维定式,使他承受一些不公平的指责,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强烈的不满情绪,借攻击行为来发泄并谋求被承认和尊重的需要。
四、对策
(一)树立榜样示范,发挥榜样作用
一方面,多让儿童观看正面的阳光关爱题材的电视电影,多接触亲社会行为的作品,有助于避免儿童暴力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要为儿童树立正确的榜样,注意言行举止。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给儿童树立一个同龄的非攻击性的榜样,对榜样的利他行为给予表扬,让儿童能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利他行为的积极引导。
(二)父母给予儿童情感温暖与理解,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
作为父母应该更加关心儿童情感的满足,为儿童创设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杜绝“棍棒出孝子”的教养方式,为儿童提供一个远离暴力影视作品的家庭环境,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围,儿童才能健康的成长,才不会形成敌意扭曲的性格。
(三)教会儿童合理地宣泄烦恼、攻击、挫折、愤怒等攻击性情绪
攻击性情绪积聚越多,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弗洛伊德认为,应该鼓励人们不时地表现他们的攻击性冲动,否则积聚到一定水平就会触发暴力性发泄,因而他大力推崇精神宣泄法。因此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教会儿童通过从事体育运动、找师长好友尽情倾诉或进行一些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攻击行为等方法合理地进行心理宣泄,有助于儿童控制并消除自己的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阿德勒,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邹巍(1989年12月-),女,汉族,河南新乡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教育心理,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