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新媒体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传播
2018-07-17彭伟步
彭伟步
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工具的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以及数量庞大的移民群,为华文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传播,促进了海外各国主流社会与华人的联系,增进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一、华文新媒体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主要载体
华文新媒体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具有零距离传播、多渠道传播和主旋律传播三大优势。近十年来,其发展极其迅速。截至2016年7月16日,笔者通过对华文网站、华文客户端(App)、微信、微博、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的统计,除了中国大陆之外,全球华文新媒体总量有4292个。其中,华文网站占多数,比例达49.3%。许多华文传统媒体既创建华文网站,又推出客户端和电子报,同时还在脸书开设账号和在微信开设公众号,加强对年轻华人的传播。
华文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华文传播提供了平台,也赋予了华文新媒体另外一个使命,就是使用华语去构建中华文化的话语体系,增强华文国际传播力、穿透力和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华人与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落地。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既解决了华人移民各种生活上的难题,也为华人新移民提供了丰富文化信息,缓解了他们移民他国的文化不适应感。
随着中国不断崛起,各国主流社会也希望及时了解中国,掌握中国不断变化的政经情况,与此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新媒体去了解中华文化,华文新媒体由此不可避免地成为海外和中国交流的主要窗口和纽带,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落地与推广,促进了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主流社会当中的传播,这反过来为华文新媒体创造了广阔和美好前景。例如,微信目前已经有超过2亿的海外用户。这些海外用户不仅有使用华语的人群,而且还有与华人密切合作的其他种族人群。他们使用微信联系当地的华人朋友,或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客户联系,导致他们对微信的依赖度和粘合度均非常高。
微信在华人圈中具有如此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华人无法离开微信与其他华人进行互动,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过去人们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华文媒体(指传统媒体)”,现在则变成“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微信”。由此可见,微信既为海外华人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的便利,也培养和强化了华人使用微信的习惯,扩大了其在海外的影响。华文新媒体为海外华人信息传播搭建了更多、更便捷的平台,同时也生产和传播了更多的文化作品。这种传播方式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内容更加多元化,效率更高,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扩散。
二、大量移民促进了华文新媒体对中华文化的传播
过去数十年,中国移民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大量中国移民定居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直接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华文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海外华人之间的文化与信息的互动,使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一个极大的提升。
伴随新媒体一起长大的新移民受教育程度高,思想比较活跃,非常愿意而且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特别是对新媒体的信息非常关注,养成了从新媒体接收各种信息的习惯。他们求学、经商、交朋友的目的十分明确,对国内实时信息和商业信息非常渴求,而且非常关注中国的文化发展。他们通过华文新媒体了解国内的情况,浏览国内的文化产品,直接帮助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而且有效地绕过当地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文化产品的审查,实现了华人族群内外的文化与社会互动。
例如,华人在海外华文网站发布各种文化讲座信息,积极参与当地主流社会的文化对话活动,介绍和推广中华文化,展示中国的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此外,海外华人还通过华文新媒体观看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水平显著提高,反映社会现实,探讨社会伦理,剧情紧凑,故事性强,很受海外华人的欢迎。年轻华人也非常喜欢观看中国的娱乐选秀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了》等,均在华文新媒体上不断重播。一些中国电视剧不仅在华文新媒体上迅速传播,其他海外社交媒体如脸书、推特、优兔等平台也在热播这些电视剧。例如,《人民的名义》在优兔几乎与湖南卫视同步更新。2017年4月5日,优兔播出第一集《人民的名义》,数据显示有27.1万人次观看,680多人点赞。美国一家名为亚洲影视论坛(Asian Fanatics Forum)的中国电视剧论坛,里面有大量中国电视剧资源,论坛还分为国产历史剧、古装剧、武侠剧、偶像剧等版块。除了有热情的粉丝外,国外专门做中国电视剧翻译的字幕组开始出现,外国观众对中国电视剧的兴趣正在快速增加。此外,华人通过微信传播中国的视频,还被当地主流媒体直接引用来做新闻视频,由此提高了中国在海外主流社会的存在感,促进了更多外国人产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华文新媒体是华人的母语媒体,华人对其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华人移居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至少要经历3至5年的文化适应期,而在这个适应期中,华文新媒体起到了过渡作用。它们在华人完成文化迁移、适应以及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桥梁作用,使华人获得思乡慰藉。对于一些适应水平比较低、对母语文化极其眷恋的华人来说,华文新媒体将一直是其使用的工具。种种迹象表明,中华文化通过华文新媒体实现了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传播,推动了华人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强化了他们身为华人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华文新媒体推动了海外华人的圈层传播与文化互动
新媒体除了一对一的私密沟通外,还具备覆盖介于私领域与公领域之间的传播空间。比如说,社交媒体的群组传播,已经成为许多核心人际关系的纽带,群里的沟通也有别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沟通,朋友圈成为社会关系的起点,实现了“可调控社交”,提供了社会交往与传播情境的诸多可能性, 改变了人们对社交媒体全球传播同质化的假想。微信朋友圈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海外华人的圈层传播,实现了文化的广泛传播。
华文新媒體为海外华人提供了文化与舆论传播平台,发展了华人族群内的经济,强化了华人的族群认同。当前,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从手机和网络获取信息,实现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社会互动,推进了华人身份的符号化。例如,如美国倍可亲网站经常联合华人社团举办各种中华文化推广活动,画京剧脸谱和展示古代服装等,刊登房屋租售、旅游、车辆租赁、商品代购等广告,使越来越多的华人利用此网站了解华人社区信息。这说明,华文新媒体在促进海外华人之间的圈层传播与文化互动正变得越来越可能,而且促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华文传播网络,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的广泛传播,有助于实现全球性中华文化的联动。
华文新媒体通过传播海外华人社区中的信息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传承华族文化,形成了虚拟海外华人社区,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帮助。华文新媒体以强大的传播力、渗透力和穿透力,为海外华人提供了生活与工作的帮助,缓解了海外华人的文化紧张感、疏离感。华文新媒体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在社区化方面实现了华人个体之间的文化粘合与符号化表征。这将有助于减缓海外华人新生代的母语危机,引导新生代华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身份,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在与主流社会交流当中努力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承传,维护华人形象,增强新生代华人的文化认同。
然而,华文新媒体在海外的迅速发展虽然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但是它也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大多数华文新媒体的经营并不理想,它们在异文化空间中仅靠少量广告和捐赠苦苦维持,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华文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华文传统媒体的文化与族群认同作用有所弱化,对海外华人社区的文化教育造成十分深远的影响。如何继续发挥媒体的教育功能,接棒华文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角色,培养新生代华人的文化认同与族群身份识别能力,既是华文新媒体的重任,更是海外华文传播业共同面对的挑战。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海外华人社区中华文化传承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6ZDA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