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快乐的“老漂族”

2018-07-17张正修

保健与生活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老漂族漂族老伴

张正修

如今,在外地工作、结婚生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父母为了照顾儿孙,也不得不漂到异乡,成为人们所说的“老漂族”。很多老人在悉心照料子女生活的同时,也在第二故乡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日子过得充实又快乐。

年近古稀的林女士是“老漂族”的一员,前些年,女儿大学毕业留在山东济南工作。退休的林女士从四川老家来到济南。

刚开始,每天除了逛市场,林女士基本不出门,生活枯燥又烦闷,闲下来的时候她总会想家。“老家有老伴、朋友、同事,刚来济南时语言不通,我没有什么朋友,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再这样下去就要抑郁了。”林女士思前想后,觉得这样不行,决定先从邻居入手,建立自己新的朋友圈。

“四川人最拿手的是做腊肠、腊肉,我便经常做了些送给邻居们,慢慢地大家都熟悉起来。对门的老姐姐比我大两岁,我经常和她一起跳广场舞。”通过跳广场舞,林女士结交了不少新朋友。现在,林女士在济南已经生活了四年,这里早已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她有了新的朋友圈子,性格也开朗多了。

“广场舞帮我找回自信与快乐,走出了封闭的圈子。现在我每天不和这些老姐妹聊聊天,总感觉少点什么。”林女士说。在照顾好家人的前提下,培养自己的爱好,这样就不会总胡思乱想了。

林女士是为了女儿从四川到了山东,济南的梁女士则是“四处漂”。最初她也遇到过无法融入陌生城市的尴尬,后来,几乎在每个城市都能很快找到“组织”,漂泊的生活在她看来,也变得越来越有趣。

2010年,落户广州的女儿因工作繁忙,请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因此,梁女士和老伴变成了“广漂”。“买菜做饭、接送外孙女上学很简单,但别的时间怎么打发呢?城市那么大,光地铁线路就有那么多条,我真怕自己一糊涂就走丢了。”她说。

后来,女儿给梁女士买了新手机,并将她拉到了小区的微信群里,就这样,梁女士认识了不少和她一样的“老漂族”。在小区居住的异地老人们,为了欢迎梁女士的加入,还专门开了联欢会。梁女士经常和这些老年人一起旅游、参加公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等到外孙女上中学,梁女士的任务也完成了。之后,她竟从当初的“被动漂”变成“主动漂”,每年按不同季节,分别在广州、海南、北京待几个月,分别“漂”在三个子女生活的城市,享受着度假般的生活。

她笑言:“在北京,我是北漂;在广州,我是广漂。我发现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凝聚快乐‘老漂族’的生活圈,找到他们总不会错。”

而“被动漂”就需要调整心态了。要想快速适应新环境,战胜最初的孤独感,融进新生活,如果能以欣赏和享受的感觉去生活,异乡便是“快乐老家”。

“被动漂”的老年朋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尽快适应新环境。

1.主动融入周边环境,与邻居一起买菜、聊天、锻炼、参与社区活动,以排遣孤独情绪。在新环境中培养新爱好,寻找新乐趣,根据爱好选择各种活动,找到投缘的朋友。

2.老夫妻分隔两地、独自到孩子身边的“老漂族”,要与老伴、老友多通电话、常联系。

3.多与晚辈沟通,向他们学习用电脑、微信,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发现生活乐趣。

猜你喜欢

老漂族漂族老伴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漂族”的类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认知-行为”双维度框架
老伴,幸福相伴
UNDER ONE ROOF
“老漂族”生活适应情况调查
张景芳十几年如一日 七楼背瘫痪老伴上下(外四首)
再社会化视角下“老漂族”的城市适应与个案工作介入
“老漂族”
唐朝的“京漂族”
“同居”养老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