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背景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价值探讨
2018-07-16王蕾蕾
王蕾蕾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不同于学生们之前时期对英语的学习,大学英语教育中学生们不仅是是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也是关键的目标之一。而英美文学作为英语重要的输出载体,充分的展现了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英美文学和大学英语的有效融合,是现在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后的重要一点。本文从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融合的必要性中,探索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大学英语;融合价值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大学生英语教育成为了学生们重点学习的科目之一。但是普遍来看,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输出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再此基础上,基于当前的信息时代,各大高校也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对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设置了英美文学课程,打开了学生们学习英文的大门让学生们进一步的学习英文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英文素养。将英美文学融入到大学生的英语教育中,大学的英语教师在阅读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互联网推进了英美文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相互融合,为大学生和大学老师提供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和获取知识的途径。
一、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将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当代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步骤
早在2004年我国教育部就颁发一定的英语教育改革措施,而这个政策中也明确的表示,大学生英语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能够有效的进行运用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而英美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各种知识,是西方文学语言的重要输出点。所以,将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育相结合是现在高校课堂重要的改革,让学生从课本中把知识进行延伸。
(二)其实将英美文学和大学生英语教育相互融合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需求
国家的日益强大,国与国之间不断接轨,所以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学霸。素质教育也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大学英语教育也不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们书本上的知识,毕竟课本上的知识有限。英美文学的融入,恰好对这一方面的缺陷进行了可靠的补充,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文化的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而形象的故事情节也会让学生更加融入到英语的环境里。
二、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育融合的价值和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来看,大部分的高校还是比较注重对大学生的语法上的教学。学生们对单词和语法的反复练习背诵也已经对这些产生了厌倦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实,英语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很多的东西都是生动多变的,但课本展示的内容是非常有限,但是英美文学的融入能完美的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知识,而这些丰富的知识,等带动学生们的情感,而不再是单一的死记硬背。这种自主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
(二)提高了大学生对英语知识运用的能力
大学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大部分比较生硬,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都太过与刻板,不知道灵活运用和变通,只要换一种环境和场景就不知所措。并且很多西方生活中的语言是我国教学课本中所没有的,大学生与外国人交流也略显得生硬,形成了沟通上的障碍。将大学英语教育与英美文学融合起来,大学生在学习基础的英语知识后,了解英美文学中的知识,更好的将英语运用到生活里。
(三)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而大学英语在一定方面向所有大学生展现了一定的西方文化,通过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对比,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甚至出国发展。而英美文学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所在,其中所蕴含的知识也是普通英语课本中所达不到的高度。通过英美文学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影响,收纳西方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进一步上升和提高。
三、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的逐步深入,大学英语的教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将英美文学融入到大学生英语教育中是教育改革的必要因素,也是必然结果。英美文学的融入,能大大提高学生们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强化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个人的文化素养。而互联网的运用,能使老师和学生更加方便的获取英美文学的文献,同样也方便了教师的授课环境,能让老师和学生不仅在课上在课后也能进行互动和探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网络对于英美文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育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英美文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必定会成为亮点。
参考文献:
[1]闞晓华,邢蕾.网络环境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的融合教学价值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5):94-95.
[2]邰茜.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有效融合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0):91-92.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