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诗词不在远方,而在钱塘江畔
2018-07-16马佳威
文|马佳威
▲ 钱江四桥 徐晖/摄
入夜,钱塘江畔高楼灯火璀璨,复兴大桥横跨江面,犹如一条五彩的霓虹。汪剑填完防汛值班记录,从钱塘江管理局杭州管理处出来,走进江畔的苍茫夜色中,极目眺望钱塘江。他用手机拍下此景并即兴在朋友圈写下《虹桥如堰》:宿雨出山溪,千回入钱塘。谁堰东流逝,一吊卧虹桥。钱塘江是一首诗
汪剑从2010年开始写诗。他出生于六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校园诗歌风起云涌,从舒婷、海子、顾城到普希金、莱蒙托夫、泰戈尔,深深影响了身为工科生的汪剑。诗歌分为现代诗和古典诗,现代诗热情奔放,古典诗典雅端庄。汪剑说着胡适的现代诗《兰花草》,突然吟唱起来: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谈到诗词,汪剑喋喋不休,眼睛里散发着光芒。
有次日出时分,汪剑坐水政巡查艇,从三桥江中心向六堡方向看,看到了日出的那一霎,江花胜火,春水如蓝。他突然想起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美,几千年前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包括现在的现代诗,诗让我们的心沉淀下来,可惜现代人都比较匆忙,很少有人能静下心,看看那些美丽的古诗词,也许在某个瞬间穿越时空,我们能和古人不期而遇。”对此,汪剑感到遗憾。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汪剑经常在钱塘江边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时候还要加班巡查。十余年的钱塘江管理工作,让他感受到了钱塘江的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变化,在他眼里,钱塘江水有许多面,而热爱古典诗词的他,一直坚持用诗词来描绘他眼中的钱塘江。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冬天,为了写一首钱塘江的诗词,汪剑特地乘船到钱塘江上体验冬天晚上的寒冷,到了半夜,汪剑冷得浑身发抖,牙齿打颤,这时他希望能刮来一阵风驱走寒冷,结果江面上偏没有风。只有钱塘江江水,一声一声撞进他的耳朵里。在寒冷和孤寂的双重侵袭下,他突然文思泉涌。
钱塘江给了汪剑无限的灵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稍有灵感,汪剑就会拿出手机写诗,偶然写出一首满意的诗词,就会发到朋友圈里。
当他登上玉皇山,眺望杭城和母亲河钱塘江,顿时感到心潮澎湃,写下《登玉皇山感》:嗟别钱江潮,留滞泻湖西。淤莳万顷田,慷慨一座城。中秋时节,他漫步钱塘江,通过观察写下《中秋无月》:笃信潮汐甚明月,千里奔腾卷霜雪。奈何浮云遮望眼,空寄愁心对天心。傍晚时候,他看到钱塘江夕光满江,《夕阳下渔舟》涌上心头:夕阳卧长滩,斜晖吞渔舟。金鳞藏赪尾,倚棹应向谁。这是汪剑创作的200多首钱塘江诗词中,最满意的三首诗。
汪剑说:“平时工作虽然劳累,但是在闲暇之余,我们还能看见美丽的风景,比如今天看到桃花开了,也许明天就看见桃花落了满地,再经过时,就能看见它结出了果子。这是很欣喜的事情,我们要用诗一样的眼睛去看工作和生活。”
钱塘江是一种精神
杭城小雨纷纷,早上八点半,汪剑就跟同事出门巡查。汪剑是钱塘江管理局杭州管理处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从水利水电学校毕业之后,在省水电设计院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及承担一些大坝电厂的金属结构的施工安装。2002年4月,汪剑调入钱塘江管理局杭州管理处从事日常水行政监察工作。
今年,汪剑的工作任务是海塘巡查。海塘分近百公里的临江一线海塘与非临江二线海塘,包括南沙支堤、北沙支堤、乔司三号大堤和明清老海塘。现在的非临江塘段都是曾经的临江海塘,古代人们修筑了古海塘,与潮水抗争,还形成了弄潮的风俗,它见证了钱塘江的治江史。
钱塘江两岸的景观带绿树如茵,有晨跑的人在健身步道一路小跑。江面雾霭蒙蒙,有不少钓鱼爱好者在江畔垂钓。汪剑说,这就是临江一线。
说起巡查的项目,汪剑指着一堵墙说,这是挡浪墙,我们站着的地方是堤顶路面,下面的斜坡是迎水坡,那层水泥浇筑的面是坦水,坦水前的大石块不是任意堆砌的,它有一个很大的功能是挡住浪潮。我们平时会观察挡浪墙之间的接口是否沉降,迎水坡是否有破损和裂缝,别小看我们的工作任务,一旦发生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底部发生掏空,有决堤的危险。
汪剑从小生长在钱塘江畔,那时候钱塘江一眼望不到尽头,也常有洪水泛滥,21世纪初,经过河口治理,改善了钱塘江防洪、排涝、通航条件,围垦土地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汪剑曾从事了十二年的钱塘江采砂管理工作。当时的管理范围从钱塘江闻堰段至六堡段大约四十公里。去年五月,为了保护钱塘江,市政府取缔了钱塘江杭州段的采砂活动,可是利益驱使,违法采砂一直存在。汪剑在巡查过程,曾被人围攻堵截进行人身攻击,甚至用铲车堵截单位大门。不过在政府高压整治下,如今这种现象已被彻底根除。
“水利工作是一代又一代水利工作者的传承,水利专家马席庆老先生80多岁还坚持工作,当年在办公室放着冰块依然满头大汗工作,这是埋头实干的钱塘江精神的体现。”汪剑说,“钱塘江文化也是历史变革的印证,历朝历代都有诗人描绘钱塘江,不仅反映了钱塘江的壮阔,也反映了弄潮儿的精神。杭州人生性耿直,素有‘杭铁头’之称,这恐怕与钱塘江的秉性有关。如今两岸建设了很多便民的场所,杭州人生活于此,滨海滨江滨湖是这座城的重要特性。钱塘江的水质越来越好,景观越来越美,赏景健身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市民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水事违法也越来越少。”
钱塘江是一种文化传承
江干地处钱塘江北岸腹地,自古就是繁华商埠和交通要地,在这里,人们临水而居,孕育出了治水文化、围垦文化、抗台文化、弄潮文化、航运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区域内还保存有古海塘、渡口、船埠等历史遗迹。
保护古海塘是汪剑的工作之一。下午1点半,汪剑和同事汪妙富、郑胜利前往明清老海塘巡查。明清老海塘位于杭州老航海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抵达目的地。下车后,汪剑沿着小路钻进玉米地,很快就不见了身影。
原来,非临江指的是老的堤坝,经过围垦造田,那些堤坝都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某处。经过沧海桑田般的江道变迁,前人抵御防潮的堤坝依然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汪剑说,平时我们也需要巡查这些老海塘,每次看见这些海塘,都会感慨老祖先的伟大。他指着堤坝说,这是鱼鳞石塘,是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叠加的,所以从侧面看像鱼鳞一样。在海宁老盐仓观潮点,那里的鱼鳞石塘堤坝和乾隆石碑也被完好地保存。
而坝面有一个个孔,是铸铁榫头连接的地方。这条老海塘一侧是条河,另一侧长满了庄稼,它经过农田,一直延伸到村子。汪剑感叹:“我曾经写过一首明清老海塘的诗,一泓微澜曾是海,三百年前亦扬波。谁能想到,这里曾经也波涛滚滚。平时我们都徒步走几公里,看看老海塘有没有被人为破坏。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保护,是对钱塘江潮文化的传承。”
回去的路上,天渐渐暗下来,途径一条马路,汪剑停下来巡查。原来,他脚下的马路也是堤坝,两边还有残存的芦苇,芦苇一般长在堤坝边,不远处有条河,是挖土建堤坝时留下的,这是乔司三号堤坝。在文津北路和围垦街交叉口,汪剑指着十字路口说:“这是破坝建的路口,平时巡查,我们也时刻关注涉堤项目。”
“钱塘江管理局一直注重对钱塘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早在2013年,钱塘江管理局就编纂了《钱塘江涌潮诗词汇编》《钱塘江河口潮灾史料辩误》等。挖掘钱塘江古诗词、治水故事,保护古建筑,包括老海塘、桥梁、码头、渡口等。同时将拥江发展的生态长廊和文化长廊相结合。”汪剑说,“回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不仅是财富上的,更是文化上的,今年我局提出的是‘美丽河湖’更是从水生态的角度出发,而‘诗画钱塘’从社会角度出发,是文化的内在呼应,使钱塘江文化助力拥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