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热越臭,何以解“脚”愁
2018-07-16蔡希
◎文/蔡希
夏季的气候温暖潮湿,男女老少们纷纷换上清凉的短打装扮,穿上轻盈的凉鞋,露出白白的脚丫。然而,却有一部分人苦恼不已,原来,烦人的脚气不仅让他们的双脚散发出难闻的异味,还使脚底皮肤慢慢出现水疱、脱皮、瘙痒等异常不适,不仅要对轻盈的凉鞋说拜拜,甚至不敢参加社交、游泳等活动。恼人的脚气之忧,到底如何来解?
脚气,是致病性皮肤癣菌在足部感染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研究认为,脚气的发病与密切接触传染源有关,公用木盆、拖鞋等为脚气的重要传染途径。另外,由于真菌喜在潮湿而温暖的环境生长,因而,夏季脚气发病率会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害己也易害人
临床上,常有患者以“痒、臭、烦、丑、尴尬”几点来概括患上脚气的痛苦,倒也十分贴切。
痒:
公共场合忍不住抠脚,有时更会因为瘙痒而影响睡眠。臭:
臭味熏天,不好意思脱鞋,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烦:
症状走了又回,好了又犯,没完没了。丑:
红肿、水疱、脱皮、干裂,不能光脚穿凉鞋。尴尬:
公开场合发作时,瘙痒难忍,被人发现有脚气很尴尬。脚气不但害己也易害人。脚气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存活力很强,极易通过浴室用品、家中的地板、拖鞋等传染给家人和朋友,或在公众场合如泳池、酒店等地方传染给其他人。
脚气并发症,或危及生命
许多人以为,脚气只是个人卫生问题,治不治都行,更有人因为脚气易反复,就索性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殊不知,脚气对人体健康危害其实相当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来说,脚气主要是通过衣物间接传播,引发局部瘙痒,除了散发臭味、传染性强以外,脚气还可能引起手癣、甲癣、体癣等皮肤病。
严重的脚气甚至会引发3种严重炎症:急性淋巴管炎、小腿丹毒、蜂窝组织炎。这些并发症可使人畏寒、发热、头痛、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对年老体弱者,小腿丹毒还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合并症,重者可危及生命。
类型不同,用药各异
临床上脚气共有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着不同的症状体现,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糜烂型脚气。
又称“浸渍擦烂型脚气”,主要表现为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常因剧烈瘙痒抓挠、摩擦后引起表皮擦烂,露出潮红糜烂面,少量渗液,发出难闻的臭味。治疗方法: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水疱型脚气。
皮损多见于趾间、足弓等部位。初为成群或散在针头大小的水疱,不易破裂,干燥后疱顶表皮脱落,形成环状鳞屑。新的损害陆续出现,互相融合,形成环状,边缘较清楚。治疗方法: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1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角化型脚气
。又称“鳞屑角化型脚气”、“干性脚气”,多见于足跟及足侧面,常为双侧可见。皮损主要表现为脱屑、角质增厚及皮肤粗糙干裂,裂口深者可引起疼痛及继发感染。皮疹为暗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表面有点状白色鳞屑。夏季可有少量丘疹,边缘部位亦可发生少许水疱。寒冷季节常致皮肤皲裂,伴疼痛,瘙痒不重。治疗方法: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1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阳光不能杀死脚气真菌
脚气治疗期间和治愈后的预防保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相关临床调查就显示,超过50%的脚气患者都有汗脚和穿不透气鞋子的问题,另外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仅有10%左右的患者会消毒鞋子和袜子,这些鞋子、袜子上会残留真菌细菌,从而也就给脚气复发埋下了隐患。
因此,鞋子消毒是预防复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过,消毒也很有技巧。有的患者将鞋子放在太阳下暴晒,认为这样就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但实际上,阳光并不能杀死真菌,包括普通的紫外线也不能杀灭真菌。因此,我们一般建议患者要使用抗真菌药做成的喷剂来清洁鞋子,或者具有安全保护设计的超短波紫外线装置来清洁鞋子。
还要再次强调,脚气的预防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家庭及集体卫生。脚气常发生在闷热潮湿的局部环境,改变这一环境对于脚气的治疗和防止复发十分重要。足部多汗患者尤其应该注意保持局部的干燥,穿吸汗性好的纯棉袜、里外全皮的皮鞋、布鞋及凉鞋。鞋子不穿时应放于干燥通风处适当晾晒,或者用电吹风将里面吹干。建议脚气患者可经常向鞋袜内撒咪康唑粉剂以杀死鞋内真菌。脚气患者使用的拖鞋、擦脚巾、脚盆、袜子等日常生活用品应单独使用,能煮沸的经常给予煮沸消毒,以避免家人间的传染。
脚气患者尤其是有渗出者切忌用热水烫洗。脚气患者患病时瘙痒难忍,尤其是水疱型、趾间糜烂型伴有渗出时,有些患者往往喜欢用热水烫脚。在热水烫脚的当时,瘙痒症状能减轻,但是洗烫后往往出现病情加重,渗出增多,这与热水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有关。
根据病情,还需调整饮食结构。一般情况下,脚气治疗过程中无需忌口。但某些脚气患者伴有急性细菌感染或渗出较多时,尤其伴有癣菌疹时,进食海鲜、牛羊鸡肉、酒、辛辣食物、韭菜、香菜等食品后皮损加重,需要适当注意饮食调节,不能一概而论。
夏天到,结石笑
你或许在电视里见过一颗小小的肾结石是如何征服硬汉的:前一秒,硬汉虎背熊腰的,站得笔挺,突然一下捂着肚子,满地打滚。电视里也许有点夸张,但是肾结石的绞痛还是挺折磨人的。而在我国,肾结石也是一种常见病。夏季更是肾结石的“春天”。
高温、相对缺水状态是导致肾结石在夏季高发的因素。高温时,人体大量的水分丢失,此时若摄入的水分不足或液体成分不合适,就会造成身体缺水。而这种缺水状态可能引起尿液浓缩。尿液浓缩时,其中的矿物质和酸盐可能变成细小坚硬的沉积物,形成肾结石。矿物质结晶聚集而成的结石,大小不一,小如沙砾,大如高尔夫球。
从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水分很关键,多喝水是必要的。
饮食对预防结石也很重要,富含草酸盐的食品,如坚果和部分蔬菜,加上高蛋白、高盐、高糖的饮食,可能导致肾脏内钙盐的增多,因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结石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与此同时,许多人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肉眼可见的血尿或发热等各种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肾结石可能,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