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的宇宙
——霍金阅读笔记(上)
2018-07-15山西张石山
山西|张石山
第一章 霍金之死
2018年3月14日,霍金先生去世。作为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学巨人之一,他的去世引发了各界极大的关注。
对于仅仅知道霍金的名头而对他的伟大建树不甚了了的大众而言,恐怕更多会在意霍金极为奇巧的生日与忌日。而对霍金之死报道的种种文字里,自然也不乏专门追逐奇巧的花边写作。
霍金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正好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去世300周年忌日;而霍金去世之日,又恰恰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生日。
一个巧合,已有几分极不寻常,两个巧合,就透出来一点说不清的神奇。
按照概率理论来解释,伽利略去世300年的那一天,世界上出生的男婴该是不少,但这些男婴中,能够成为像伽利略一样的科学巨匠者,能有几人呢?事实证明,有一个,就是霍金。就是这一个霍金,他的去世之日,偏偏又是爱因斯坦的生日。概率理论,能解释得了这个吗?
如果说,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日,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人却可以预设或决定自己生命结束的时间。霍金莫非是择日而亡的吗?
怀疑霍金择日而亡,没有依据。以他的建树与名头,以他所赢得的荣光与追捧,他还需要选择某一天死亡来给人们制造一点谈资吗?这是一种无聊的猜测,甚至是以己度人的大不敬。
那么,他的生与死,竟然就是上帝的安排了?
霍金不信上帝。或者说,霍金不相信有一个超乎大自然之外的万能上帝。上帝能够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块吗?这样的设问,即便带有几分乖戾,但也力有千钧。应该说,霍金就像我们中国古来的圣哲一样,只承认“造物”。正如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一样,他们平生从事的科学研究,拒绝神秘论,拒绝相信是上帝确定了宇宙的起始与存在。作为实证主义科学家,霍金的任何研究,包括想象和假设,都要经过极为严苛的验证。大师们秉持的科学精神,高于一切。作为西方人,他们心目中的上帝,只是属于宗教情怀。
说到宗教界,比如有的佛教徒们特别喜欢牵强附会,说当代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佛陀早已都讲过了。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粒子,佛主早已无所不知。这也只是自欺欺人的喧嚣罢了。佛陀有灵,对此恐怕还是拈花一笑,不置一词。
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宇宙;佛教称,佛陀早已看到并且预见了当代科学所发现的一切;相比之下,我们的圣贤孔子和老子们更为理性。这是一种伟大的东方理性。东方理性崇尚天人合一,敬畏造物,但从来没有声称创造了宇宙,或者完全洞察了宇宙奥秘。
霍金之死,在我心中引发动静,不是因为什么花边。
我读过他的科普著作。由于格外喜欢,曾经认真阅读,反复领悟。我差不多应该算是他的一个忠实读者。
第二章 天体物理之梦
说来已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事情了。公元1966年,我在太原三中高中毕业。大家已经填好了报考志愿书,“文革”突然爆发。所有学校的学生一律停课闹革命,千百万人的命运被迫改变。我们家族希望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的梦想也因此而破灭。
时间仿佛一帖遗忘痛苦的万应灵药,半个世纪足够人们忘掉太多。况且,大家命运都一样,好比集体挨板子,谁的屁股就更豪华、更有喊痛的权利呢?
但我的记忆很难磨灭。具体而言,我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大天体物理系。过了30年之后,大致是在2000年,我的两个大孩子在北大读文学博士,父子们沿着未名湖畔游逛,在东北角那个方位,竟然看到了“天体物理系”的标牌。我在那里伫立良久,像是为那夭折的梦想默哀。
如同当年许多中学生的家长,父亲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于我究竟该报考什么志愿,从来没有任何意见,因为他们对此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我自己也糊里糊涂,只是那年高考前夕,在若干大学的宣传招贴上,偶然看到了“天体物理”这几个字。我觉得这个名堂颇有几分神秘,不妨就上那儿去念书也不错。
硬要找一点更内在的心理缘由,应该也有。
小时候在村子里,无知少年有着若干不着边际的遐想。白天上山砍柴,看着波涛一般奔向天际的山海,会想:山的那面,那面的那面,会是什么呢?夜间仰望深不可测的星空,更要在心里发问:天有尽头吗?星星和我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后来看到“天体物理”几个字,忽忽焉心有所动,或者就和童年时代的天问有关,也未可知。
生活这部车子,载了我们颠簸前行。当它错过了某个岔道口,便是永远的错过。好像一棵树,一旦长成某种样子,再也没有办法重新生长一回。
说话间我就到了50岁。大概是在未名湖畔伫立凭吊前后,先是在张锐锋那儿看到了一本《时间简史》。那时,两个人都是刚刚离婚鳏居,如同老话所言“家有梧桐招凤凰,家有光棍招棍光”,寻常厮混在一搭。那本书一旦拿起,就放不下,就在他的旧居小楼那儿,一口气翻看完毕,记住了这本书的作者正是霍金。
过了些时候,在府西街外文书店近边的一间书屋,偶然瞥见了橱窗里的新书广告,是《时间简史》的姊妹篇《果壳中的宇宙》。我个人几乎很少买书,这时不惧破钞,登时买到。我说的读过霍金的科普著作,就是指这两本书。
反复阅读,也不敢说全懂;半懂不懂,而又能读得津津有味,岂不怪哉?貌似怪哉,毕竟又有心理轨迹可寻。以为读懂了很少的部分,应该说有所收获。愿将小小心得归纳总结,并与有兴趣的朋友们共享。
第三章 时间的起点
唯一的一次读《时间简史》,竟然放不下,竟然要一口气读完,原因很简单,就是我被“惊到了”。那是一种震惊,足以振聋发聩。
在我们的常识中,在大家的习惯思维里,或者人们不思不想却往往秉持着一种观念:时间不仅无休无止,而且无始无终。时间的长河,向无尽的远端流淌而去;反向追溯,它该是从无尽的远端流淌而来。这差不多便是天经地义,不可怀疑。
然而,这样的断言,却是错误的。
时间,如果还不能确定将在何时终结,科学研究成果表明:时间有一个确定的开端。
时间之矢,从那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向着未来的方向而去。
时间,因而成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的一个“性质”。在它开始之前,对我们没有意义。
时间具有开端,有科学家们的设问、思考,也有严格的科学检测的证明。
仅仅是科学家们的思考,应该说已经足以引发我们产生相应的思考。
时间如果没有开端,那么,显然的结论便是:我们的宇宙应该已经存在了无限久。
但是,如果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久,那么我们当今观察到的宇宙,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经过了无限久的时间,太阳,以及像太阳一样无数的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已经无限久发出的热量,应该使得整个宇宙达到了一个“热平衡”。
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热平衡”:设想一个限定的空间,比如一个灯泡内,钨丝发热已经无限久,那么,整个灯泡里都达到了热平衡,与钨丝的温度一样了。
灯泡外部的条件就不考虑吗?整个宇宙,就像由无数灯泡紧挨着的蜂窝状结构,此一灯泡外,恰是其他灯泡内。当然,灯泡云云,只是协助我们理解的某种假设。没有什么灯泡,宇宙是一个几乎各处都一样的连续体。一个存在了无限久的宇宙连续体,在无数发光发热的恒星永久照耀下,各处的温度应该早已达到一致。这便是整个宇宙的热平衡。
宇宙没有达到热平衡,证明发光发热的恒星们,确实还没有燃烧了无限久。
进一步思考,假如恒星已经燃烧了无限久,他们应该已经耗尽了燃料,归于死寂。
仅仅从抽象思考出发,宇宙既然没有达到热平衡,也没有归于寂灭,因而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宇宙一定是从某个时候开始的。在那个时间点,宇宙开始“点亮”。恒星们方才开始发光发热。
第四章 宇宙正在膨胀
恒星们不仅发热,亦且发光。所以,假如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久,那就不仅应该已经达到热平衡,亦且应该已经达到了“光平衡”。“光平衡”,是我此刻生造的一个概念,只是为着说明问题。
宇宙之间有无数的发光恒星,在夜间,星光刺激了我们眼球上的感光细胞,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星星。任何人的经验都能证明,即便是在乡间最清澈的夜空,我们也只是看到有限的星星。借助巨型望远镜乃至射电望远镜,我们克服了人的肉眼局限,当然看到了更多的星星,包括极远处的河外星云。但射电望远镜看到的广阔星空,依然没有被发光的星星全部填满。
这充分说明,宇宙是太大了,太过浩渺。即便是光速达到每秒30万公里,有些发光的恒星的光芒,过了数十亿年,仍然没有来到我们地球。
从恒星发光这个角度来思考,仍然能够得出结论:宇宙并没有存在了无限久,所以许多恒星或河外星云的光芒,还在射向我们地球的旅途上。
所以,宇宙点亮,一定有一个时间起点。据科学家们精确计算,宇宙起始已经有137亿年。在这样长的时间内,还有星光没能抵达地球。因而我们看到的是号称“繁星满天”的夜空,而不是星星真的覆盖了整个夜空。
除了距离太过遥远,有些恒星的光芒还没有来到地球,另外由于人的肉眼感光能力的局限,我们还看不到许多在事实上已经来到了地球的光线。
望远镜应运而生,著名的哈勃望远镜,人们耳熟能详。
据科学家哈勃先生用望远镜观察,除了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星系之外,他还同时发现:绝大多数星系,正在飞速离我们远去。
星系是否正在离我们远去?结论是肯定的。支持这一结论的,是所谓“红移现象”。
红移现象,可以用我们常人的经验来加以理解。
比如,声音在空气中是通过震动空气的声波来达于我们的耳鼓。火车面对我们奔驰而来,然后飞驰而去,声音的速度没有改变,但声波的频率却有先是逐渐加快然后逐渐变慢的变化。
星云向我们发射来的光线,其光波的变化规律也是这样。当星云离我们远去,光的速度没有变化,但光波的频率就会变慢。换言之,光波的波长变长了。光波变长的时候,它在光谱仪上就会呈现出向红色一端移动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红移现象,证明了绝大多数星系确实是在远离我们而去。
连续观察记录下来的数据,进一步证明:宇宙正在膨胀,而且是按照一个固定的膨胀率在膨胀。
第五章 曾经的收缩态
宇宙在膨胀,按科学家的说法,许多星系“正在飞速离开我们远去”。那么,那些极远处的星系,我们是否有可能永远看不到?这个,倒是无须担心。因为,宇宙间任何物体运动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星系是在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离去的速度,绝对不会超过光速。那些星系早些年发出的光芒,最终一定会抵达我们地球。
我们现今居于其中的宇宙,仍然处于按照一个固定的膨胀率来膨胀的过程之中。依据这个膨胀率来计算,宇宙已经膨胀了大约137亿年。这便是宇宙的年龄。
依据宇宙正在膨胀的事实,反推回去,宇宙一定曾经有一个收缩态。
据霍金介绍,爱因斯坦曾经设想,宇宙在将来停止膨胀后,会开始收缩;收缩到某一紧致状态,再开始反弹。我们现今所处的宇宙,也许正处在它的某次反弹之中。
霍金与同时代的几位科学家却证明了:宇宙最早的收缩态,曾经是一个奇点。奇点的边界,收缩为零,物质的密度趋近无限大。
宇宙,在这个奇点开始大爆炸,这便是时间的起点。
我们所处的宇宙,正是这次大爆炸的产物。这个宇宙仍然处在膨胀过程之中,只是那场大爆炸的后续反应。
大爆炸理论,关于奇点的理论,得到了种种证明,包括可以建构出与之相应的数学模型。
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大爆炸理论。
尽管爱因斯坦本人几乎从未认真地接受过大爆炸,但大爆炸理论恰恰是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推导出来的结果。
按照广义相对论,霍金与彭罗斯证明了,宇宙从大爆炸起始,时间于是有了一个开端。
我个人对大爆炸是这样理解的:
我们被局限在地球这个点上,在人类的视角看来,四面八方看到的星系们都在离我们远去,仿佛我们地球处在了宇宙的中心。其实,宇宙从任何一点出发去看,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只气球,上面绘有各种星系,当气球被吹大,它就开始膨胀。上面绘有的星系,便随着气球的不断膨胀而相互离开,越来越远。而在最初,那气球竟然小到无形。我们的地球,在那只“气球”的图案上,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星系银河系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小星体。
再想象得立体一些,一块大到无以复加的海绵,仍在继续膨大,构成海绵的每一点,和其他点的距离在不断增大。而在最初,那海绵只是一个“奇点”。质量无限大,而体积趋于零。
从大爆炸从一个奇点开始的说法来推断,我们的宇宙,正是“无中生有”。
第六章 神奇的光速
光在真空(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每秒约30万公里,这已经成为中学生的常识。地球被大气层所包裹,光线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则略有减小。这样的常识,是科学家经过了各种严格的科学测试,最终确定的。常人不可能人人都去做类似的测试,我们相信科学,也可以讲正是对那些科学家的信任。他们的结论,经受住了严格的验证。
太阳距离地球有多么远呢?根据测试得知,阳光抵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20秒。而太阳是所有天体中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天体之间更大的距离,不得不使用“光年”这一尺度。所谓光年,就是光线在一年里所经过的距离。距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比邻星,与太阳系之间也有4.22光年的距离。
至于太阳系所处的银河系,其直径有着十多万光年的长度。
阅读《时间简史》,关于光速,最令人惊异的是: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的,它在任何测量者的测量中,都是每秒30万公里!
依照我们的常识,速度应该是一个相对概念。一列火车以某一速度行驶,那应该只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我们带一只时钟迎着火车跑去,这时测出的火车速度应该快一些;顺着火车奔跑,这时测出的火车速度要慢一些。这非常容易引申出一个想法:我们待在地球上测得的光速,与向着光源飞驰的火箭上测得的光速,应该有所不同。然而,对于光线来说,哪怕你乘坐火箭,是向着光线而去还是顺着光线而去,包括待在火箭发射场原地不动,测出的光速竟然恒定不变!
事实上,宇宙正在膨胀,星系正在加速相互离开,无数发光的星系在离开地球远去,星系们对于地球本身有着变化中的并且各不相同的相对速度,然而任何星系所发出的光线,其光速却始终不变。科学家们曾经进行过更为严谨的测试,果然得出了光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的结果。
这样说吧,宇宙间有无数恒星,他们各自以不同的相对速度在运动,运动状态千差万别,然而从他们那里发出的光线,却一概保持绝对相同的光速。
众多进行着各种相对运动的物体,都测得了相同的光速,这只能推导出一个结论:它们具有各自的时间。
所谓“各自的时间”,需要稍做解释。在宇宙之中,并没有一个时间的普适的量。只要星体们在做相对运动,它们的时间就是有差异的。向着发光恒星飞去的火箭,它与光的相对速度,比之于发射场这儿原地不动的观察者,分明应该更大些,然而,火箭上所测得的光速,依然是每秒30万公里。这只能推导出下面的结果:火箭上的时钟竟然变慢了!或曰,它的“秒”变大了。
万物都在相对运动,而没有一个普适或绝对的时间,这成为相对论产生的原始基础。
因而,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孪生子佯谬”。
一对孪生子,哥哥乘坐火箭去做星际航行,弟弟留在地球上。如果火箭的速度接近光速,火箭上面的时钟变慢了,秒变大了,哥哥按自己的时间航行一年,或许弟弟在地球上就过了几十年。当哥哥回到地球,他的弟弟早已变成了一个老翁。
这便仿佛有点“天上方七日,地下已千年”的意味了。
在“孪生子佯谬”的假想中,做相对运动的哥哥和弟弟,尽管使用标准的相同的石英钟,他们却显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时间。
第七章 时间之维
在爱因斯坦和霍金之前,伟大的牛顿奠定了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月亮环绕地球、地球等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现象。
牛顿的理论,限于当时的科技能力局限,建立在宇宙有一个普适客观的时间和恒定的空间这样的条件之上。
而当代天体物理学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发生了几乎可以称之为颠覆性的革命性进展。
宇宙在膨胀之中,这推翻了宇宙空间恒定的设想。
时间并非一个普适客观的量,它与宇宙内的天体各自的运动紧密相关。时间与空间,纠缠在一起,而并非漠不相关。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是弯曲的。他用时空弯曲,对万有引力做出了当代解释。
他提出,星体的质量和能量,足以弯曲时空。
爱因斯坦找到了表述这种现象的正确的方程,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甚至早几天也独自找到了这一方程。
弯曲时空的全新理论,被称为广义相对论。
1919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赴西非观察日食,观察到了光线经过太阳附近而发生了稍微偏折的现象。
至此,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时空弯曲,得到了辉煌的确认。
从此,空间与时间,不再是宇宙之内发生事件的背景,而是那些事件的参与者。
从此,惯常理解上的三维空间,应该表述为四维空间。时间,成为不可忽视不能或缺的一维。
——时空弯折,不禁会让人产生种种联想:
宇宙间众多的星系,究竟是附着在“气球”的膜上,还是均匀散布在“海绵”之中。看似立体的空间,也许只是膜上的假象。所谓宇宙之弦,看似一维,然而在那弦内,也许另有高度弯曲的时空。只要你能有办法到达那里,那里便别有洞天。
第八章 核武器的原理
相对论引申出一个重要推论,是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科学家用能量加速任何物体,莫要说火箭那样庞大的设备,即便是对粒子加速,粒子的速度也永远达不到光速。一个粒子,将其加速到光速,会耗费无穷大的能量,而这是人类无法完成的。当赋予粒子更多能量,它的速度越快,其质量也将越大,当它接近光速,它的质量趋于无限大,继续对其加速则越来越困难。只有光和其他没有内秉质量的波,才能以光速运动。这就在同时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运动得比光速快。
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²说明,能量(E)和质量(M)是等效的。
像爱因斯坦这样的顶级大师,他希望自己发现的公式,是宇宙间的基本定律。它应该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成立,无论是以光年度量的巨大尺度,还是粒子那样的微小尺度。
正是从质量和能量等效的概念出发,科学家们产生出了一个新颖的意识:施加能量,会增加粒子的质量,那么反过来考虑,设法减少某些粒子的质量,它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比如,让铀原子发生核裂变,使之变成两个总质量稍小的核,质量减少,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便是原子弹等核武器能产生巨大威力的基本原理。
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原子弹的具体研究,是有些科学家在爱因斯坦发现的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开始了核研究。
当“二战”迫在眉睫威胁世界和平,这些科学家说服了爱因斯坦,以他的权威地位出面,给罗斯福总统写信,要求美国开始这个核研究计划。美国政府予以批准,是为著名的“曼哈顿规划”。
这一规划的进展,导致原子弹产生。到“二战”接近尾声,美国在日本的长崎与广岛投下了原子弹,造成了极其巨大的伤亡。
有人为此谴责爱因斯坦。
霍金幽默地说:将原子弹的发明,归咎于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关系,这就如同将飞机失事,归咎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其实,科学的进步不可阻遏。如果不是原子弹,也许日本军国主义不会乖乖投降,那将会死伤更多的军人与平民。况且,用常规武器三八枪和烧夷弹来杀人,是否就更人道一点?
事实上,自从有了核武器,在它的威慑之下,全人类在“二战”之后方才迎来了长时期的相对和平。
和平利用原子能,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当然,科学的进步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对于科学上的新发明,如何正确使用,严格管控,成为永不停止进步的人类的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