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及构建
2018-07-14张红
张 红
引言
事业单位是经济市场运行的主要主体之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良好的内控制度是确保事业单位高效运行的基础,为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对单位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和漏洞进行全面规避,实现对事业单位发展的全面推动。
一、财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内控制度建设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第一,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进行有利于实现对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能够从根本上做好资源配置工作,进而提高了单位资源和资金配置的合理程度。规范的内控制度能够提高资金的应用有效性,减少资金违规应用现象的出现,优化资金配置方式的应用还能减少单位的运营资金,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二,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进行能够确保单位建设资源的完善程度,加上事业单位在现阶段市场运行中占据了较为关键的位置,事业单位资源的完善代表着国有资源的完善。合理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能够避免国有资源流失现象,并且降低了各项违规操作事件的发生概率,实现了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行为的良好约束。
2.内控制度建设能够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精确程度,因此,事业单位经常通过开展内控工作来对单位的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在完善的内控制度的指导下,会计人员能够提高对会计信息审核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精确程度。此外,会计信息是衡量事业单位发展形势和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代表着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提高单位会计部门收集经济信息的能力和效率,进而为单位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精确数据支持。
3.内控制度建设能够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程度。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团体,属于国家基础行政机构中的一部分,这说明内控制度的建设能够确保国家行政工作的全面落实,并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内控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效率,为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降低了国有资产面临的风险概率。
4.内控制度建设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需要处理的财务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多,大量的资金流转工作给财务部门带来了较大挑战,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而内控制度的建设有利于财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另事业单位和财务部门能够积极面对财务管理工作和经济市场的变化。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缺少内控制度建设意识。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进展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对内控制度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导致管理人员和单位员工缺少内控制度建设意识和内控管理意识,致使内控制度很难得到完善,由此可见,事业单位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和单位员工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此外,内控制度建设意识的缺乏,导致事业单位自身资产的安全程度无法被保障,进而引发了单位资产流失和浪费等问题,对事业单位各项事务的进行造成了阻碍。
2.财务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也代表了单位的财务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由于缺少层次感,出现了合理程度不高、缺乏操作性、缺乏系统性等缺陷。从财务监管制度角度而言,不够完善的内控制度会给从财务监管制度造成不利影响,并埋下了各种安全隐患,对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另外,财务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也会降低财务监管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管理人员专业程度不高。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需求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缺少专业的内控管理人员,导致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普遍不高。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没有对内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导致管理人员很难适应新的事业单位内控工作形势,并且容易引发内控管理问题的频繁发生。
三、财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构建方式
1.强化对内控管理的认知。要想全面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全面建设和完善,需要强化单位内控管理人员和单位工作人员对内控管理工作的认知,只有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有所转变,内控制度才能得到全面的构建和落实。为了改变部分事业单位不能认识到内控工作及内控制度建设重要性的现象,事业单位可以建立专门的内控管理部门,并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提高对单位内控工作和内控制度不完善之处的重视程度。此外,事业单位内控部门需要明确划分内控工作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单位的管理工作能够被全面落实,从管理意识和管理认知上实现对内控管理工作和制度的优化。
2.完善内控机制及各项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内控管理重度,但是这些制度在实际运行和应用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和漏洞,为此,事业单位需要不断的完善内控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内控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单位的运行情况和内控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内控制度进行全方位优化,从根本上提高制度的完善程度,并解决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在完善内控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做到对各项工作的合理分配,另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从源头上避免内控工作问题的产生,在消除单位运行安全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对单位资产的有效保护。
3.开展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现如今,在经济市场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也出现了较多的新型内控管理制度,为了另管理人员掌握新型的内控方式并提高其管理水平及专业程度,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新型的内控管理理论和方式。此外,为了顺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时代,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以内控制度完善和更改为基准,在确保内控制度完善程度的同时,确保管理人员专业程度和内控制度的契合程度。
结束语
现阶段,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的完善内控制度,通过强化员工内控意识、建设内控制度、完善内控模式等方式,不断的提高内控管理工作的层次感,最大限度的消除存在于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中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切实提高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事业单位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1]曹红.财务视角下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及构建[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8:95-96.
[2]汤纯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