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探讨
2018-07-14徐定邦
徐定邦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以前对于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稻产量,解决温饱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逐渐向培育优质水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对常熟市水稻栽培技术的探讨,以此来促进当地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1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在4.5亿亩左右,为满足全国庞大的粮食消费需求打下了基础。在水稻的种植栽培技术是关键,由于我国气候多样、地势多变、地域广阔等特点,导致在水稻种植方式、栽培技术上各地区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农户往往比较重视对米质优、产量高的优良种子的选取,而对于这些优质品种的因种栽培技术关注得较少,导致良种良法的融合度不够高。
常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因“年年丰收年年熟”而得名,是有名的江南“鱼米之乡”;水稻作为常熟市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常年种植面积在27万亩左右,其中机插秧比例占85%以上,2018年常优5号、南粳5055、南粳46等优质稻米品种推广面积在12万亩左右。得益于政府对水稻产业化的高度重视和市镇两级农技推广部门的科学指导,使常熟市的水稻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由于今年夏熟小麦成熟期提早以及耕地轮作休耕政策的推进,水稻适期移栽比例高、移栽质量控制得比较好;在栽后的田间管理上,各个阶段的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肥料运筹指导意见技术部门及时发布到农户,今年常熟的水稻生长情况较好。但由于近两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下调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户的积极性下降,他们往往会有选择地贯彻这些田间管理措施,田间管理的落实情况最终将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有效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我国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技术性的难关和针对性的方法都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①水稻栽培技术遇到瓶颈,没有大的突破。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着重点主要在水稻品种选择、肥料运筹、病虫草防治上,水稻种植还是在反复运用以前的技术方式,技术的突破只是在小层面上,栽培技术缺乏创新。②环节的疏漏。水稻栽培技术有其特有的规范性,从种子选择、育秧到灌溉、施肥、防治,其中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每个环节的规范性和连贯性都是培育优质高产水稻的必经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脱节,最后都将影响到水稻产量和质量。
3 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意见、建议
影响水稻产量、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一些因素可以人为控制,但同样也有一些不定因素。针对常熟市的水稻栽培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3.1 重视田间管理,实现良种与良法相匹配
依托政府水稻良种补贴项目,由政府统一招标,种子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优质的南粳系列、常优系列水稻种子被农户广泛选择;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农户依照传统方式种植水稻,许多农户重品种选择忽视田间管理,认为只要种子选好,其他的就随便管理一下。所以市镇两级农技部门要大力推广因种栽培技术,引导农户认识到忽视田间管理的危害,使农户自发地重视田间管理。
3.2 科学指导,自觉落实各项措施
市镇两级农技部门根据田间的苗情、虫情、肥情,及时发布各个阶段的水浆管理、病虫草防治、肥料运筹技术意见,但是关键还是农户如何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田间地头。考虑到近两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下调,农户往往会有选择地贯彻这些田间管理措施,寄希望于此来降低生产成本;这种观念是要不得的,只有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以此来弥补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带来的损失。
3.3 结合实际,树立“促进早发”、“灾害防范”两个意识
水稻栽后管理一个个环节扣得很紧,且都与产量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广大农户一定要树立“促进早发”意识,及早搭好水稻丰产架子。在水浆管理上,水稻栽后不同时期需要的水量各不相同,栽插后及时灌寸水护苗活棵,水深要达到3~4cm,防止高温强光照造成败苗;其次在秧苗活棵后及时脱水露田,排干田间水层2~3天,防止有害气体伤根;分蘖期要做到浅水勤灌,灌水深度以3cm左右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在肥料运筹上,分蘖肥分两次施用,后期增施一定量的钾肥,可促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化学除草是水稻夺高产的苗期管理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常熟市机插水稻一般在栽后3~5天结合分蘖肥的施用开展化除,封杀苗期杂草,药后保持3~5天左右浅水层。
常熟市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种植,但气象多变,很容易影响水稻收成,因此广大农户一定要树立“灾害防范”意识。水稻生长后期是台风、暴雨、异常低温及异常高温频发季节,要立足抗灾,树立抗灾夺丰收意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高抗灾措施落实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4 以点带面,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是常熟市水稻生产的重要抓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创建工作,带动大面积水稻栽培技术的提升。一要科学选址,选择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生产水平相对较高,且具有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基础的水稻生产区域,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二是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示范方务必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农技部门发布的各项技术意见,并示范一批节本增效的新技术、新产品。三是落实责任明确职责,示范方要明确一名具体创建责任人,主要督促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了解示范方创建各环节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指导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