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布余荫,安魂慰民
——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融真园规划设计解析
2018-07-14李程成
李程成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迅速发展的自然埋葬区(Natural Burial Ground)[1], 如美国伍德劳恩公墓的自然安葬区(Natural Burial Area in The Woodlawn Cemetery)、英国南约克郡林地墓场(South Yorkshire Woodland Rurial Ground)[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有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自然风景园,满足模糊性的情感需求和生态需求。墓园是安魂慰心的记忆空间和场所,让逝者入土为安,让生者的记忆和心理得到安慰,获得归属感甚至是民族荣誉感,因而更具有重要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萌生了与自然相协调的认识,“服从于自然,一体于山水”是中国陵墓营建中贯穿始终的思想[3]。秉承传统墓葬文化的内涵并融合现代意义[4],是我国现代墓地园林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坐落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主要用于安葬中国已故的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革命烈士,国际友人和司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2002年北京市民政局邀请孟兆祯院士主持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对革命公墓向北扩征的17hm2山地进行规划和定位。为积极推进“绿色”殡葬事业,该公墓于2014年在北山的西北坡划定4hm2的用地来建造“节约型墓园”示范区,以总体规划为基础,以“弱化安葬行为,少占地或不占地”为目标,用景到随机、因境而成的自然式打破以往成排成行式的墓碑排列方式,追求“远看是公园,近看才是墓地”的环境效果。笔者有幸作为该地块的规划设计者,从中受益匪浅。本文试图借助分析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融真园的规划序列和创作方法,探讨如何创建节约土地、安魂慰心的墓园。
1 广布余荫,慰生安魂
1.1 明旨
针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民政部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提出“创新骨灰安葬方式,积极推动绿色殡葬”。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生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指导思想。2013年12月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重在强调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的满意度。
可见,国家在进行殡葬改革的过程中倡导“节约从简”,也强调“文化传承”,墓园的环境建设、安葬形式要体现中华民族的墓葬文化传统,“节约型”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创造让人民满意且符合中国传统墓葬文化的安葬方式,带给人民慰藉感、安全感、满足感。
1.2 问名:景面文心,蕴意彰象
墓园问名“融真”,自然即“真”。美学家李泽厚先生从美学角度总结中国园林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本园不追求“逼真”,而求索“融真”。“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此为融真之大要也。融真园旨在尊重原有自然山水环境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因势利导,营造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具有优美自然环境的殡葬空间。
2 山水相因,起伏多致
2.1 继承传统,时宜得致
中国陵墓尊崇以山为冢,山地系统构成了中国地貌的骨架,受中国地理环境特征影响,沼泽湖泊星罗棋布的水系环境不能满足传统葬制的深埋要求,而遍布的山川丘陵促使人根据地形条件加以变通,由“向下”转而“向上”发展[5],“以山为冢”成为陵墓对山体的直接利用。山可提供高燥的环境,利用天然的山川地形可不烦人事之工,并符合古人对永垂不朽的向往。中华葬礼可归结为“崇敬山灵”,坟、冢、陵皆为不同尺度的山体,但求入土为安、坚固而不朽。
融真园得益于山地之地形优势,可继承中华墓葬“以山为冢”之传统,并时宜于现代社会:首先,山有起伏,表面积比底面积大得多,极大地增加了墓区面积;第二,结合山体之多样,通过人工调剂,创作形式丰富的安葬环境和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观;第三,以山为冢,符合中国人崇敬山灵的传统审美观。
2.2 塑山水形势
现状环路将融真园分为西北、东南2个区域。地块整体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山坡,局部富有变化:接近山顶的地形相对陡峻;地块中央一条临近环路的Y形沟壑向西北延展,沟深3m左右,屈曲蜿蜒。因此,可凭借地形特点,扬地形之长而避其短,“得景随形”[6]“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理山:对现有山体形势“总体概括,局部夸张”之整理,形成了一套山水组合单元:东南地块占据山顶、山腰,营造的是“林与峦”“谷与峪”“峰与岩”之地形元素(图1);西北地块占据山腰、山脚(山麓),营造的是“岗与壑”“溪与涧”“坡与谷”之山水组合元素(图2)。
图1 东南区地形元素分析
图2 西北区山水组合元素分析
图3 融真园鸟瞰效果图
理水:中国陵墓追求山水结合,环聚斯美之境界,自古择地于高燥秀美、起伏多致的山地,又得冠带水之罗绕。冠带状的水系要有迂回曲行、敛聚生气的形势。传统山陵对水之来去也尤为重视,所谓“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这亦体现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审美观。融真园利用现状Y形沟壑形成山涧,水自假山石隙中流出,假山做重重关锁收结、“犬牙交错”之感,并以东面的源头假山为主,西面的源头自混凝土环形花架下面的假山层层跌落。借现有沟壑环抱之雏形理水,冠带水系形态以潺潺细水为主,并结合收束、聚散变化。
2.3 统筹全局,彰功育人
中心景区布置在园区中央,面向山体环路,这里是祭扫及游览人群的必经路线,结合山水形势,突出表达融真园之风景特色。借Y形山涧造景,源头与紫藤廊架结合,形成一条垂直于南北向环路的主要景观纪念轴,自环形廊架向东依次分列景墙、浮雕纪念场地、石牌坊、台阶甬道及“融真”景石。轴线两旁以疏朗的草坡为主,周围乔灌木及林下花境烘托围合出草坪的闲静清和。随后,游览路线向南北两侧伸展,沿途布置纪念雕塑、纪念墙及休息亭。
借贯穿园内的南北向环路作为纵向轴线,与东西向轴线形成呼应。继承并运用传统陵墓神道轴线上的仪树,如清太宗皇太极昭陵隆恩门外的神道两侧,栽有8棵松树,名为“站班松”,是皇太极生前辅佐朝政的忠心耿耿的八大朝臣的化身[7]。因藉于此,融真园的“神道”两旁各栽植18棵姿态各异的油松,表达对党和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各行业先辈们的敬仰之情。
按“主景突出,配景简练”之理,次要景点的塑造围绕水系展开,溪水因花木环绕而得名“汇芳溪”。在东部水源头附近设置休憩场地,赏悬瀑洞壑,观金鱼嬉游。在北部缓坡草坪上设雕塑纪念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其他小型休憩场地或座椅自然点缀于各墓区中或分布在园路两旁。西北、东南2个区块分别有各自独立的无障碍交通流线,东南区块临近陡坡的区域设有登山步道(图3)。
图4 树下的每一处置石都是一座墓
图5 一处处景石葬安息于自然
图6 园路两旁一体于自然的置石葬
图7 假山主峰石壁上摩崖石刻“丹崖”,这区域将用作假山立体安葬
图8 融真园“人造的石包土山”节地安葬局部立面图
图9 “林泉高致”景墙底部为骨灰撒散区域
3 节地合宜,事半功倍
3.1 余荫葱茏,景因境成
融真园作为八宝山革命公墓北山的墓区之一,其服务对象为司局级领导。相比以往的墓碑安葬形式(1m2/墓),融真园的安葬形式为生态安葬,墓占地面积3m2/墓(包含绿化),墓穴占地面积0.48m2/墓,不设立墓碑,以自然石作为地面标识,或以骨灰撒散的方式,地面不设任何标识,完全融于自然。地块预计可供安葬1万份骨灰。墓区建设先建立优美多致的山水环境,再结合环境进行安葬,从而节约土地,以自然为重(表1)。
结合山水形态及种植特色,全园划分了“云涧松扉”“花溪水香”“绿毡红茸”“秀岩沉芳”4种特色墓区,将树葬、自然石葬、鲜花葬、水葬、骨灰撒散等安葬方式因地制宜地布置其中,皆求融于自然,随遇而安,借园林变幻的空间觅诗意。
1)“云涧松扉” 墓区位于地块北部边界,以松柏交翠为基调,运用宿根花卉作四时演替的花境种植,并点缀玉兰、丁香等观花植物,反映“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意境。该墓区的安葬形式主要为树葬、自然石葬。树葬以自然石作为墓碑标志,围绕常青的松柏、姿态优美的花灌木为核心,根据树形的大小,树的周围可供安葬3~4份骨灰。树葬赋予植物以人格化的魅力,通过“比德”使植物成为传达思念、品格和意志的载体,如玉兰花象征高洁的气质,还暗有报恩的传统文化寓意;松柏寓意万古长青;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图4);丁香、刺槐等芳香植物,可表达墓主高尚的道德品质香飘万里、流芳百世等。自然石葬以常绿植物为背景,以自然石作为地上标识,周围点缀鸢尾、孔雀草、大丽花等草花,独立成景,并联合周边环境形成自然的整体(图5、6)。
2)“秀岩沉芳”墓区位于地块东南部及西北部的地势陡峭的区域,以油松、白皮松、侧柏等常绿植物为基调,登山步道两旁及岩石假山旁种植岩生花卉和宿根花卉(图7)。墓区借陡坡塑造成峰峦起伏的假山,以“崇敬山灵,以山为冢”的丧葬传统为创作之源,做“人造的石包土山”节地安葬。假山随等高线的肌理变化而层叠为2级或3级自然式台地。借假山“占天不占地”的优势特点,将平地安葬转变为向上的竖向安葬,以传承安葬对“高敞”[8]之地的追求。墓葬纵向排列镶嵌于山体,格位段落间的石壁刻有“存菊”“花语”“闻香”等主题浮雕(图8)。假山留有树坑栽植松柏,每层平台上林木葱郁,祭奠通道为朴拙自然的碎石园路。假山主峰石壁上摩崖石刻“丹崖”,比喻革命先辈之碧血丹心,旁有横斜蜡梅相映,表达“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之境界。
3)“绿毡红茸”墓区于溪畔舒缓的坡地形成桃红柳绿、柳暗花明之景。桃花、郁李芳菲烂漫,配合海棠树态婆娑,彤云密布,共同构成春日胜景,体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境。这个墓区除了树葬、自然石葬外,还有掩映于花境树荫中的鲜花葬以及骨灰撒散。骨灰撒散的葬式或结合景观节点布置(图9),或结合林缘疏朗的草坪花境布置,逝者的骨灰放置在可降解的骨灰坛中,埋深土层1m,不保留任何标志,使之融于自然。
4)“花溪水香”墓区主要为沿蜿蜒溪流及瀑布、湖畔布置的水葬,水葬以岸边错落自然的置石为标志物,水湾及溪畔栽种睡莲、水葱、菖蒲、花叶芦竹、鸢尾、千屈菜、黄菖蒲等水生植物,并配合木槿、紫薇等夏季观花植物。
融真园墓区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很难发现这是一个“墓地”。墓葬根据场地环境灵活布置,不清楚位置的逝者亲友可通过GPS定位地址查找墓地位置。
3.2 融于自然、入土为安
殷人“墓而不坟”[9]。墓,《说文解字》中注:“墓,丘也。从土莫声。”“莫(mù),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意为夕阳西下,日在草丛之中。“莫”与“土”联合起来表示“在黄昏时刻下葬”,死者此时下葬,与太阳一起隐没,故墓葬不垒坟包。这种“隐”(归隐于自然)与“藏”(一体于自然)的意识形态正与当今社会节约型墓园“弱化墓葬行为,以自然为重”的主旨相吻合。
山水格局向来是中国陵墓基架的主体结构。起伏多致的山水环境创造出不同的生境,供多种植物生长和发育。有了良好的林木环境才有百鸟声喧的幽趣。繁茂的林木环境结合山水格局组成了“内气萌生”与“外气成形”的平衡状态[10]。融真园借山体起伏多致之优势而适地适树,抒写草木花卉之情缘,体现人与自然之和谐,创造丰富多变的山水空间,为安葬提供了多重变化的空间感受,有事半功倍之效。
4 结语
融真园基于对中国墓葬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来思考节约型墓园的营建思路。中国古代山陵遵从“人与天调”的设计哲学,借助自然之力,用整个山水的体量去表达纪念性,构筑中国陵墓环境的民族特色。节约型墓园尊崇自然,在分析现有山水格局特质的基础上辅以人为的再创造,建造“景物天成”的自然景观。节约型墓园从节约土地、传承文化两方面构筑墓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基于传统重新创造,延续并发展中华文化。一方面,寻根“入土为安,以山为冢”的墓葬传统,利用自然山水塑造“高燥秀美”“起伏多致”“节地合宜”之“境”;另一方面,继承中国古代山陵“因山言志”之特质,发掘墓园创作的古今关系,将社会美融入自然美,酝酿“彰功育人”“蕴意彰象”“扣人心扉”之“情”,创造“以境酿情,以情咏境”的自然优美的安葬环境。
表1 融真园用地平衡表
注: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融真园为笔者在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任职时的项目,本人是该项目的方案规划设计者,项目主要成员为马志明、李程成、佐少峰、庄小运、谢诗雨。
文中图片除图3由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提供外,其余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