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梦湖》和《林中》自然景观叙写对比
2018-07-14刘卫平江苏理工学院213000
刘卫平 (江苏理工学院 213000)
一、引言
诗意现实主义是德国文学史上介于浪漫派和自然主义之间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时期,诗意现实主义主张,既不能对现实进行理想主义美化,也不能一味按照自然主义方式复制现实,诗意现实主义所追求的是对现实进行诗情画意的艺术加工1。在这种文学主张下,台奥多•施笃姆创作了中篇小说《茵梦湖》(1849)。1921年,创造社作家郭沫若和钱君胥翻译《茵梦湖》全译本,郁达夫为译本作了序。施笃姆的文笔触动了“五四”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创造社的创始人之周全平在文学创作中对《茵梦湖》进行了积极地吸收,中篇小说《林中》(1925)即是周全平对《茵梦湖》所进行的中国式演绎。以下,笔者以《林中》和《茵梦湖》的自然景观描写为切入点,对两部作品的诗意现实主义叙事特征进行平行对比,探索中国新文学先驱对于德国诗意现实主义中国化的接受。
二、《林中》和《茵梦湖》的自然景观叙写
中篇小说《林中》的主人公仙舟和露萍自幼相恋,由于露萍继母的反对被迫分开。其后,仙舟和被夫家休弃的露萍再次相逢,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美好时日,然而谣言四起,露萍不得不和仙舟再次分手。不久,露萍忧郁而死,仙舟贫病交加孤独老去。《茵梦湖》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北德地区,出于母亲的门第观念,伊丽莎白被迫和初恋情人莱因哈特分别,嫁给了年轻的庄园主埃里希。多年以后,莱因哈特突访坐落于茵梦湖边的庄园,昔日情人不期而遇。最终,莱因哈特选择了离去,庄园恢复平静生活。
(一)森林
《林中》第一章《林中》的标题和小说同名。作者以第一人称“我们”的口吻,带领着读者泛舟湖心,随着小舟来到森林里,远处的“茫茫大湖,包在山底四周。一阵狂飙夹着涛声向山顶吹来,沉寂如死的林木,也奔湃呼号如夏夜骤雨,悽怆的籁声,与湖中的呜咽的波涛相和2”。“狂飙”、“骤雨”、“沉寂如死的林木”等意象象征了“五四”时期进步青年和沉睡了五千年的传统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张力,“悽怆的籁声”和“呜咽的波涛”则反映了青年一代的无奈和不甘。第二章和第十章标题皆为《薄暮》,描述了暮年的仙舟来到露萍的坟前。“茫茫的大湖中,景色十分惨淡……除了森林中天然的萧萧的籁声外,就只听得枯枝摧折分发出干脆的干裂声,和凄清的尖锐的虫鸣,在寥廓而渺茫的森林中,侵入愁人的耳官,使消失在无边的寂寥中而不可复闻了。”
《茵梦湖》中的森林构成了男女主人公少年时定情、中年时怀旧的优美背景。第三章《在树林里》,莱因哈特和伊丽莎白参加野餐会,“这儿的一切都是明亮的、碧绿的,时而有一道阳光穿过树叶繁茂的枝头投射下来,一只小松鼠在他们头上从一根树枝跳到另一根树枝”3。这对少男少女的心情是明媚轻松的,后来,伊丽莎白害怕树林里的妖怪,这激发了莱因哈特的保护欲,他是她的保护人,而“对他说来,她也是他青春焕发时期一切可爱和奇妙事物的标志”。第九章《伊丽莎白》中,莱因哈特和伊丽莎白故地重游。二人来到小树林,恍若回到寻找草莓的少年时代,莱因哈特说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本诗册,里面夹着一朵枯萎的石楠花。 “森林”、“草莓”、“石楠花”、“诗册”、皆为第三章曾经出现过的意象,这些意象重复性的叙写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对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爱情的留恋。
鲁迅曾撰文评论说,施笃姆使读者见识到在所谓“哀情惨情”之外,还有“更纯洁之作”。4同样是对森林的描写,《林中》营造了寂寥凄清的氛围,反映了主人公的愁人愁绪;而《茵梦湖》则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反映了男女主人公纯洁朦胧的爱情心理。
(二)湖畔
《林中》第五章《湖畔》描述了露萍和仙舟的诀别场景。“湖畔的晚景是值得留恋的,何况今夜的月色格外清明!”作为一名弱女子,露萍难以对抗封建家庭所安排的婚姻,她“不过是一枚飘零于大海的浮萍”。仙舟没有能力拯救心爱的人,他叹息“家庭的权威,哪一个人敢和他反抗呢?”惨淡的月色下,二人相拥而泣,远处传来了人声,露萍把仙舟推开,“面对着,大家凄然一笑”。
《茵梦湖》第八章《我的妈妈作主张》里,莱因哈特独自在茵梦湖边散步,看到一棵睡莲。“它孤单单地躺在那些有光泽的大叶子中间”。莱因哈特下到水里,向那朵睡莲游过去,游了很久,“可是他和那朵花的距离仿佛一点也没有改变似的。”莱因哈特在水中求睡莲而不得,而不熟悉的湖水黑茫茫地围住了他,“在这陌生的环境他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惧,于是他用力挣脱了水草网,一口气急匆匆地游回岸上。当他在岸上再回头看湖面时,那朵睡莲还像以前那样远远地、孤寂地躺在黑沉沉的湖心。”
在《林中》和《茵梦湖》这两部小说中,作者借助湖畔这个环境,刻画了“浮萍”和“睡莲”这两种植物。浮萍和睡莲充满生命力却无依无靠,二者象征了封建礼教下统治任人安排的女性命运,仙舟和莱因哈特对“浮萍”和“睡莲”的态度则反映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既向往自由爱情又软弱妥协的两面性。
(三)月光
《林中》第四章和第九章描写了仙舟对爱情的渴望和追忆。第四章《姑妈家》中,仙舟在姑母家重逢露萍,但是露萍即将被许配给青年李光韵,仙舟的心里既欣慰又不安,窗外月光甚好,“仙舟的卧室也里也有一缕清光从南窗斜射进来,夹着几片竹影,满房更觉清寂……啊—无限怅惘,无限凄怆,缕缕的愁丝,又把多感的心儿纠缠住了”。第九章《月夜》中,露萍已经嫁人,仙舟独自伤感。“晚风吹来,树摇影移……易感的仙舟……在如此凄凉的月夜……不由自主地心中一阵阵地凄惨。”
《茵梦湖》第一章和第十章的标题皆为《老人》,描述了老年的莱因哈特追忆往事的情节。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有一道月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来,映在墙上的画面上,明亮的月光缓慢地移动,老人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移动。现在月光落到一幅装在很朴素的黑色框子里的小画像上......”一道月光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本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身上,同时这道月光也让读者走入了男主人公莱因哈特的内心世界。在第十章小说结尾处,“月光不再射向玻璃窗里来了,屋里变得十分黑暗......渐渐地,在他眼前围绕着他的这片黑色的朦胧变成了宽阔的幽暗的湖......在这最后一个水波上一朵白色的睡莲孤寂地漂浮在宽大的叶子中间......他拿起一本打开的书,又专心致志于研究那些他从前年轻时曾下过功夫的学问上。”月光移走了,天黑了,女佣进来给房间掌灯,打断了老人的追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善于以月光表达自己对于爱人和家乡的思念,中篇小说《林中》和《茵梦湖》也藉由月光写照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梦中情人的思念。《林中》形容月光所用的词语大多为“凄冷”、“惨淡”等,而《茵梦湖》则以月光营造了朦胧唯美的境界。
三、结语
周中平在小说《林中》对《茵梦湖》进行了大胆借鉴,《林中》的自然景观描写和《茵梦湖》同样起到了烘托主人公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的叙事作用。然而,周中平对施笃姆并不是刻板的模仿,而是对其进行了中国化的变形和演绎。《林中》的自然景观描写营造了凄冷哀婉的氛围,《茵梦湖》的自然描写则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林中》男女主人公的惨烈结局,和《茵梦湖》中男女主人公回到平静生活的结局完全不同,这反映了“五四”时期进步知识分子和封建礼教思想的斗争的残酷和艰辛。
注释:
1.Barbara Baumann. Birgitta Oberle. Deutsche Literatur in Epochen[M]. München: Max Hueber Verlag,1983. 第155页.
2.周全平.林中.选自:梦里的微笑[M].上海:创造出版社,1925,第11页.
3.台奥多•施托姆.茵梦湖.选自:施托姆短篇小说选[M].孙坤荣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第 14页.以下引文均出自本书.
4.卫茂平.《茵梦湖》在中国的译介和浪漫主义的胜利[J].中国比较文学,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