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策略

2018-07-14覃继宏

运动 2018年17期
关键词:飞碟射击教练员

覃继宏,何 欣,刘 杰

(四川省陆上运动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科学训练、科学选材,是迈入世界体育之巅的重要途径。作为射击运动中的一种,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能够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我国射击项目已经在稳步发展,各地区射击运动得以稳步推进,培养出了一系列的优质人才。但想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还是需要建立针对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优化培养策略。

1 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现状

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情况调查,以某地区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从运动员现状、教练员现状、基础设施情况等几个层面着手,调查结果如下:(1)在运动员的现状调查方面。某地区在训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人数为300余人,其中男女比例为2:1。年龄分布情况方面。其中,的集中在12岁以下的占整体的25%,12~15岁的占整体的40%,15~17岁的占整体的30%,17以上的占整体的5%。运动员的等级层面。其中,达到健将标准的仅有1人,而其他运动员多为一级、二级及二级以下。在这些射击运动员中,训练年限均数为2.5年,每周训练平均次数为3次。总体来说,对多向射击运动员而言,目前该地区的运动员基数较少,水平有限.(2)教练员的现状调查方面。教练员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所调查地区的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发展水平。对该地区进行调查,教练员人数共计10人,其中男女比例为4:1,年龄方面集中在20~30岁之间,偏年轻化。而在高级教练方面,占整体的20%,中级教练占整体的40%,初级教练占整体的40%。教练员的学历方面,多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偏少。可以发现,当前教练员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多表现为教练员的人数偏少,偏年轻化,执教年限尚短,学历偏低等。(3)基础设施情况。多向飞碟射击运动本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特定的场地支持,目前在飞碟射击场地方面,本地区仅有一处,造成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无法满足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训练需要。从调查结果来看,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人才质量偏低,教练员层次及人数有限,且缺乏必要的场地及基础设施的支撑,造成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处于尴尬局面。

2 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现实困境

2.1 各地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发展不均衡

本研究的调查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地区,得出的是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但综合我国其他地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发展,本地区的情况属于普遍情况,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直辖市等由于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人才环境及发展环境,与大部分地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地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发展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优质运动员的培养则面临多层面的压力,造成人才方面的流失,培育体系的价值丧失。虽然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依旧能够不断涌现,但地区化的差异存在,对人才的综合储备将产生深远影响,达不到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想要使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焕发生机与活力,则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这就需要多地区的协同发展,合作共进,走出一条均衡的持续发展之路,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2 高水平飞碟射击教练员人数较少

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教练员是保证培养效果最大化的核心之所在。从调查结果来看,该地区的高级教练员数量占比仅为20%,这代表着大多数地区的情况。高水平教练员的人数较少,所能够提供的训练内容十分有限,从而造成大多数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得不到良好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案的支撑。教练员人数偏少,运动员的训练得不到支持,在这种情况对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发展不利。同时,在培训时间方面,虽然能够每周培训3~4次,但培训的时间并不固定,从而缺少规范性,内容方面由于训练场地十分有限,多是以理论为主,实践训练安排相对偏少。与传统理论加实践的训练模式相比,这种理论为主的训练模式,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不利,也导致教练员本身所提供的训练模式无法取得成效。

2.3 飞碟射击项目经费投入少且推广力度不足

相较于传统的射击项目,飞碟射击项目对场地的要求较高,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本地区的训练场地仅有一处,根本无法满足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训练要求,且多向飞碟射击运动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操作来提升自己,一旦投入力度不足,场地偏少,产生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则是培养效果无法得到全面呈现,培养效果不理想,优质人才发展受到制约。与此同时,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并未推广到学校教育中,科学的培训体系无法得以有效建立。经费的投入是保证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发展的基础,而对该运动的推广和宣传是基础,理应得到充分关注。

2.4 缺乏专业飞碟射击运动团队指导

在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日常训练中,主体是由运动员和教练员构成,但实则为了确保训练的有效性,需要通过专业的飞碟射击运动团队来提供支撑,以便于实时检测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训练调整。从本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在开展专业训练的过程中会有飞碟射击运动团队的指导,但由于专业性不足,所使用的训练设备缺乏先进性,造成训练过程不够合理,对训练的全过程缺乏必要的体系支撑。例如,教练员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多是借助自我的从教经历开展教学,导致各个阶段的训练模式单一、训练内容固化,难以达到科学的训练要求和训练目标。

3 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策略

3.1 拉近各地区射击运动发展水平

各地区相关部门,应对本地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发展水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制订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政策的支持为导向,为本地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从现实困境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及体育事业的发展差异,造成在人才培养层面存在很大差异。为走出一条健康的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培养之路,需要各地区协同发展,均衡发展。对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将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推广,使更多地区能够汲取经验,为本地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保障。而对发展滞后地区,如本次调查的地区,则可以结合自身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培养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吸收和借鉴发达地区的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发展经验,逐步完善自我,鼓励射击运动队的发展,做好各项指标的全面评定,以快带慢,共同进步。

3.2 培养高质量飞碟射击教练员

虽然近年来射击运动逐步得到重视,且不断取得优异成绩。但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由于相对偏“冷门”,导致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方面都相对偏少。特别是对教练员而言,科学的训练、有效的指导,是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核心要素之所在。从本次的调查结果就可以看到,由于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发展尴尬局面,导致教练员的综合水平有限,且人数偏少。对此,应从2个方面着手:(1)开展多向飞碟射击运动教练员专项技术培训。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针对这类教练员训练的统一培训标准,对其中的各项标准要做到全面、细化,避免笼统的“大培训”模式,做到针对性的培训,以此来提升教练员的专项素质,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培训方案。(2)增进教练员的相互交流。教练员的相互交流,能够实现优质训练方案的相互借鉴,看到自我的不足之处,将先进的训练方案带回来,这对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打破了传统固化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案。

3.3 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广宣传

多向飞碟射击运动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从调查的情况发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缺少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场地,针对这种情况则需要做好经费的有效投入,结合实际情况与具体需要,确定场地的建设数量。既要达到场地的最大使用率,也需要满足本地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训练要求。当然,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寻求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渠道,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针对现阶段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处于小众化的问题,则需要做好积极的推广与宣传,可充分借助名人的带动效用,使得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得以健康发展。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还需要与学校开展有效合作,通过优质教练员在学校宣传的方式,使得更多学生对多向飞碟射击运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当然也可以建立小型的靶场,让学生去体验飞碟射击运动的魅力。这种宣传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为优质人才的储备奠定坚实基础。

3.4 建立专业的科研团队与训练团队

多向飞碟射击运动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不仅需要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教练员的培训等,还需要科研团队与训练团队提供幕后支持。对此,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助于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发展的科研团队和训练团队。其中,科研团队方面,主要是由上级部门委派科研员进行调研工作,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高校科研团队寻求帮助,制订科学合理的射击运动员的训练标准和选材方案,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在薄弱的环节方面做好优化。在训练团队方面,要能够对运动员做出科学的评价,及时做好训练方案的调整,探索科学的训练模式,打破传统训练模式的制约,为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飞碟射击教练员
画与理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打靶训练
飞碟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飞碟月报
测测你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