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之笙”——笙文化中的和谐元素研究

2018-07-13魏澜徐景国

北方文学 2018年14期

魏澜 徐景国

摘要:笙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大量的和谐元素,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发展之中,笙文化不仅是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出我国对“和平”的追求。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笙文化中蕴含的和谐严元素,从而增加人们对笙文化的了解,促进笙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和谐之笙;笙文化;和谐元素

我国民族音乐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的兴起,得到空前的发展,因此推动笙文化的繁荣发展。笙文化作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追求,且具有娱乐的特点,应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从笙文化承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变迁以及蕴含和谐元素的角度来说,研究笙文化中的和谐元素,就是研究我国的历史文化。

一、制作笙过程中的和谐元素

笙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且具有民族和地域特点,其制作过程也比较复杂。笙角、笙斗、笙嘴、簧片以及笙苗等是笙的组成部分,笙斗是圆形,而笙嘴和笙斗则经过焊接后成为一体。在笙苗的上端在制作出需要开出音孔作为笙的“音窗”,而其下段则需要开出圆孔,圆孔则为笙的按音孔,笙苗的最下部分需要与红木的笙角连接,并插入笙斗中。簧片安装在笙角上,通过震动发声,簧片的制作材料为响铜,使用蜂蜡将其与笙角粘和,使用朱蜡点音,最后调成音高。需要将绿浆涂在簧片上,防止其生锈,并使用绿浆弥合簧片上的缝隙。笙苗的长短不一致,需要在其中间部位使用腰箍进行固定[1]。由于笙的形状如同凤凰,故又被成为凤笙。

笙的制作材料均来自于大自然。在使用笙演奏时,一呼一吸之间就如同一阴一阳,笙斗就如同大地,而簧片就如同种子,而笙苗则是大地生长的万物。使用笙的每一次吹吸都蕴含着先人的智慧,每一次都是祈祷,希望笙的和谐之音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对任何自然和谐的关系产生影响。关于笙苗的具体数量有很多中不同的说法,笙的制作中,笙苗有14、17、21簧等区别。从笙苗的数量中可以看出其与太极八卦、十二生肖等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制作乐器的根本思想与“天人合一”有很大关系,即乐器制作中体现出“和”。

二、笙音响中具有的和谐元素

笙具有乐及不妙、曲而不兆等特点,使其音响具有可以圆融一切的特点,进而从古至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合奏,或是明清时期的民间乐队等,其演奏都离不开笙。而这主要是由于笙可以与很多乐器中和。例如:笛子、琵琶、二胡或是唢呐等,每一件乐器在单独表演时都具有独特的之处,但若是将几种乐器合在一起演奏其音响效果就会刺耳,不同乐器之间的音色很难进行融合,而笙可以作为不同音色之间的“调和者”,将所有的音色都融合起来[2]。

三、笙形中包含的和谐元素

我国宋朝对笙就有一定的形容,说其形如凤翼,而笙的簧片如同巢穴,并且指出笙所发出的声音也犹如凤鸣。从古至今,很多与笙有关的传说都和凤凰有关,而在这其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其一,王子晋,是周灵王之子,在道教的神仙排位中有着显赫的地位。王子晋主要是利用笙修炼,每次吹笙都能够引来凤凰。其二,弄玉,秦穆公的女儿。秦穆公专门为女儿吹笙建造凤凰台,在其吹笙时不仅有凤凰前来,也借此为自己招来如意郎君,二人合奏最后升仙。据《吕氏春秋》中所说,凤鸣是中国音乐的起源,并且以凤凰之鸣来形容笙。笙最初的名字为“和”,是中国篆书字体,就像是三个人站在房顶下面,而最下面则是连起来的篱笆,而右边则是代表笙的禾苗。由此可见,祖先对于“和”的认识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字,而是在表达对自然界、对社会生活、对“和”的追求。无论是老子、亦或是儒家都在将“和”,而“和”本身是指圆融一切[3]。

四、笙演奏中体现的和谐元素

笙的演奏者需要保持身体放松、自然从演奏者的手、口到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需要演奏者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有利于演奏并表现音乐。演奏笙的过程中,其动作不是随意摆设,而是需要在每一个动作中融入“和”的理念,更好的体现出音乐内在思想的同时,展示促“和谐之笙”。随着音乐的欺负,演奏者本身也需要表现的张弛有度,做到自由收放,从而体现出演奏者“神”、“形”的和谐与统一,达到声情并茂、传情达意的演奏效果。

笙的演奏讲究的是气、舍和指的有效结合,若是演奏者只能单纯的进行演奏,而无法將三者间有效结合,也无法很好的表达出音乐内涵。因此,需要演奏者要达到内在的“和谐”,在思想上认同“和”,才能在表演时演奏出笙的“和”。在笙的演奏中,达到笙人合一,实现声情并茂,通过借物抒情等方式表达音乐本身的内涵,才是对“和谐之笙”的最好表达[4]。

五、总结

本文以笙文化中的和谐元素为具体的研究内容,分析和谐元素在笙文化中的表现方式,归纳总结笙的发展情况,分别分析笙的制作过程、音响特点、形态以及演奏等方面中蕴含的和谐元素。笔者提炼自身对笙的了解,详细描写“和谐之笙”,以增加人们对笙的了解,从而促进笙的发展,传承并发扬笙文化,从而推动我国笙文化艺术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蒲发强.苗族芦笙文化的属性和传承与保护[J].民族音乐,2017(01):40-42.

[2]徐景国.“和谐之笙”——谈笙文化中的和谐元素[J].艺术教育,2016(04):74-75.

[3]傅安辉.侗族芦笙文化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99-203.

[4]文毅,李孝梅.贵州苗族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研究——以贵州苗族芦笙文化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01):60-64+148-149.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