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的哲学化现象探析

2018-07-13王娟

北方文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

王娟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贝克特小说《莫菲》中的存在主义、身心二元论等哲学思想的解读,探析小说的哲学化现象。哲学化小说的高深莫测使其迥异于传统叙事风格的小说,孤独地占据着一方精神高地。在反思自身的同时,哲学化的小说应秉持这片文学领地,避免过度追求文学与哲学的绝对和谐,坚守自身的等级与标准。

关键词:小说的哲学化;存在主义;身心二元论;文化态度

小说的哲学化对广大读者而言,既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又对读者的阅读水平提出了挑战。哲学化的小说往往以其高深莫测为读者所知,同时也令读者望而却步,作者通常用独具一格、荒诞的手法展现小说深刻的哲理,有着作者对于生活独到且深刻的认识,对人类的存在问题做出深刻的探究、对人性则是透彻的观察与解读。哲学化的表达使其迥异于传统叙事风格的小说,达到了一定的精神高度。此时人们便开始争论,小说不能与哲学画等号,用小说易懂的语言传达底蕴深厚的哲学思想是可行的,而试图以小说为载体表述深刻的哲学思想却有待商榷。

在塞缪尔·贝克特的长篇小说《莫菲》中,哲学的抽象思辨思想处处可见,引人深思的同时又让人费解,这正是小说哲学化的特点。贝克特作品体现了荒诞性文学的特点,富含哲理,却又晦涩难懂,于是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小说究竟该以何种方式呈现给读者?是以传统叙事的形式体现,在为读者带来轻松的阅读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还是应突破常规模式甚至是以晦涩难懂的模式使其富含哲理性,更多地引发读者对自身、世界的思考。本文则旨在通过对贝克特作品《莫菲》中哲学思想的探析,探讨小说的哲学化现象。

一、《莫菲》中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认为,第一,“存在先于本质”[1],即人的本质需要得到行动来证明,行动是存在的体现。“假如存在确实是先于本质,那么,就无法用定型的现成的人性来说明人的行动,换言之,不容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1]第二,“选择自由”,[1]人生的每一步都意味着选择,人的选择是自由的,同时,人应为作出的选择负责。第三,“世界是荒诞的”,[1]人处于世,无法脱离偶然而不合理的客观世界独自存在,因而无法真正主宰自身命运,处处受限。

基于丰富的阅读经历,贝克特的文学创作很大程度受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萨特曾说:“每一次都应该把极限处境搬上舞台,就是说处境提供抉择,而死亡是其中的一种,于是自由在最高程度上发现它自身”。[2]于是《莫菲》的主人公莫菲最终选择逃离人世,向往着这样能让自身存在进入没有自我意识的混沌之境,成为“一颗绝对自由的塵埃”,[3]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点正是如此。莫菲认为外部物质世界是巨大的惨败(“Here the whole physical fiasco became a howling success.”),[3]他选择在与理性世界隔绝的精神病院工作,白日避世隐居,晚上与夜晚融为一体,心骛八极,他在精神病院的生活无知而自由,如同亚当夏娃所在的伊甸园。莫菲将自己的意思分为光明、半光明和黑暗三个部分,在光明区,快乐即是肉体的享乐;在半光明区域,快乐源自深思,这也解释了他为何能在秋千上无所事事;而黑暗区指的是人的潜意识。这正是萨特提出的“选择自由”及“世界是荒诞的”。

二、《莫菲》中的身心二元论

身心二元论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笛卡尔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分离的个体,不能彼此依托存在,思维体现着人性精神的本质,物质不具备思想的条件。精神与物质是独立的存在。笛卡儿指出;“人的精神或灵魂,按其能够被自然哲学所认识的程度来说,是不死的。”[4]

贝克特受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哲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塑造的小说主人公莫菲一直在探索一种生活的本真,认为精神与肉体无法实现统一,认为生活是寻找家园的漫游(“But a wandering to find home.”),[3]而这个家园便是他的精神追求,即精神乐园,莫菲的精神本质,便在于思想。从爱情角度看,“西利娅追求肉体与物质,而莫菲追求精神的欢乐;当肉体的莫菲战胜精神的莫菲时,他需要西利娅的爱;当精神的莫菲战胜肉体的莫菲时,他排斥西利娅,并沉溺于自我的小世界。”[3]由此可见,文中莫菲和西利娅之间变幻莫测的关系体现了他们间精神与肉体的对立,这正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思想。

“即使他傲慢地抛弃外部世界,他还是完全被它包围着,莫菲试图超越按照笛卡尔式坐标绘制的大世界,但是他最终发现他不能逃避它;他试图从思考状态转入疯狂状态,但他发现不带着他属于大世界的那个部分,这种转变是何等困难”[5]由于他无法在肉体与灵魂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最终莫菲选择了死亡,选择了在混沌中得到自由,找到自己存在的本真。“虚无就是最真实的存在”,[2]此处贝克特通过描写莫菲对人生的态度,反映出他本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

三、小说哲学化的得与失

通过对小说《莫菲》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哲学化的小说的缺点不容忽视。将小说以这种方式呈现,不仅降低了文学作品的趣味性与情节性,而且容易使其陷于对个体存在的偏执。这类作品对于读者的知识储备和审美艺术要求较高,语言大多晦涩难懂,易使读者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不得不将其束之高阁,因此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和传播性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哲学化的小说也可以理解为不够成熟,因为成熟的作品往往能够将精神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譬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以简朴的古白话文体现其高深的哲学思想,其经典性、成熟性正在于其对哲理性与可读性的平衡掌握,《庄子》一书更是荣膺哲学与文学的双重桂冠,而这,恰是哲学化小说值得借鉴的一点。

然而笔者认为,这类小说的价值是不可言喻的。哲学化的小说由于其精神性与哲学性,到达了文学的精神高地。现当代文学有很多作品内容空洞,缺乏哲理,几近于一种消遣式文学。于此而言,哲学化实则是一种精神救赎。热衷哲学化小说的作家敢于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前提上,对现实勇于质疑,乐于创新,从哲学家先辈们汲取精神力量,以自己的作品为载体,传达出对人类命运和存在的深思与解读,他们的作品是真正出于大爱,发人深省,引人向前。基于人性的相通和哲学的认同,他们被世界接受。

于文学作品而言,放弃应有的等级与标准不是提升人们生命品质的阶梯,大众性、传播性不是作家写作的目的与心理召唤,理性文化不应在民粹主义的冲击下丧失自我。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最有价值的作品,永远面对着高贵的孤寂。虽然寂寞,却能构成夜醒之人的精神向往,如黑海的灯,远山的塔。”[6]于读者而言,他们理应有所追求,阅读那些高出自己的审美等级的文学作品。阅读这类哲学化的小说使得他们陷入对生命的哲学沉思,与作家一道,走上探索自我,探索未知的发现之旅。人作为生活的主体,应当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自我,而阅读哲学化的小说,便是开启这扇成长之门的钥匙。

四、结语

小说的哲学化使其高深,以至于孤独。在反思自身的同时,追求小说哲学化的作家应秉持这条精神之路,永葆其开拓的文学精神高地,走向成熟,走向精深。这个世界的碎片式、消遣式文学已经够多了,读者有时将难解的作品等同于错误的作品。可是总会有那么一群文学道路上的朝圣者,他们踽踽独行,领会到哲学化小说的价值,这种价值就像任何一种美好的事物常有的命运一样,要迟迟才会被发觉,但这群朝圣者,却从不放弃。

参考文献:

[1]萨特.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37.

[2]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三联书店,2014:708.

[3]宁一中.英美小说选读[M].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2016,:228-251.

[4]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55.

[5]Richard Begam,Samuel Beckett and the End of Moderni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58.

[6]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77.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斯蒂芬“良心”的生成与成长:《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主体意识的存在主义解读
为存在主义所受责难的辩护
——浅析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以存在主义和符号学为主导对简约主义包装设计的理念解读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的互文性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残酷现实·破灭理想·无奈逃避——戏剧《愤怒的回顾》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