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大雅·瞻卬》“舍尔介狄”辨析

2018-07-13王鹏

北方文学 2018年14期

王鹏

摘要:《诗经·大雅·瞻卬》,《毛传》:“凡伯刺幽王大坏也。”学界对该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诗旨的理解和作者两个方面。在对文本的注释中,同样也存在几点争议,本文主要是从文字、音韵的角度,结合历代学者的见解,对“舍尔介狄”的“介狄”一词进行辨析,认为其解释为“大道远虑”,不但符合其文字内涵,更体现了民族胸怀。

关键词:狄;介;大道远虑;民族胸怀

《瞻卬》第五章言: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该句向天发问,责王之过。对此句的争议是对于“介狄”一词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介狄”即夷狄。持此种观点的主要有郑玄,其《笺》云:“介,甲也。王之为政,既无过恶,天何以责王见变异乎?神何以不福王而有灾害也?王不念此而改修德,乃舍女被甲夷狄来侵犯中国者,反与我相怨。谓其疾怨群臣叛违也。”释“介狄”为“披甲夷狄”。

第二,狄,远。“介狄”意为大而远。《毛传》云:“狄,远。读狄为逖。”王肃申之云:“舍尔大道远虑,反与我贤者怨乎?”将其意译为“大道远虑”。

“介狄”之意,學者各据其说,支持两种说法的都有。两种观点同时存在,到明清至近代、当代,有一批学者开始打破两种观点的平衡状态,对郑玄“介,甲也”的解释提出异议,仍从《毛传》“狄,远”的注释。

首先我们关注一下“狄”这个字。《说文》引诗作“舍尔介逖”,《集韵》引《说文》作“舍尔介逖”,三家诗亦引作“舍尔介逖”,可见,“逖”可能是《诗经·瞻卬》最初的本字,假借为狄。

《说文》云:“逖,远也。……逷,古文逖。”

《集韵·二十三锡》引《说文》:逖,远也,引诗“舍尔介逖”。

陈奂云:狄,读为逷。《诗经·抑》传:逷,远也。《说文》:逷,古文作逷,是逖逷皆远也。[1]《抑》作“逷”仍从古文。

清·沈镐《毛诗传笺异义解》中提及:

“《尔雅》《释诂》:介,大也。逷,远也。《集韵》:逖,古从易,或省文。《左氏僖二十八年》:‘纠逖王慝,注:逖,远也。《汉书·古今人表》‘简逷。《大戴记·帝系》《史记·殷本纪》《楚辞·天问》,‘逷皆作‘狄,盖‘逷古文逖,义训远。狄与逖音同假借,故传训狄为远。王肃述毛之说是也。《说文》引诗作‘舍尔介逖,用毛义而用狄之正字耳。”

沈镐从通假的角度证逖为远之意。

再来看“狄”,“狄”字在《诗经》中出现了三次,《泮水》“狄彼东南”,《郑笺》曰:“狄,当作剔,剔,治也。”观各家之意,此处“狄”,应同“舍尔介狄”之“狄”,训为远。《孔疏》云:“毛无破字之理。《瞻卬传》以“狄”为远,则此狄亦为远也。”[2]《閟宫》“戎狄是膺”,戎狄并举,此“狄”释为夷狄。可见,《毛传》于“狄”字的注解明确的只有“狄,远也”一条。

狄,《说文》:“赤狄,本犬种,狄之为言淫辟也,从犬,亦省声。”《诗经》三处“狄”,“戎狄”意义明确,从用字的角度来看,狄为远更为合适。

以上是从“狄”“逖”字源的角度来考察“介狄”之意,我们认为狄训为远,应从《毛传》之说。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关注的是刘运兴《诗义知新》中对“狄”的从音韵角度的新解释:

诗曰:“天何以刺(棘)?何神不富(偪)?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传曰“狄,远”,笺云“介,甲也。……乃舍汝披甲夷狄来侵犯中国者”,失之。疏引王肃曰:“舍尔大道远虑,反与我贤者怨乎?”今案介者大也,狄当读悐。《尔雅·释诂》曰:“介,大也。”上古悐读透母锡部,狄读定母锡部,透定旁纽,锡部叠韵,二字音近相通。悐从狄作,例得通狄。《说文·心部》曰:“惕,忧也。”《鬼谷子·权》曰:“忧者,闭塞之病而不泄也。”诗曰:“舍尔介狄(悐),维予胥忌”,谓尔政事沈晦闭塞之病不问,而唯忌恨我归箴之苦口良药也。

对“介”字的解释,比起“狄”,说法更加繁杂。依据对“介狄”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介狄即夷狄。对“介”字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介,甲也。介,甲骨文作“”,金文“”,这些字形构件没有太大区别:中间为“人”形,两边象是人身上的某种附着物。象人着介(甲)形,那么“介”的本义就应该是铠甲。《广雅·释器》云:“介,恺甲”;《玉篇》“介,甲也”。可见“甲”为“介”之本义,郑玄认为此处“介狄”为披甲之夷狄,为本义,清代罗典从此说。②介,大。介狄解为大狄。黄梦白、陈曾《诗经广大全》:“介狄,谓大患之狄。”③介,介绍。张次仲《待轩诗记》:“介,介绍。狄,夷狄。介狄,即褒姒也。骊山之祸由于褒姒,是夷狄之介绍也,诗人葢豫知之矣。”介,古个字。牟庭《诗切》中言:“介狄,谓一个夷狄也。”

第二类,狄为远。“介”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介,大。《尔雅·释诂》文。《孔疏》:毛,读狄,为逖,故为远也。则介当训为大,不得与笺同也。王肃申之,“舍尔大道远虑,反与我贤者怨乎?”

②介,毛不为传,当从本训,即《说文》:“介,画也。从入从人,人各有介。”

王闓运《诗传补笺》:“介,界也,边界。戎狄日侵中国,不忧忌己土之日蹙,而维忌人之有土田人民而削夺之,此天之所以刺戾而神不富王之故。”

③介,微。清·曾钊《诗毛郑异同辨》:

“钊按:毛凡训大之,介必有传。此‘介无传,则非训大可知。《易》‘豫介于石,虞注:介,纤也。《一切经音》引刘瓛《易》注:介,微也。介,《说文》:从入从人,象分别之形,物分则微,故介本义为画,而引申为纤,纤亦微也。此经‘舍尔介狄,‘介当训为微。上经云:‘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此章即本而言,言‘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皆一妇人致之,其机甚微而为祸甚微,天所以刺责而见变异,神所以不福而见灾害,胥由乎此。顾王不悟,犹舍置之不察,反以变异灾害怨予臣致之,《序》所为刺大坏也。郑释‘介狄为甲狄。按:幽王后为犬戎所灭,则当时强敌,当言戎,不得言狄矣。王述毛又谓‘介为大道,尤属泛辞,恐非诗意,皆失之。”

④介,独也。民国·马其昶《诗毛氏学》:“昶按:《广雅》:介,独也。此诗人自言将舍尔而独远去,以怨己者多也。犹微子云:我不顾行逖。”

⑤介,隔也,介、隔一声之转,义亦相近。(民国·林义光《诗经通解》)

以上关于“介”的观点,大多出于一家之言,有的是从毛注《诗经》的行文特点出发,认为“毛训大必有传”,此处无传,故不训大;又或者认为“毛传无破字”,因而此处仍从《诗经》他篇所注,训介为大。关于“介”的解释,我认为我们不应拘泥于《毛传》是否有注,而应从文本自身的角度来赋予“介狄”一词以诗意。

再从上下文来考量,上文备述“大厉”之状,指出乱“生自妇人”,继而问天“何以刺”“神何不富”,道出原因“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尔”“予”相对,“维予胥忌”,反以我(们)为忌,此处的“予”是忠臣之士,并不仅仅指凡伯一人,这是不当忌反忌。相反,前一句则是不当舍却舍之,因而我认为从文本分析的角度“介狄”被释为大道远虑最为合适。

胡承珙《毛詩後箋》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其认为“幽王雖不能知大者、遠者,然未始非其所當知,故詩人則以‘舍爾。”并通过其他刺诗,进一步呈现出《诗经》作者想要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思想,其是这样论述的:

“《小雅》刺幽王諸詩,如《雨無正》云‘弗慮弗圖,《小閔》云‘匪先民是程,匪大猷是經,皆告以大道遠慮者。此詩末云:‘無忝皇祖,式救爾後,亦是所謂大且遠者也。若夷狄止為外患,何得云‘舍爾乎?”

《詩经》所呈现的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在《大雅》诸篇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其所表现的更是一种博大的民族胸怀,《瞻卬》亦是。“舍尔介狄”,刺幽王舍弃大道远虑,不关心贤臣百姓,大厉之灾,是诗人拳拳忠心、爱国忧民的体现。

“介狄”,不管从文字的角度还是文本的内涵,释为大道远虑都是最为恰当的,我们不仅应该看到其本身的意义,更应该关注其背后所反映的民族胸怀。

参考文献:

[1]张岂之.毛诗注疏.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清·沈镐.毛诗传笺异义解.续修四库全书第7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清·曾钊.诗毛郑异同辨.续修四库全书第7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民国·马其昶.诗毛氏学.续修四库全书第7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大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