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很高晓松的晓书馆

2018-07-13

青岛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书馆高晓松馆长

“暮春三月,春服既成。

喜见径草晴翠,山樱如雪,

趁取雅集于晓书馆,盼君莅临。

愿以诗书相亲,

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这是高晓松的首个晓书馆,也是全国的第一家晓书馆。

为什么是杭州?“我自己是杭州人,小时候经常来杭州奶奶家玩,对杭州感情很深。良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来到这里看到安藤忠雄这么美的建筑,一下就被击中了。”高晓松坦陈,被这里深深地吸引。

馆内目前所有的5万册藏书,都是由高晓松亲自挑选的。高晓松透露,他和团队精心选择的这5万册书以文化为主,还涉及科技等多个领域,不包括成功学。高晓松开玩笑说:“一个人能成为一个丰富的人、有审美的人,成为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文艺青年,这里的读书量应该足够了。”

晓书馆和杂书馆,定位不同,功能各异。

在晓书馆之前,高晓松坐落于北京崔各庄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内的“杂书馆”,已经在业内颇有名气。杂书馆以1949年出版为界分为新书馆和国学馆,分别设在两个单体建筑内,总计藏书百万册。拥有20多万册藏书的新书馆面向读者预约开放,火爆到通常要提前数月预约。

“晓书馆和杂书馆不一样。”高晓松明确定义了两者的区别,杂书馆是以收藏、学术为主,收藏有许多残本、古籍,并不适合大量翻阅。而晓书馆着眼于大众阅读,主要给大家提供一个阅读的空间,更能体现它的公益作用。“包括晓书馆里的讲座和书会,也会集中在分享阅读的部分,比如给大家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好书。”高晓松说。

高晓松在歌曲《如果有来生》里写过,你从一座叫“我”的小镇经过,刚好屋頂的雪化成雨飘落。你穿着透明的衣服,给我一个人唱歌,全都是我喜欢的歌。

3月24日,杭州晓书馆正式开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读者可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平台,方便快捷地登记预约入馆。每日接待上限为300人。

首推伴读人计划

“既见君子,与胡不喜?欢迎来到由高晓松先生担任馆长的晓书馆。愿在此以诗书相亲,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正如晓书馆欢迎语里所说,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空间,还将发起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除了数万册高质量的图书供读者取阅之外,杭州晓书馆还首创推出了“伴读者计划”,将不定期的邀请知名作家、学者和艺术家们前来驻馆。他们不再高高在上,也不再只藏在作品背后,而是与读者照面,化身为书海中的同行人。他们或与读者促膝闲谈,或商量解惑,用一种更感性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命体悟。晓书馆希望探索一种公益阅读的新样式,这里没有高效快速的捷径式的阅读,也不提倡强势的概念灌输,只愿读者能在这里率性悠游自取真意,寻得安放自己的一隅空间。

高晓松认为,伴读人计划是晓书馆今后的活动方向,由一些人来决定可以推荐什么书给大家。比如《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历史系列,《百年孤独》等文学作品……都是高晓松从小阅读极力推荐的作品,但是具体要推荐什么样的书给大家,还是得先看看来晓书馆的人都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作为001号伴读人,高晓松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习惯,一般根据自己关注的作者名单,或者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新书排行榜来挑选阅读。“对于非虚构类的书,先看第一章,因为开宗明义,打开了就知道要不要看下去。对于虚构类的小说,先看最后一章,可能了解它的能量最大的时候。”高晓松说,这些年,他每年要买几百本书,看完的应该超过一百本。

除了馆长自己,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都将成为今后晓书馆的伴读人,将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除此之外,未来,晓书馆还可能会引入阿里的信用系统,比如用信用分借书,用快递还书,让更多的人读到馆内这些精心准备的书籍。

希望晓书馆能成为一些人的诗和远方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高晓松,从小就生活在书籍的海洋里。做一个图书馆,一直是他梦想的事。“今天,满堂书香,樱花盛开,我美梦成真。”

“书馆是我下半场人生最重要的事,这里是我从小到大最大的梦想。”高晓松说,自己的上半场人生到处比划,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下半场人生,他要把心里真正的梦想做大。晓书馆开馆之后,他将经常到这里来,和大家交流读书心得。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访谈节目中,高晓松的这句话一炮而红。如今,他解释起来,这句话又有了新的含义。“诗和远方,并不是指要出去旅游,而是心灵的方向。”

晓书馆要做的是一件单纯的事情,希望能为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的“孩子”提供一个精神上的庇护所,希望在这里,人们既可以“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又可以与师长请教学问,与同好研究讨论,切磋砥砺。以阅读引领人们进入真实与自在的生命体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地,种什么也不长,只长花。希望来晓书馆的人,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种子,长出心灵的诗和远方。”馆长高晓松,欢迎大家来晓书馆阅读。

链接:杂书馆

位于北京崔各庄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杂书馆是由高晓松担任馆长的大型私立公益图书馆,也是一所免费公开借阅的藏书楼。馆藏面积三千余平方米,设有国学馆及新书馆,馆藏图书及纸质文献资料近百万册(件)。

馆长高晓松在座谈会上说到,“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需要有人来做这样的事情。民间存在着很强大的东西,不要把它埋没了。它已经很古老,已经放了很久很久,我们要走出顾影自怜的历史研究,让它变成一种悲天十闵人的东西,而不是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掌握的东西。”

“我们要以书会友,杂书馆是公益的,我们不强调这些书籍、文献的收藏价值,而是希望它能有更好的传播价值,让更多的书友能亲眼看到这些书、亲手翻到这些书。”

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先生特地前来,并受馆长高晓松之邀为杂书馆题写馆名。张大春先生表示:“在书库里面,有些材料我非常惊讶,不仅要让这些藏书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保护它们。”

杂书馆分为新书馆和国学馆,总计藏书百万册,拥有20多万册藏书的新书馆面向读者预约开放。杂书馆有很多珍贵藏书,如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出版的五卷本《毛泽东选集》,1938年出版的首套《鲁迅全集》,近一万四千种的晚清民国期刊。另外,民族民俗古籍馆的十余万册弹词、鼓曲、唱本等尤为难得。

猜你喜欢

书馆高晓松馆长
第一次去图书馆
疯狂大堵车
请专家
友情
I Love the Mountains
我们也来画一画
高晓松将客串《白夜追凶》第二部
找个理由帮朋友
互联网精神下的虚拟馆长
高晓松醉驾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