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世誉之不加劝

2018-07-13王婷云

文苑·经典美文 2018年7期
关键词:仲永骑驴外人

王婷云

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追求好的名声对于每一个社会、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如果不计成本地追名逐利,带给人的恐怕只会是沉重的负担。

小时候看过的一则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对父子在烈日下牵了一头驴赶路,有路人道:“有驴不骑,真不聪明。”父子俩闻言都跨上了驴背。可二人立刻招来指责:“两人骑一驴,太不善良。”父亲闻声赶忙下来。又有人批评道:“儿子骑驴父亲步行,不孝。”两人随即对调了位置,异声仍在:“小孩走路大人骑驴,不慈。”无所适从的父子俩最后只好捆起驴抬着回家了。

故事让人啼笑皆非。如果父子二人不过于看重外人赐予的聪明、善良、孝顺、慈爱之类的“好名声”,而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岂不可以在烈日之下多得一分安逸?岂不可以无惧各种道德标签,留给自己一份轻松自然?

弗吉尼亚·伍尔芙有言:“他人的眼睛是我们的监狱,他人的思想是我们的牢笼。”这话或许有些言重,但是仔细想想,各种名声都是外界给予的,從某种意义上说,当你为名声所掌控正是戴上了外人强加的枷锁。

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仲永的儿童,从小便会作诗,其父特别在意“神童”这一名声,整日带着孩子招摇显摆,使之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孩子良好的潜质在追名逐利中被消耗殆尽,最终沦落到“泯然众人”的地步,岂不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无论是那对赶驴的爷俩还是仲永父子,他们原本都有着上佳的条件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但就是因为他们过于在乎所谓的“好名声”,这些优势便转化成了劣势,进而变成了阻挠他们前行的障碍,使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跑偏。

庄子在《逍遥游》中介绍了一位“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宋荣子不因好的名声而欣悦,也不为名声不佳而沮丧,坚守本心,不让外界的褒贬绑架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样的人自然会使自己的内心多一份淡然,少一份负担。

真正了解你的是你自己,真正知心的还是你自己。就像那句话所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而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来自外界的名声不过是身外之物,它们最终将会烟消云散,唯有自己内心深处的那团火才是促使我们前行的不竭的动力。

何时我们也能拥有宋荣子不为他人评价所左右的那份淡然,何时我们就离最好的自己更近了一步,离各种负担和阻力更远了一步。

猜你喜欢

仲永骑驴外人
骑驴漫游记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唐律“化外人”条的法律解释
想清楚再动笔
唐律“化外人”条——政治归属与法律适用的二分视角审视
老人遗产留“外人”,儿女该反思啥?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