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发初中学生学史兴趣的几点做法

2018-07-13戴明智

学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学史历史课堂

戴明智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江苏苏州215000)

因初中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史的兴趣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需用幽默风趣的课堂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

正如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确实,一旦初中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描述向学生讲述史实,让枯燥的内容在课堂上“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历史包罗万象,每一个国家、每一段历程都有数不清的故事、讲不完的人物,这就为历史课堂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如在讲解宋朝都市生活“瓦子”“勾栏”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用当下商贸综合体进行类比,比如现在的“万达”广场放至宋时就是当时的瓦子,“万达”中专供演出的舞台就是当时的勾栏,通过此类比瞬时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学生对“瓦子”“勾栏”等概念的理解。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流

学生才是新课程的参与者,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需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相应调整教材内容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也可根据课程要求,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助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长处,其中教师扮演的是点拨、引导的组织角色。当然,教师也可与学生一起探讨,把学生当做朋友,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好的想法加以肯定,跑偏的想法加以引导,减少师生之间的“代沟”。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既可发挥多人的智慧,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也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入热点时政,用时政来讲述历史概念

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历史,是因为学生觉得历史太古老,没有时代感和新鲜感,难以在现实中找到对应。而时政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像中美贸易摩擦、美英法攻打叙利亚等,学生大都能如数家珍。所以我们可以将时政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就中美贸易摩擦而言,我们可就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提出分析,从而引出国家利益是各国外交之本;我们也可就中美贸易摩擦与英国脱欧等类比,引出贸易单边主义不符WTO贸易自由化精神,抵制了经济全球化,从而引起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等问题的思考,这样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上课的兴奋点,效率必然不会低。

四、善用诗词歌赋,激发学生的共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可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文学艺术形式,提高课堂气氛。如讲到两宋与金关系时,可引入岳飞的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靖康耻,犹未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接而提出“靖康耻”等内容具体指的什么,引出时代背景,结合课文讲述知识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如讲述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时,提及四川文人刘师亮改国民党的对联“民国万岁,天下太平”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等等。由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等都运用到历史的课堂教学上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增强了学生学史的兴趣。

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辅助历史教学

从心理学来说,人类靠视觉感受到远比听觉感受到的印象更为深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据相关实验表明,听只能记住知识的15%,看可以记住知识的25%,听和看结合起来就能掌握知识的65%,同时记忆的保持率也明显提高。多媒体教学是学生真实可见的,增强了课堂的渲染力。当今社会,学生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网络逐渐成为主要的传媒方式。教师如若不与时俱进,只是一味地借助于书本,想以纸上不动的文字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实际教学中采取适当的多媒体手段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接受知识信息。这样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更易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和求知,还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大国崛起》使学生了解到大国崛起的发展历程;《建国大业》使学生认识到了建国时经历过的几大挫折……

六、借助大纲明确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很多初中学生学习历史时都会遇到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每次学习历史的时候,一打开教材,感觉全是要考的内容,一多就没了兴趣学,历史参考资料也特别杂,良莠不齐,到底哪些才是考试的重点呢?”确实如此,历史考点多而杂,那么学生需掌握什么,考试又要考查什么呢?《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与各地中考考试说明都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脱离大纲与考试说明进行教学,不能把不考的不该讲的而花大量时间去讲,否则我们就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没帮助。认真分析教学大纲是每一位教学一线的老师都应该做的事情。而通过研究考试说明可以有助于教师教学时突出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又减轻了学生负担。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不断地提高学科素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就能调动起学生学史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感触历史。

猜你喜欢

学史历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美在课堂花开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