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18-07-13屈雪娇
屈雪娇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学校,甘肃肃南7344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朗读能力是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采取多样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此,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就会得到提升,进而强化小学生整体的学习素质。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朗读时间不足,朗读内容不够丰富
现阶段,小学生语文朗读时间不足,朗读内容不丰富。根据了解,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认识不足,认为朗读会占用课堂讲课的时间,而且很多教师往往过分注重朗读的形式而忽略了效果。基于种种原因,导致小学生的朗读时间大约只有五分钟,不到上课时间的五分之一。
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因为过分关注尖子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朗读状况,学生因为缺少朗读兴趣和机会,所以朗读水平难以提高[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课文,加深对课文的领悟。朗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学生朗读兴趣不高,朗读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着因为朗读目标不明确而导致的朗读兴趣不高,整体语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可以提高小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就是朗读,朗读首先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既扩展了思维,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增强自身的语感,加强语言的规范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如果想要培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或者音乐来烘托课文的内容,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不同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在学习赞颂竹子的高尚品质的课文时,教师可播放与竹子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竹子的特性,理解其所代表的高尚品质,与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在小学朗读教学中有一种常用的方法——范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但语气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范读。范读有一个很好的作用,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情绪带入到文章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感受,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之在听的过程中受到启示,不自觉地模仿教师朗读的语气,从而提高朗读能力。另外,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都不同,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水平和情感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出现在朗读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朗读形式来应对学生的这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读好书。例如,有些文章中人物较多,可以在学生全面了解人物之后分角色排练演讲课本内容;对于一些比较抒情的散文作品,可以通过配音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朗读的感觉,以多媒体的形式增加朗读的兴趣;关于感情比较复杂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读,比如欢快地读,诙谐地读,轻松地读,沉重地读……最后,经过不同方式的朗读之后,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多方法丰富学生朗读训练
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需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书面文字变成口头语言,用声音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想法[3]。例如,学习《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这一课时,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的感情线,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主人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盼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这样更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更深层次的情感,激起心中的波澜。
(三)多实践强化学生读写能力
朗读比赛,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高个人素质的一个很好的形式,因为它比较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上课时,教师利用配乐朗读、表演性朗读,或者是模仿性朗读等形式,在早读课或读书课时进行朗读比赛,最后可以评选出本节课的“朗读先锋”,让学生有成就感,以此激发朗读热情。课后,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先每组选出一名学生进行比赛,再将优胜者留在台上接受其他学生的挑战,在每场比赛当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写作训练,提升语文整体素质。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明确朗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而是要帮助小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激励教育手段,就是给予小学生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多用激励的语言进行点评,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的。例如,教师可以用“你的声音清晰流畅,非常好”“你读得真棒”“你读得太好了,非常流利,很有感情”等表扬的语言,增加小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结语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语言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加强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现代小学语文工作者应当积极创新朗读教学的方法,做好朗读训练组织工作,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