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输配电价改革与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精益化

2018-07-13郭祝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8期
关键词:输配电管控电网

郭祝平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全面推进,对电网企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经营工作始终处于改革发展的前沿,财务工作则是矛盾的焦点所在。面临新形势,电网企业需要持续深化实施财务精益化管理,贯彻落实“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精益理念,提质增效,以监管约束下的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严进严出”实施预算管控,实现效益更稳、投资更准、管控更严,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一、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影响

(一)盈利模式影响

一直以来,电网企业经营收入主要来自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差价,依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不断增长的售电量,不断扩大企业收入及发展规模。输配电价改革将电网企业盈利模式从“购售电差”转变为“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收益的稳定性,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盈利空间。《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规定,电网权益资本收益率按国家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加不超过4个百分点核定。这对电网企业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带来较大压力。

(二)投资方面影响

按照《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电网投资更加突出投资依据管控与投资完成管控。新机制下资产规模是决定电价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要求加强投资有效性和经济性评估,统筹把握投资规模和节奏;要求新增资产投资额应与规划电量增长、负荷增长、供电可靠性相匹配,且应列入城市电力规划,经相应的政府主管审核认定。新增资产投资额直接关系到增量有效资产核定,进而影响准许收益与准许成本核定。当电网企业实际投资额低于监管周期规划新增输配电固定资产投资额时,对差额投资对应的准许收入的70%予以扣减。

(三)成本方面影响

《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要求,准许成本结合历史成本费率水平与新增固定资产原值核定,规定了各类成本费用上限,并引入同类型电网企业的先进成本标准,鼓励电网企业降低成本。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的《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要求电网企业应当按照输配电定价监管需要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按照电压等级、服务和用户类别准确记录和合理归集输配电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数据,要求电网企业改变过去细化优化原有成本核算体系。

二、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精益化措施分析

(一)优化预算管控模式,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1.强化全面预算对经营绩效的规划和引领,推进差异化管理模式。完善一体化预算管理制度流程,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统筹、引领和调控职能,以创造价值为核心,融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考核关系,建立资源配置与业务及衔接与联动,实行业务分类管理、分类测算、分类核定,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分类推动业务发展。做好经营、投资、融资预算的统筹平衡,做好安全生产、电力供应、电网建设、经营绩效等方面的统筹平衡,持续提升财务与业务协同融合。

2.科学制定预算,合理配置资源。一是对接输配电价定价模式,增加“新增有效资产”等预算内容,优化预算报表间勾稽关系,如增加“准许收入预算发生额=准许成本预算发生额+准许收益预算发生额+税金预算发生额”,以更好指导企业实现输配电价机制下的年度经营目标。二是研究建立基建标准成本、输配电标准成本体系,细化输配电成本预算编制的颗粒度,不断完善中长期成本规划,优化成本资源投向。三是预算管理保持一定的弹性与灵活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应按照“权变”预算的管理理念,适应经营形势变化,拟定多方案、多版本的预算方案,有效应对经营波动。四是采用“上下结合”方式编制预算,在编制过程中注重基层部门参与度,注重上下充分沟通,避免预算过松或过紧。五是优化输配电价机制下的预算模型,研究建立电量-投资-成本-效益联动的预算模型,科学测算电量、投资、成本、效益的内在关系,以售电量为自变量,以经营效益为目标函数,通过资产负债率、单位输配电成本等作为边界约束条件,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3.强化过程管控,确保预算执行刚性。一是应牢固树立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意识,有效分解责任,将增电量、调结构、控成本、保效益的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真正融入到企业各层级的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中。二是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和关键经营指标运行动态监控,紧盯全年经营目标,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措施整改并滚动调整管控策略,确保全年经营目标可控在控。三是强化“预算—合同—报账—付款”全流程管理。下一年度必须安排的预算项目,通过实施预算预下达机制,为项目的招标、采购预留足够的时间,促进工作均衡开展;对重大成本费用项目,要求在项目开展之前必须履行规定审批程序完成项目立项,作为招投标、合同签订等工作的前置条件,强化预算管控。四是通过深化会计精益核算、业财信息贯通机制,为优化资源配置策略和实时管控提供支撑。

(二)强化精准投资,确保投资效益

1.从源头加强电网规划和投资的有效性管控。同输配电价改革衔接,做好投入产出分析,强化项目精准投入,持续优化资源投向和结构,制定年度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和投资策略,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持续提升投资有效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统筹把握投资规模和节奏,抓好投资与效益的有效衔接,平衡好新建和续建项目的规模,避免新增电网环节的低效和无效产能,提高电网投资效率和效益,达到“投资产生电量、电量形成效益、效益支撑发展”的良性循环。

2.持续抓好投资建设全过程闭环管控。按照权责清晰、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办理时限等要求,实现工程项目从投资到增资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及时形成有效资产。工程投产后,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暂估结转固定资产、工程结算工作,并加快完成决算审计、财务决算批复等工作,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帐、卡、物一致”的长效机制。逐步优化完善运营管控系统与投资计划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基建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关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关键节点完成情况等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机制,提高数据质量,实现全过程管控的信息化支撑。

3.优化增资转固流程,提升转固效率。增加“投资转固率”考核指标,优化暂估转固、结算、决算和批复转固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流程,缩短工作周期。研究细化整体工程暂估增资与单项工程暂估增资实施标准,尤其是按权责发生制推行暂估转固与单项转固,促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形成有效资产。

(三)加强资金全过程管理,提供安全、高效的资金支持

1.强化资金业务业财协同,构建高效可靠的结算保障体系。加强资金计划管控,细化月度资金收支管理,加强资金收支活动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电费资金回笼和归集,加强银企对账管理,研究开展应收电费投保业务,确保资金及时回收。加强应收票据管理,控制应收票据规模,减少资金占用。

2.加强资金运营管理。开展资金精细化调度,充分盘活存量资金,将货币资金余额维持在合理水平,挖掘无息负债空间,降低带息负债规模;继续清理专项资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强化资金归集管理,减少非集团账户资金沉淀时间,加快资金周转率。

3.优化融资结构。搭建与各金融机构稳定的资金战略伙伴关系,创造和谐外部融资环境,积极争取低利率融资,加快签订合同储备;合理安排融资时点,降低财务费用支出;扩大直融比例,合理安排高中期贷款规模,适当减少长期贷款;适度推广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业务,拓宽融资渠道,实现综合融资成本最低。

(四)实施成本分类核算,强化成本管控

1.持续优化成本安排,用好准许成本空间。有效衔接政府定价的准许成本,按照“总量合理、结构最优”的目标,优先安排保障类投入,合理安排提升类投入,不断优化成本资源投向,保持合理成本水平,坚持“成本管控、效益否决”,减少非紧急、不必要成本开支。

2.强化成本分类管控,建立成本费用动态监控机制。准确把控各项费用成本预算执行情况,提高预算准确性和费用发生的均衡性,促进成本安排更趋合理。

3.实施成本分类核算,对接输配电价改革要求。逐步实现按准许成本、有效资产和准许收益设置会计科目,按照电压等级、服务和用户类别明确成本核算对象,合理划分输配电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之间的界限,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进行分摊共同费用,准确归集各项成本支出,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及时有效决策数据,满足自身核算要求与监管要求。按管理层级设置成本中心,分成本项目,对固定资产折旧、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其他运营费用等输配电成本实施分类归集分摊。对于不能直接归集到相应电压等级的其他运营费用,可月末按照合理的分摊方法分配至相应电压等级输配电服务。如折旧费、材料费、修理费等与资产相关程度较高的成本,可按照上年末各电压等级的电网固定资产原价或其他合理分摊基础,按月度进行分配结转;年末,按照当年实际加权各电压等级电网固定资产原价或其他分摊基础,进行调整。

三、总结

输配电价改革后核价、监管的规则与具体措施趋严,对电网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了挑战。财务工作者需在实际工作中融入输配电价经营意识,调整优化业务管控策略,实施财务管理精益化管控,落实输配电改革全面纵深推进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不断促进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促进电网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输配电管控电网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探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浅谈
探讨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