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 养在深闺人“才”识

2018-07-13王东梅

中华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屯堡黄果树盆景

王东梅

旅游贵州,一个星期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真可谓地无三尺平。那么,天亦无三日晴吗?非也。贵州把寥寥可数的晴天一股脑子给了我们,途中日日天晴,我们何其幸运。

难分辨东西南北

放眼望去,四周全是山,不是高山峻岭,不是丘陵起伏,就是一座又一座不高不低的山,大同小异,绵延不断,分不出东西南北,只能靠日出日落辨识。但贵州天无三日晴,太阳不露面的阴雨天,如何辨别方向呢?怕也只能言前后左右了。

生活在“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的贵州人既谦虚又傲娇的推销着他们的好山好水,在养生意识高涨的世人眼中,这满山植被所释放出的阴离子空气是令人艳羡的,甚至还有人建议把好空气装进罐头里,卖给那些被雾霾笼罩的城市人呢!走在山间小路上,脚下虽然危机四伏,空气却可放心地让人去深深吸取。

代表贵州有三张名片:一幢房子、一瓶酒和一棵树。一幢房子,指的是遵义那幢改变中国命运的重要房子;一瓶酒,指的当然是出产在这里的,全国最知名的茅台酒;一棵树,非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莫属了。至于食,实在是乏善可陈,叫贵州人“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酸汤鱼,却叫我们“鱼汤酸且辣,看见就怕怕”,此鱼,实在不敢恭维。

石头城天龙屯堡

明王朝为平定边城之乱,在贵州安顺屯田驻防,“三分操备七分种”。当年,朝廷还从中原移居了大批汉民,来此地帮助开发,改变了西南境内夷多汉少的局面。由政府按规定分发给土地,种子和农具,种出的谷物除了缴纳政府的税粮之外,剩下的山屯田产,农民再自行分配。这次屯田驻防,使西南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开发,也为贵州奠定了建省的基础。

天龙屯堡

屯堡的建筑别具风格,他们的先人曾大力开采石头来做建材。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堡,一座村庄亦是一座石头城。走进村寨,“石头当瓦盖”“石头堆成墙”、“石头打地基”、“石头铺马路”、“石头凿成缸”……屯堡古镇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石头世界。600年过去了,这个石头世界依旧看不出时间的磨损。

街上的妇女,穿的还是宝蓝色的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展现出了江南刺绣的神韵,一双尖头的绣花鞋里透着屯堡妇女的巧思,典雅细致。俗话这样形容她们:“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身上一个扫扫,脚上两个挠挠。”说的俏也说的妙!据说,佩戴了一辈子纯银“吊吊”的老太太,耳洞拉扯得好大,此乃德高望重的象徵。

黄果树大瀑布

屯堡的文化自成一派,它是相对于封闭的明代文化的遗存,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保留着也固守着600年前的古梦。

黄果树瀑布咆哮

进了黄果树景区,才是一天长征的开始,不走回头路,只能往前紧跟着。就这样听着水声,看着水流,走那些数不清的阶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看蔓藤绕来绕去,看石林水上坐阵,看各类植物或长在石上,或冒出水面。我们小心翼翼踏着水上石板,一步一步,等见到大瀑布,大喜过后,大家都累垮了。

一路走来,我们首先浏览天星桥景区,这里有着石、树、水、根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我们经由一盆景穿过一盆景跨过一盆景进入一盆景……左右石林千姿百态,点缀植物郁郁葱葱,仙人掌、小灌木等各色花草,与水中的植物相互映衬。河水悠悠流过石峰、石壕、石壁、石缝之间,涵养着冰冷的石头终年绿荫,生生不息。石景、水景、树景、洞景…直看得我们目不暇给,又怕看得太欢心,一个不小心掉入水中……

走出盆景区,就上了台阶区,上十阶下八阶,上六阶下十阶……一坡又一坡,没完没了,大大地考验着团员的体力。好容易把台阶走完,又登上我所见过的最长的电动扶梯,它载着大家缓缓滑下,这才松口气。还以为瀑布就在眼前呢,哪儿有呢?别急,别急,路途尚未走完,同志仍须努力,直到终于听见瀑布的咆哮声,疲惫的脚步马上加快。

瀑布在望,只见看台上摩肩接踵,人人争先恐后,都在寻找空隙和瀑布合影!人声鼎沸,水声轰隆,一股蓬勃生气,充塞天地之间。这就是中国,但凡一个景点,就有几十万慕名而来的访客,永远不愁无人问津。

黄果树瀑布借由白水河从山峦重叠的东北山脉泻崖,一路水势汹汹,波浪淊淊。流经黄果树地段,因河床突然断落而形成九级瀑布,直落犀牛潭。河水流经瀑布后,向西绕行一个近似半圆的弧形,便到达螺丝滩头。溅起的无数水珠凝成一层水雾在犀牛潭上积年不散,形似一大幅泼墨的水墨画,煞是好看。据说,潭面上时而会出现彩虹,可谓“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可惜我们却无缘看到。

超级盆景小七孔

从贵阳到荔波,已是贵州与广西的交界。在群山环绕的白色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大早已是雾气氤氲,但喜见天上棉朵儿似的白云,飘浮在淡淡的蓝天上,衬托出黑色的山影,天空如此明丽……我们忙不迭,猛按快门。

超级盆景小七孔

清道光年间,响水河上盖起了一座青石砌的七孔拱桥,“小七孔”风景区由此而得名。该景区原始而天然,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响水河贯穿了整个风景区,柔美恬静的涵碧潭是它,飞流狂泻的拉雅瀑布是它,潭瀑交错的68级瀑布也是它,静时河面幽幽,微波粼粼,动时飞流冲崖而下,咆哮山庄,形成别具特色的瀑布胜景。

68级跌水瀑布,先闻其名已觉特别,一眼望去,层层叠叠、淙淙哗哗、倾泻而下,是形态各异、气象万千的动态水景,泉鸣瀑响,给山林带来虎虎生气。沿着河走,来到拉雅瀑布,哗啦啦的水,就从路边泻下,这样近距离地亲近瀑布还是平生第一次,真好!拉雅,不客气地洒人一身沁凉水花。

沟壑两岸悬崖峭壁,形成天然峡谷。我们沿着峪谷,在崎岖不平的栈道上疾行,峡谷中大大小小的岩石,被青苔覆盖,青青绿绿,十分醒目,路上还不时遭遇到从崖上倒挂的石柱,提醒注意,千万可别撞上了。步行良久,终于抵达大岩壁的天生桥,高可参天的天然石桥,气势磅礴巍峨,被誉为东方凯旋门,然则大自然经年累月塑造的巨大门洞,看上去,窃以为更加震撼人心!

千户苗寨吊脚楼

第二天天刚亮,就被犬吠,鸡鸣,鸟啾声唤醒。拉开玻璃门,万户千门尽入眼帘,数不清的深棕色吊脚楼栉比鳞次傍山而建,这画面,曾在摄影专集上看过,在谷歌上看过,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亲临其境,始觉其美。此时炊烟升起,袅袅婷婷,一天,又开始了。

西江苗寨由十余个自然村寨相连组成,其完整保存了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和犹太人一样,苗人历经颇多苦难,从5000年前其祖先蚩尤大败之后,苗人就开始了其背井离乡、不断南迁的流亡生活。直到600年前,其中的一支,西氏族迁抵西江,遭遇当时西江的原住民,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意指西氏族,“江”则通“讨”,即指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之名由此而来。

苗寨以其木质的吊脚楼闻名于世。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常为三层。最上层层高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中间层常常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置有独特的美人靠,供人们刺绣和休息;底层用于存放生产用具,关养家禽和牲畜,储存肥料。楼体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上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亦反映出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独特环保心理,值得今人借鉴。

两千多年的古镇

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始于秦昭王30 年(公元前277 年),设县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故名。”现今其镇已居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位。

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其众多古建筑中,首推青龙洞最具代表性。儒释道三家庙宇呈品字形靠山而建,气势恢宏,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坐在儒庙的石阶上休息,恬静幽邃,悬崖上垂下长长的胶股蓝,腾萝下罗列着石头禅台,据说古时常有方家来此说书讲道,朱熹也曾来过,而我们坐的台阶恰巧是学生听课的方位,深感荣幸。

站在古龙洞,高瞻远瞩:镇远城一边环山一边绕水,舞阳河斗折蛇行绕城而过,方才了解到镇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是咽喉,完全扼住了舞阳河的运输命脉。

第二天造访了舞阳河上游,该处是一个高峡平湖,四边呈现喀斯特地貌。山色水韵风光迷人,山峰如孔雀开屏,瀑布形如三叠水。船过处,一湾一画,一步一景,有些像长江三峡,亦有些像桂林漓江。

不是休闲之旅,不是渡假之旅,更不是美食之旅,却像是一次学习之旅,一次“认识偏远地区”之旅。现在如果有人问起贵州,我也可以款款道来了。贵州,不再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穷乡僻壤。它的山水,别有一种情调,让人回味,它的古乡古镇,更有历史痕迹可堪追寻。

走出这块高原地,平平安安,已感庆幸,终于可以说:“我,到过贵州”了。

猜你喜欢

屯堡黄果树盆景
屯堡社会与乡村振兴暨贵州省屯堡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安顺学院召开
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附式石盆景欣赏
黄果树瀑布即景
桌上盆景(外一幅)
黄果树瀑布游记
黄果树瀑布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正式成立
安顺屯堡地戏
柚子,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