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濉溪县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皖北水乡 生态濉溪
2018-07-13
濉溪,位于安徽省北部,为淮北市唯一辖县,素有“酒乡煤城、中原粮仓、能源之都、运河故里”美誉。县域面积1987平方公里,总人口107万,建成区面积3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安徽省十强县、安徽省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2017年又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加强综合管理,规范制度建设
2015年,濉溪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目标,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园”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制定并印发了创建行动实施方案,设立园林管理处。近两年,先后投入绿化建设及维护资金近5亿元,园林建设养护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推行市场化管护,加强日常考核。依据濉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了《濉溪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0)》,构筑了“双心四带,多脉串珠”的绿地系统网络化格局。颁布实施了《濉溪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濉溪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濉溪县城市公园管理办法》《濉溪县绿色图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划定城市绿线、蓝线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开展义务植树、绿地认建认养等一系列活动。园林绿化建设信息定期录入城建信息数据库,加大园林绿化执法力度,有效杜绝各类破绿、毁绿行为,巩固园林绿地建设成果,社会公众对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95%以上。
加快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濉溪依托“水在城中、城水相亲”的自然禀赋,全力打造水乡生态城市,着力构建“水脉相连、水绿交融、城水共生”的滨水园林城市。近五年来,先后建成各类公园(游园)16处,公园绿地面积172.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2%,绿地率3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5平方米。公园绿地布局合理,服务半径覆盖率82%,乾隆湖公园一期对外开放,总占地近50公顷的濉河公园全线建成。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8%,建成恒大名都、御溪美景、宝厦丽景等园林式小区13家,涌现出县城乡建委、水务局、濉溪中学等园林式单位49家。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100%,道路绿地达标率81%,建成区内符夹铁路、刘桥铁路专用线、新濉河、老濉河、王引河已全线形成防护林带,防护绿地实施率90%,河道绿化普及率100%。
强化建设管控,打造精品园林
濉溪利用“五河穿城、一湖缀城”的自然优势,依据绿地系统规划,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水系综合治理,严格绿地管理,杜绝擅自改变规划绿地用途。重点园林绿化工程采取“设计+施工”双资质进行招标,优选施工队伍,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濉河公园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绿化工程银奖”和“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碱河路公园、淮海路绿地广场、城南入口公园等6个公园广场荣获“全省优秀园林绿化工程奖”称号。严格执行《安徽省城镇园林绿化导则(试行)》,杜绝“大树进城”。所有公园全部免费开放,专业化管护率100%,大型公园兼具防灾避险功能。编制完成《濉溪县绿道总体规划》,累计建成绿道30余公里。完成县域内50年以上树龄名树古木资源的普查、建档和挂牌,名树古木保护率100%。大力推行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突出植物造景,坚持适地适树。积极推广立体绿化,实施拆墙透绿改造,进一步拓展了公共绿化开敞空间。濉溪历史厚重,文脉绵延,拥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5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大运河柳孜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制完成《濉溪县域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境内临涣城墙遗址、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铁佛古城汉墓等历史遗迹保存完好,县城建成区内新、旧、老城三大片区发展历史印迹清晰,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石板老街已成为传承濉溪历史文脉的重要见证。
优化生态环境,共建宜居家园
近年来,濉溪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园林绿化建设,促进城乡环境的持续改善。先后建成303省道、202省道、濉刘路等多条绿色森林长廊,柳孜薰衣草庄园正式开园,黄新庄、蒙村、王堰等已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规划区内凤栖湖、巴河、沱河等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95%以上。完成生物物种资源和湿地资源普查,加大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积极推广应用乡土及适生植物,建立资源库,县内有多个特色苗木基地,法桐、国槐、银杏、石榴等植物引种、育种、推广工作成效明显,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8。省级凤栖湖湿地公园总面积493公顷,现已制定保护规划,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护。强化大气、水环境等污染防治,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地表水IV类及以上水体比率为65%,大气和水生态质量显著改善。
完善市政设施,增强城市功能
濉溪编制完成了县城给排水、电力、燃气、公共服务、防洪排涝、地下综合管廊、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保障了市政公用设施的合理布局。大力推进整洁、畅通、拆违、绿化提升、出入口整治等专项行动,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显著改善。实施城市亮化工程,道路亮灯率达99%以上。每平方公里水冲式公厕达4.5座,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100%,污水处理率98.3%,污水处理污泥达标处置率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99.1%,城市道路完好率达99%。完成县城地下管线普查,建立了规范的数字信息管理系统,市政基础设施档案管理进一步完善。
推进节能减排,倡导绿色生活
制定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加强绿色建筑节能工作,近两年,城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所占比例达50%,节能建筑比例达40%以上,全县保障性住房及公共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广应有新型环保建材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区近80万平方米既有工业厂房已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濉芜产业园500米装配式地下管廊已开工,新建居住建筑和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均要求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主体建筑一体化设计、建造和安装。投放公共自行车1300辆,电动公交车40辆。高标准打造沱河路、白杨路、玉兰大道等多条绿色林荫长廊,林荫路推广率61.5%。
走低碳之路,兴减碳之业,造汇碳之林!
如今的濉溪,秉承传统又锐意进取,这座洋溢着勃勃生机的皖北水乡、生态绿城,正以她的智慧和豪情,把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沃土,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园林之城”。
濉溪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