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3+2”分段培养“明确岗位,分层实施,模块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2018-07-13杨登攀

软件 2018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岗位

杨登攀,白 蕾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琼海 571400)

0 引言

目前,高职教育面向初中毕业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和“3+2”分段培养模式。这两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均可以在五年学业期满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

五年一贯制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学习,进行一贯制的培养。“3+2”高职指的是中高职三二分段制。由部分重点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经省有关部门批准举办。三二分段制学生需在中专学校内完成中专教育,并在学习阶段参加“三二分段”中职接高职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在第四年转入高等院校完成两年大专学习。并发两年制大专文凭。如不合格者,发中专毕业证,按中专毕业生处理。

1 目前存在问题

五年一贯制的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全部在高职院校完成,课程体系连贯,但是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心智成熟度不高,对于重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管理方面就略显底气不足,统一管理很难兼顾中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分开管理难度较大,而“3+2”的分段人才培养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初中起点的学生头三年交给更擅长中职生管理的专门院校去教育,后两年交给高职院校去培养,这样更有利于职业学生的打造,但是,这也会有非常严峻的问题:课程体系如何完善?中职学校的专业基本都是自由办学,基本上各自形成的适合自己学校课程体系,这样多个中职之间同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差异。同时中职学校为了降低学生流失率,在中职阶段开设了很多专业课程,与高职阶段的部分课程有重叠,导致课程衔接不是很完善。

针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明确岗位,分层实施,模块培养”课程体系模式,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分析,解决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

2 实施方案

做好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课程微观衔接与内涵发展。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必须以专业对口或专业相近为前提,依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中高职院校应联合行业协会、企业、职业教育学者、课程专家共同商定,系统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由浅入深、逐渐提高;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出一般技能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层次化,然后再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出中高职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制定系统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与交叉,促进课程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与整合性。

首先需要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时所从事或者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并将岗位层次进行细化,确定中高职毕业分别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如表1所示。

表1 中高职学历层次对应就业岗位Tab.1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levels correspond to employment posts

其次,针对各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可以划分为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等两大类型。需要从相关工作岗位出发,理清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养进行分层,构建适应不同岗位的模块,形成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课程构成。为更好地实现中高职的衔接,根据学情等具体情况,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1)、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网页设计等基础课程安排在中职阶段,将 Web前端设计、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2)、弱电系统实施与调试、动态网站设计与部署等后续课程安排在高职阶段,保证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延续性。如图2所示。

图1 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说明Fig.1 Description of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Course system

最后针对职业基础类课程教学目标定位过高或过低,造成中职毕业后,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在高职的学习感到吃力,职业技能类课程前后衔接不到位或重复学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持续深入的问题。要保障课程体系能顺利贯彻整个教学活动,这里,提出由中职,高职共同提供教学设施保障,教学资源与教师资源共享。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根据中职,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情况,前三年教学设施主要由中职院校提供,高职院校尽可能提供帮助与远程协助,后两年阶段教学设施与实训环境主要由高职院校提供,中职院校作为辅助。整个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资源等均由中职,高职两校教师全程共同参与讨论制定并实施。中职,高职老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对于核心课程根据课程要求与教师情况进行两校互派,保证课程的衔接与中高职的顺利过渡。如表2所示。

表2 核心课程教师互派情况一览表Tab.2 A list of mutual assignments among teachers of core courses

3 总结

本文主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详细描述了中高职“3+2”分段培养“明确岗位,分层实施,模块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针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中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所从事或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岗位出发,理清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养进行分层,构建适应不同岗位的模块,形成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岗位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