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志者,事竟成”到“沮丧”的文化现象分析
2018-07-13河南大学美术学院475000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475000)
一、“沮丧”文化现象概述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迅速崛起,同时带有许多的负面现象,比如青年亚文化以及青年流行文化不断升温,微信上以及扣扣看点等社交软件携带的心灵毒鸡汤、段子等等,比如:“咸鱼总有翻身的一天,但是翻身以后仍然是咸鱼”此类语句出现在社交平台只收迅速被青少年转发传播,也得到了广大青年的认同。
1.“沮丧”文化现象流行的原因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交际语言,广泛传播于网络空间,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以娱乐化、平民化的特点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青睐”“沮丧”的文化现象作为时下网络流行语的代表,在青年群体之中迅速传播并非偶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网络社交平台的传播来看,动态图文结合、图片、动态文字,纯文字的交流方式固然已经成为了网络青年的习惯用语。在社交中你只需要给对方发送一张“悲伤蛙”“葛优瘫”等的图片,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解释,对方立刻能够会其意。其次,从网络平台上所传播的内容来看,“沮丧文化”折射出的是当代青年急于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心理现象。“沮丧”的文化现象是一种以“心灵毒鸡汤”的方式来诉说自己在现实之中的境遇,简单来说就是对着陌生人用假名说真话的现象。这种表面的自我诋毁行为折射出的是当代青年群体体对自身的周边生活以及发展环境的强烈不满。由于社会以及工作压力,与“励志心灵鸡汤”相比,带有娱乐的“毒鸡汤”更容易被青年群体所接受。
2.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社交平台之中,变化莫测的网络亚文化对网络青年的影响最为繁琐,由于青少年位于社会的边缘地带,相较于其他人群来说,青年人的生活空间以及话语权都受不到关注,这与青少年的初心恰巧相反。因此,青少年转向运用了另一种方式来标榜个性,与主流文化进行“抗衡”。
3.对当代青年日常生活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当代青年渴望上进,却被没有公平的工作岗位所打败,渴望生活,却被微薄的收入所打败,渴望回馈社会,却被一次次的失业所打败。在这种环境下,部分青年出现“沮丧”现象 ,在他们的眼中,努力工作也没有好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么会以悲观、消极的态度投入工作,要么会选择驻足停歇、沉迷游戏、嗜吃、嗜睡甚至啃老,失去了对未来的向往。
二、从“有志者,事竟成”到“沮丧”文化现象的原因
1.集体的“有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受制于传统以及所处环境。在古时,当意志消沉时,往往会有身边人来时刻提醒、鞭策,不让这种情绪滋生蔓延,这属于集体的“有意识”;而在当下,社会部分人的冷漠、无情、以及功利,对于身边人关心过少,总是各扫自家门前雪,种种原因造就了青少年自我迷失与失去斗志,这便是集体的“无意识”。
2.从小团体到大众共创
前互联网时代的消极情绪以及亚文化都是在小众团体所传播,另一方面也缺少传播媒介。这些亚文化群体有明显的社群组织风格,网络技术日益壮大,微信微博QQ等基于网络的社交平台也不断兴起并壮大,新型的社交方式(微时代)向我们走来,微时代的传播模式可以总结为“每个人都是言论主角”这种传播模式的特点是“微”与“大”互构,“微”文化、情绪等通过网络平台传播至“大”,就是通过“微”媒体为大众所熟知,并且流行开来,这便为“沮丧”文化提供了很好的传播平台。而受众在在接受工程中“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记忆”等,而且情绪感染在传播过程中也充当重要角色,“沮丧”的受众群体绝大部分亦是网络青年,他们选选择性传递、传播,他们是有意识地选择和认同“丧文化”。
三、应对“沮丧”文化现象的措施思考
1.视角的转变
青年社会学中提到:青年是一个不寻常的社会范畴,因为他属于一个转变阶段而非稳定阶段,长期以来,提起青年亚文化人们常常能够与街头暴力等等相联系,更多的是问题视角,而部分当代青年也会因此而标签化,丧失斗志、自我反讽、自暴自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能够做的不是远离、逃避以及嘲讽,恰恰是应该去转变问题视角,看到他们的优点,继而鼓励当代青年在自身优点上发挥特长。
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沮丧”文化现象主要产生的原因在于价值观的偏离,同时,消极的社会心理也是沮丧文化现象所产生的结果,因此,青少年必须接受主流文化以及优秀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无论是在学校在工作单位在家庭,都应该让青少年接受安全上网教育、文明上网教育以及阅读积极向上的书籍,经常进行沟通交流,父母多点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尽可能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定期参加心理疏导,在政府层次,扩大对网络安全的监察,开展续传正能量的故事,抵制恶俗文化。
四、小结
一直以来,“有志者,事竟成”指导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主流的价值观也要求我们积极上进、努力进取。在时代的重重重压之下, 作为青年的我们通过攫取物质满足而来填满自己的虚荣, 回过头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也正是“沮丧”文化现象出现在代青年精神领域的表现。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变劣势为优势,积极主动的与社会主流文化的版图契合,为当今时代的文化转型和创新提供多元的、开放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