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仪式中实现教育活动回归“礼”

2018-07-13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214122

大众文艺 2018年24期
关键词:仪式主体师生

(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 214122)

一、现代教育活动需要“礼”的回归

1.对传统承继的现实诉求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十分注重礼节与仪式。这种约定俗成的“礼”已渗透到一般现实生活和习惯风俗中,也已渗透到为大众所“习焉而不察”的真个文化心理结构中。教育在这种传统的传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而人又是被规范在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之中的人,是否符合“礼”,既是社会对教育的“培育什么样的人”的要求,又是教育对“怎样培养人”的一种参照。

2.对社会行为的反思呼唤“礼”的回归

近年来,校园欺凌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看似校园行为失范的欺凌行为实质反映出校园伦理的失落。这些“伦理失落”具体表现在:教师伦理榜样的失范、同侪关系的伦理缺失、功利性的同僚关系。儒家强调“报本反始”,荀子曾提出礼之三本,“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为师之道”、“交友之道”、“求学之道”被逐渐功利化、世俗化的今天,我们该追本溯源。“礼”不是特定的行为规范,而是对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弃糟存精”,是为人处世所该警醒的箴言。

3.对身体的解放要求仪式活动的开展

叶澜教授曾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 她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 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不仅是指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完整的身体的交往过程,“言传身教”除却“身教”就不能在严格意义上称之为教育。这种身体的解放,要求除了课堂这个教学的主要场所外,还要提供一系列进行师生交往的场所。学校的各项仪式活动,以其强调身体的、实践的、行为的表征等特点,为师生交往与身体解放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言传身教”所教的,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自然中形成“上行下效”的风化,,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不言而教的作用。

二、仪式促进教育活动回归“礼”

1.同异之间:礼与仪式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这种人情关系的存在被规范在这种“礼”即“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礼”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结果,这种“礼”已渗透到一般现实生活和习惯风俗中,形成了超具体时代、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了。仪式,其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阐释,所谓仪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象征性行为的界定。而作者比较倾向于从仪式的特征给出其定义:仪式不仅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它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动态的过程,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参与,即它最为本质的物质特征,一种强调身体的、实践的、行为的表征。人们通过立于礼、行于礼、让于礼,提升了个人的德行与修为。

2.仪式中的教育特点

仪式作为由象征性、表演性和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方式和程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仪式中的教育不是指仪式过程中行为规范的习得,而是强调在仪式中,仪式的两个主体即老师和学生,通过身体参与仪式活动,这种仪式活动意味着建立在身体的实践知识之上的社会能力的产生。仪式作为师生教育交往的一种方式,需要师生双方的平等积极参与,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就迫切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共生。师生双主体的构建,既是进行教育交往的成功前提,又是发挥仪式的教育作用的中坚力量,如何成“礼”就需要在仪式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参与性,实现师生双主体的转化就是关键的一步。

3.仪式中的教育目的

仪式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学校主导并针对师生开展的具有教育意蕴的一系列规范化仪式活动,具有价值渗透、行为规约、凝聚情感、展现学校风貌等价值。仪式在很多时候被理解为一种“社会行为”,忽视了仪式的真正教育意义,即在仪式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交往中建构其主体性师生关系。仪式是师生进行教育交往的情境,在情境中师生两个主体主要通过其身体的参与、话语的沟通,在交往中教师和学生感受到自身关系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是相互服务的关系,是彼此共同习得“礼”的过程,是“师道”的延续过程。

三、当今教育活动中仪式的不足

1.观念上的先天不足

(1)对仪式主体性认识的缺失

仪式本质上是社会和个体的存在方式,是基本的文化学习和社会学习的过程。仪式是“用行动表达、表现或表演出这些观念性的倾向”而大众对仪式的认知则将认知主体排除在外,认为仪式是外加于自己的、必须要参加的一种活动。作为学校仪式主体的老师和学生,将仪式作为一份课外实践或者教学任务,是与考试成绩无关却要参与的表面工程。将仪式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过程,忽视了师生在仪式参与过程中作为“人”的独特情感体验。师生普遍对仪式的意义存在模糊观念,这样的仪式不缺乏主体,但其主体性的缺失却使仪式失去了其教育意义。

(2)对身体参与的认知局限

仪式是以强调身体参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教育仪式以其情境性、具身性、教育性使其独立于一般性的礼节活动。传统的身心二元对立观点使我们将仪式仅仅作为一种信仰的或者说思想的观念外在化、具体化的实践结果,这也是从根本上对身体的束缚。作为仪式主体的师生,带着自己的身体参与仪式活动,但却受大脑思维的影响,如同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一样,进行着某种编程下的操作,却享受不到身体体验的真谛。这是仪式存在的悲剧,更是身体参与的悲哀。

2.实践中的后天畸形

(1)形象有余,价值不足

仪式的表演过程成为社会和个体身份的建构过程,人们需要在仪式表演中参与经历能量、力量和情感的流动。学校的教育仪式,因其演示性、表演性、工具性等特点成为学校宣传、扩大社会影响的一种社会公关,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学校各种仪式会以照片、视频的形式传播到网络中。一方面,网络增加了教育的透明度,使其更民主化;另一方面,网络使学校片面追求外在媒体包装下的教育形象,忽视了其仪式的教育本质。

(2)受众有余,参与不足

仪式的表演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但首先是一个身体过程。在实际的仪式中,参与仪式的受众人数能够保障,但学生、教师等仪式受众群体是否成为仪式的主角,是否关注他们的情感参与,是否关注他们的生命体验,将直接关乎仪式教育中受众的感悟、体验和收获。直观现在的教育仪式,“领导”、“嘉宾”、“文艺汇演”、“专家点评”几乎占据了整个仪式过程,作为参与主体的师生群体却成为了观众,这一方面反映出仪式缺乏身体参与的创新性;另一方面,折射出仪式教育教育评价的不合理。

(3)专制有余,民主不足

仪式中的教育很多是发生在课堂中的,比如上课、提问、下课等仪式,只有师生两个主体参与,其仪式的目的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学生社会化、主体化的过程。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中,专制大于民主,课堂中的仪式虽然不是由教师制定的,却是由教师实施的。课堂情境中的仪式,注重学生主体社会意识的养成以及社会秩序的规约,仪式的实施过程缺乏民主化的对话沟通。表现在课堂话语体系中,主要以祈使句为主,命令式的对话,忽视学生的主体身份,使学生被动的卷入教育仪式中,从这个层面来说,教学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儿童为中心”还只停留在“口号”到“实践”的过渡阶段。

四、如何在仪式中实现教育活动回归“礼”

1.创设自由与平等并重的校园文化氛围

仪式是在校园内发生的,它作为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迫切需要学校文化提供完整的物质与精神支撑。创设自由与平等并重的校园文化,既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又在无形中为主体性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隐性”力量。校园文化氛围作为一种隐性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仪式强调作为参与主体的师生的积极参与、身体的表演以及对仪式的模仿,这些条件的满足必须以自由与平等并重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基础。

2.形成信任与参与并存的教育仪式体验

信任和尊重是主体性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奥地利著名教育家马丁·布贝尔在他的著作《人与人》中指出:“信任和尊重是品格以及整个人在教育领域中唯一可以接近学生的途径,教师要了解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首先必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育中的仪式,首先是一个身体的体验过程,而后才能涉及其仪式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仪式的参与过程即为师生的交往过程,仪式能否实现“礼”,需要师生双方全身心的体验教育仪式活动。首先教师要重视仪式活动,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仪式中来,而不是作为一个“主持人”,一个“秩序维持者”,成为学生参与仪式活动的榜样;其次,师生要相互信任,形成一个整体,教师不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也要为教师的自我发展助力,尤其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构建主体性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仪式向“礼”的过渡。

3.追求理解与倾听共生的仪式教育效能

教育中的仪式,归根到底,除了学生社会规范的养成,其实质是为师生提供一个共同习得“礼”实践舞台。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课程、教学,还应该有实践,在仪式中,作为平等的主体,作为独立的主体,寓于仪式中,实现师生的相互理解,彼此倾听,为师生提供一个除成绩之外,感受传统,体验传统,一个“师道”的传承的“礼”的过程。为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仪式中相互理解,互相倾听,共建主体性师生关系,以实现教育活动回归“礼”。

猜你喜欢

仪式主体师生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仪式感
何谓“主体间性”
仪式感重要吗?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