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高情深塞上韵,朴实无华民乐家
——宁夏民族器乐演奏家侧记
2018-07-13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750021
(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750021)
2018年9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隆重召开。自治区成立六十年来宁夏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宁夏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大批优秀人才的默默奉献。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和沿海一带相比没有天时、地利的优势。虽然自古以来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但是一片土地的真正繁荣还是需要一代人辛勤的劳动、智慧和汗水才能结出可喜发展硕果。宁夏人奉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勇于进取、开拓创新、把宁夏建成一个富饶美丽的新宁夏而不懈奋斗着。
宁夏的文艺工作者孜孜不倦,勇于攀登,很多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为宁夏文艺事业的繁荣奉献了一生,他们很多来自五湖四海,响应党的号召,在建立自治区之时支身来到宁夏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耕耘,把宁夏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开垦了宁夏的艺术事业,无论是从创作,演奏和理论上都有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见证了宁夏文艺事业的发展历程。如今,细评起来还会使人啧啧称赞。宁夏的民族管乐演奏家们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也形成了独特演奏和创作风格。如:王华杰作为宁夏老一辈的民族器乐演奏家对宁夏民族器乐艺术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王华杰老师处得知,他在年少十五岁时拜在我国著名的擂琴艺术家王殿玉门下的关门弟子。说起王殿玉恩师,王老师深情满满,心存感恩。他说:“王老师出生在山东一个较为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幼因为疾病双目失明,九岁学艺掌握了多种乐器坠胡、筝、四胡三弦,并且对二夹弦,琴书的演奏,也颇为精通。”想起当年的拜师情景,王华杰记忆犹新,他说:“王殿玉老师收徒弟,非常注重人品,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大善人。当时自己磕头拜师,觉得好玩,就笑了几声,旁边的曹栋甫老师严厉的说“磕头还笑”把当时十五岁的王华杰老师说愣了,可是王殿玉老师却没有责怪他。”在学艺的过程中,王殿玉老师孜孜不倦,认真耐心,他非常的注重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次登台的王华杰,内心很惶恐不安,王殿玉鼓励他“没关系,跟着师傅的曲子走,你跑都跑不了”这一次与师傅同台的经历让王华杰深深的感到要和大家、名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的演奏艺术水平步步攀升,一路走来,王华杰说恩师王殿玉先生的艺德及人品,始终影响着他,他说“王老师是个大善人,在当时那个年代,王殿玉已然非常有名,全国各地的巡演,他拿出钱给贫困的人度过难关,对有灾的地区给予救济,最难能可贵的他还出资办学校……王老师说‘我是没眼睛的人,我要做有眼睛的事’试想:在当年一个没有经过学堂教育,从民间走出来的艺术家,能有这样的品质和德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即便就是当下,试问有几人能做到呢?王华杰还说“王殿玉恩师在艺术追求上精益求精,他时常教育自己的徒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它自身的民族性,如果这个民族性不能发扬和继承,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现在看着这句话深感王殿玉大师站位高远,身负担当啊!接过老师的衣钵,王华杰在自己艺术道路上也始终秉承的传承、坚守与担当。1958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的王华杰在听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消息后,十七岁的他热血沸腾从家里背着父母偷拿户口被跟团北上,来到了条件极为贫瘠和荒凉的塞上银川,一待就是六十年!对擂琴的热爱与传承的信念,促使王华杰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表演与创作,擂琴经过王殿玉大师的发展,主要体现现在京剧唱腔的模仿上,并且在行腔吐字,韵腔润色和声调, 都堪比演唱的舞台效果,王华杰在继承王殿玉演奏技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领悟与生活经历,创作了更具有乐器化。表现特点的擂琴作品《穆斯林的节日》说起这首作品,王华杰老师感叹,是生活给了他艺术的灵感与源泉,当年自己的女儿出嫁,作为父亲虽有不舍,但还是希望女儿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幸福快乐。带着这样的情绪《穆斯林的节日》这首擂琴独奏作品孕育而生,后经王振杰老师改编成民乐合奏,在宁夏乃至全国的舞台上作为宁夏民族乐器创作的代表作品常演不衰。
王华杰谨记王殿玉老师说过的话“擂琴从我开始,但不能到我而止,你们作为我的学生要努力发展,你们越发现我就越高兴”王华杰在创作上始终保持一种自然质朴的情感风格,在周恩来总理去世之后,怀着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擂琴独奏曲《怀念》诞生,据王华杰老师自己说,直到现在演奏这首作品,眼泪控制不住,可见他在创作音乐时确实是情感至真。在对擂琴的改良和演奏技法方面,王华杰也做了很多贡献,在1994年,中国音乐学院的师生聆听了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王华杰的讲座,使擂琴再次迎来了曙光,中国音乐学院将其演奏收录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王华杰对于擂琴的制作,认为应该标准化和体系化。他本人在擂琴的制作工艺上下了很大功夫,如:对琴杆长度的调整、琴码、千斤、琴筒的改良等,都为该乐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王华杰老师在千余场的擂琴演出活动中,把擂琴艺术带到了世界各地,为宁夏赢得了荣誉。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擂琴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常务理事,宁夏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身兼数职的他为宁夏民乐事业做出了贡献,也是在王华杰老师的呼吁下,宁夏歌舞团在1985年成立首支民族队,为现在的宁夏演艺集团民族管弦乐团打下了基础。
我区著名的竹笛演奏家常波也是一位难能可贵的集乐器制作、改良、演奏、创作于一身的艺术工作者。常波老师作为宁夏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奏员曾,担任宁夏歌舞团民乐队队长。在任队长期间,常波老师始终坚持“立足宁夏,立足民族”的理念,大胆革新、锐意进取。对于宁夏本地的民谣、民歌,常波老师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在与常老师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在八十年代,是流行音乐盛行之时各地的文艺团体为了迎合市场的大潮都在节目形式及内容编排上向流行的、通俗的进行转变。常老师对于这样的转变,内心是纠结和充满疑问的,他想:“这么多年流传下来的跟民族音乐说没就没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说丢就丢了?”当时三十岁的常波老师是质疑和不情愿接受的。 在安妮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常波开始了对宁夏本地吹管乐器的发掘整理和改良,“天下黄河富宁夏”滔滔黄河水养育了宁夏的父老乡亲,常老师从被黄河水冲刷的泥浆做为原材料进行“泥瓦喔”的改良,从音孔的扩充、形状的变化、亲自采料、亲自烧制、他都亲自设计。 一直到乐器的形成,试音再调音,都是常老师一个人完成,除了“泥瓦喔”常老师还做了角笛,用于舞台演出。对于羊头弦子也颇有研究。常老师始终说:“本土地要有自己的地域及民族特色。”他在多年的创作演奏实践中,也立足宁夏创作了《欢天喜地》、《西部六彩》等民族器乐合奏曲与独奏曲。从常老师的艺术履历中可以看出:他参加各类演出近千场,听众涵盖各阶层群体,从国家领导人到乡间田野的农民,都从常老师演奏中体味到浓浓的宁夏乡情和民族韵味。作为宁夏本土的民族吹管乐演奏家,常老师除了演奏和创作以外。也投入很大精力在人才培养上。现在活跃在宁夏专业团体和院校的竹笛人才很多都是常老师学生。正所谓“艺高为师,身正为范”,常老师是始终认为民族器乐接班人的培养事关整个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如今常老师已经退休,他始终关心民族器乐的发展,组建“古韵少儿民族乐团”,身体力行,无偿的为乐团进行排练,给学习民族器乐的儿童提供展示、交流和提升的平台。这种奉献和执着的精神实在值得后辈们学习啊!
纵观宁夏自治区成立以来,为宁夏民族器乐奉献青春的老一辈艺术家集作曲家还有很多如:扬琴演奏家刘利伟、二胡演奏家王振杰郑华彦、竹笛演奏家计学梦、板胡演奏家安育民等等,他们都是从祖国四面八方响应大西北的号召来到宁夏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几十载,推动了宁夏的民族器乐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当然,在现今宁夏的民族的器乐事业,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也寄予希望,在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到对于宁夏民族器乐的发展有以下的担忧:一是对于我区民族乐团建设过于缓慢,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原创作品创作能力不足,缺乏地方地域特色;三是要多争取资金支持,让各层级领导重视宁夏民族器乐事业力争更好的发展。我想:作为宁夏民族器乐事业建设的一份子也会毫不犹豫的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力争与广大民乐建设者一起把宁夏的民族器乐艺术事业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