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鹳雀楼》探微
——兼论古代诗歌的韵脚传情问题

2018-07-13贺同赏德州学院山东德州253049

名作欣赏 2018年33期
关键词:鹳雀楼韵脚黄河

⊙贺同赏[德州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4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此诗问世以后,即“市井儿童皆知诵之,而至今斩然如新”(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九)。对于其意境、主题,前修今贤评论甚多。“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明唐汝询《唐诗解》)“ 大豁眼界。”(明周敬、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清黄生《唐诗摘钞》)“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骨高’言其所写者大也。”(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对沈德潜上述评点所加按语)“ 前两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两句复余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本诗刻画了难以描摹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胸襟,最为脍炙人口。”(黄肃秋、陈新《唐人绝句选》)“ 这两句(笔者注:即该诗前两句)写夕阳将下,黄河奔流,远景壮观。后两句说希望眼界更拓,立足更高;虽是写当前实感,却似在表示作者的胸襟抱负。”(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选注《唐诗选》)概而言之,这些评语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但在宏观层面上异中有同,即都认为此诗景象雄浑,境界高远,融哲理于形象。

一、作者与创作时代

自北宋以后,该诗的著作权是归于盛唐诗人王之涣名下的。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学界关于该诗作者的争议出现了。概言之,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作者不能确定,既可能是王之涣,也可能是朱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其著作权应该归朱斌,而且这种说法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笔者是赞同第二种意见的。持此种意见的学者,从史源学的角度指出,在最早著录此诗的盛唐人芮挺章所编《国秀集》中,该诗署名即为朱斌;王之涣亦名列这一选本之中,王诗被选入三首而无“白日依山尽”一诗。与王之涣同时代的芮挺章对此诗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交代得非常清楚(笔者按:该诗在《国秀集》中题名《登楼》。又,该书共选入初、盛唐作者88人,选辑诗作218首)。这是最具说服力的原始性证据,当然其他的相关证据还有不少。关于朱斌的生平,我们知之不多。据《国秀集》记载,他是一位“处士”。何谓“处士”?其义项在古代大致有二:其一,德才兼备而隐居不仕的士人,如《孟子·滕文公下》中有“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其二,泛指没有做过官,或者虽然做过官,但人生以隐居为主的士人,如陶渊明即曾被称为“处士”(“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又,据当代学者周生春考证,“白日依山尽”一诗的作者为“朱佐日”;朱曾在武后时期“两登制科, 三为御史”,而作此诗时朱正在御史任上。“斌、佐日应是一人……其名曰斌, 其字曰佐日。” 周氏之说,是比较令人信服的。那么,如何看待朱斌既为“处士”又“两登制科, 三为御史”的似乎矛盾的两种史料记载呢?笔者推测,朱斌很可能是先为官后隐居。也就是说,在创作这首诗时,出处行藏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很可能正困扰着朱斌。至于武后统治时期,唐代社会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发展的历史动向,成为由“贞观之治”走向“开元盛世”的有力过渡;同时,传统门阀士族与新兴庶族之间的矛盾斗争较为激烈,酷吏横行,仕途险恶。于是,功业理想与不遇之感交融,激昂与悲慨并存,成为当时士人阶层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我们只要读一读这一时期的优秀诗人陈子昂、“四杰”等的诗文,便可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时代氛围。此不赘述。

二、首句中“山”与“白日”两个字词的意指

(一)“山”字的意指

此“山”所指为何?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后世遂由沈氏之说,误将“白日依山尽”之“山”臆断为“中条山”,代代相因,迄今未绝。当代学者陈友冰在其《〈登鹳雀楼〉故址、诗意散考——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四》一文中大量引述将此“山”认作“中条山”的错误事例以后,对此做了颇具说服力的批驳:“鹳雀楼的东北是蒲州城,东南是长约一百六十多公里的中条山……夕阳是无法落入位于东南方的中条山中的。”继而,他解释了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这与沈括的记载有关”。随后,陈先生还提出了此“山”乃是“华山”的新说:“华山位于蒲州的西南……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向西远眺,正好可见一轮夕阳傍着西南方的华山缓缓下沉。为什么夕阳向西南而不是向西落去呢?这是因为冬天的太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所以向西偏南落去,这与前面所提及的‘白日’同样,都带有很明显的季节特征。”

陈友冰这一新说看似有些道理,但其可能性极小。笔者认为,此“山”极可能是泛指以鹳雀楼为立足点,黄河以西的地势较高的苍茫无际的黄土高原和丘陵。

首先,此“山”是华山的可能性极其微小。我们知道,以鹳雀楼所在地(笔者按:在唐代属河中府,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为立足点,华山位于它的大于45°角的西南方向;而且,华山本身也呈东北偏西南的走向。依据地理学常识,只有在农历“冬至”前后,地处北半球中纬度的鹳雀楼一带,才存有太阳“落在”华山上的微小可能性,至于这一时节鹳雀楼下的黄河是否结冰,还能否“入海流”,我们姑且不论。其次,此“山”泛指以鹳雀楼为立足点,黄河以西的地势较高的高原丘陵的可能性极大。鹳雀楼所在的今山西省永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西南角,地势不高,而唐代的鹳雀楼建筑于黄河中的洲渚之上(清周景柱等纂修《乾隆蒲州府志》:“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宇文护造。”)其地势相对较低。鹳雀楼的西南方是华山,西偏南方向则是渭河平原,西方及西北方向则是黄土高原在陕西境内的一部分。可见,鹳雀楼在其所处的局部地理环境中,所处的地势是比较低的。畅当(生活于唐代宗、德宗时期)同题诗作中的“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的诗句,也可以从侧面证明这一点。所以,白日所依之“山”极可能就是“鹳雀楼”之西,地势较高的那一片莽莽苍苍、一望无际的丘陵、高原而已。又,对于诗歌作品中所涉及的“山”,很多时候不必非得找到有名的高山峻岭与之严格对应不可;对“诗家语”,还是应以“活参”为上。

(二)“白日”意象的内涵

关于“白日”意象的内涵(笔者按:以常态论,即将落山的太阳是呈红色的),学界已有论析。代表性的意见认为,“白日”这个意象,除了“白天”这个常用义以外,还有“中午的盛阳之象”,或含有转瞬即将失掉灿烂光华和光阴易逝、盛年难再的意蕴,或被诗人借此来渲染环境氛围的凄清、荒寒、萧瑟与寂寞等等,而“王之涣则是综合用之”。除去作者问题,此说不无道理,但忽略了此诗诞生的具体的时空环境。下面,笔者就由此角度做一探析。

笔者认为,鹳雀楼以西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干燥多风的地理环境,是造成“白日”意象的首要因素。前引陈友冰先生的论述,对于“白日”的解释,颇具启发意义。他说:“只不过诗中写的是深秋或冬天的太阳,白晃晃的缺乏热力,带上高寒的特征。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就是明证。”陈先生从诗人所处的彼时彼地的自然时空的特点来分析“白日”的内涵,确有新见。只是,囿于“日”落“华山”的偏执,陈先生的目光局限于“深秋或冬天”,所以只能在“缺乏热力”和“高寒”等因素上探讨“白日”意象入诗的成因。其实,陈先生所言太阳被“冻白”的可能性甚微。黄土高原占据晋、陕地区大部(包括鹳雀楼以西及西北地区),因而这一地区在一年中的很多时间里,气候偏干燥、风沙偏多,天空能见度较低。这恐怕才是形成“白日”落山景象的首要因素(笔者按,“全新世”为地理学术语,是指从约11500年前至今;其后期的界限大约是指从约6000年前至今)。尽管唐代与今天时隔千年以上,但是与当今相较,黄土高原地区的整体气候特征,则不会有太大差异。所以,笔者认为,这首诗创作的具体时间,四季皆有可能,而尤以春、秋两季及初冬等干燥多风时节可能性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何种季节,遥望着这一颗依山而落的“白日”,遥望着西方苍苍茫茫的渐高渐远的无边原野,总不免使登楼远望之人生发出些许苍茫,甚至是苍凉之感。

三、诗中四个关键字之意蕴

(一)首句中的 “尽”字

《说文解字》:“尽,器中空也。”在此诗中,其意思是终了、没落。遥想诗人独立于鹳雀楼之上,西方视野中的苍茫景象已然令他心生苍凉之感了;此时,“依山”之“白日”,那多少还能给人以热力和期冀的“白日”也要落到“山”的后面去了,也就是说,夜晚的脚步已经近了。《水浒传》 “景阳冈武松打虎”中“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两句与“白日依山尽”一句,在意境上就有相互参证的价值。笔者认为,此“尽”字,应作“进行时”看,而不应作“完成时”看。否则,若是夜色已到诗人眼前,下面的“黄河入海”之想象,“更上层楼”之行动,将无从落脚。无论如何,一个“尽”字,确实已经给诗中所写景象之苍茫和诗人情怀之苍凉,加重了分量,使得苍茫中多了几分冷落,苍凉中添了些许寂寞。

(二)次句中的“入”字

《说文解字》:“入,内也。象从上俱下也。”而此字作动词“进入”讲的时候,往往含有进入很深、入而不返的意味。由它组成的词语如“入迷”“入戏”“入木三分”等,即是明证。“入”字与河、海等在一起联用的情况,所在多有。《尚书》中的《禹贡》一篇讲大禹治理九州之水,文中多用“入于海”之类的字眼,来形容经过疏导的洪水奔涌着流进海洋的宏大气势及其一去不返的特点。“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唐诗名句“侯门一入深似海”(崔郊《赠去婢》)中的“入”字,也带有进入侯门大院以后,此女再也难以出来与“萧郎”续接前情的意味。笔者认为,“黄河入海流”中的“入”字,也是带有水流洪大疾速、一旦入海不再复返的意味,而且此种意味还很强烈。又,黄河中游之水的特点是水大而流急。“自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到河南桃花峪为黄河中游……河道长1206km,落差890m。” 这近千米的落差,在宏观上决定了黄河中游的流急水大。在黄河中游又以晋陕大峡谷一段水流最为湍急。李白的名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就是这种壮观景象的生动写照。而鹳雀楼所在的永济市北距晋陕大峡谷的南端——河津市的“龙门峡”不远。由在鹳雀楼上俯瞰黄河之水奔流而去、一去不返,反观自身的人生路程,诗人不难联想到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人生感喟,进而生发出某种年华蹉跎、壮志难酬的生命焦灼感。

2.2 香菇普通粉与香菇超微粉色差比较 经色差仪测定,香菇普通粉的L*值为68.67,香菇超微粉的L*值为74.91,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香菇粉粒度越小,粉体的亮度越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减小香菇粉粒度提高其色泽。

(三)第三句中的“欲”字

《说文解字》:“欲,贪欲也。”段注:“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当这个“欲”字引申为“打算”“想要”之意的时候,它所传达出的无疑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很多古代诗作中,“欲”字往往体现着一种昂扬奋发、蓬勃向上的豪壮襟怀。这在初、盛唐诗人的作品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卢照邻的“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刘生》)、高适的“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等,都是触手可得的好例。同时,也应看到,在有些诗作中,“欲”字应作其他解释,如李白《赠汪伦》末句“李白乘舟将欲行”中的“欲”字,显然就是表示时态的“即将”之意。具体到《登鹳雀楼》这首诗中,“欲”字无疑应作“打算”“想要”之意。然而,当我们把这个“字”放到前面已经论析过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惊心动魄”(南朝锺嵘《诗品》)的具体语境中,就会自然进一步发现它所蕴含的深意:表现了诗人在苍凉落寞袭上心头之际,努力登攀、勇敢向上的雄壮不屈的人格风貌。

(四)末句中的“上”字

《说文解字》:“丄(笔者注:即“上”字),高也。”显然,其本义是指高处、上面。《周易·需卦》:“云上于天。”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上),干宝云:升也。”俗谚云“比登天还难”,而不说“比上天还难”,用“登”字,无疑会映照出“登”天之人吃力、艰难之状貌。相反,从这个“上”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所写的自低处到高处上升的行动,含有省略其具体动作过程的意指;而这种意指,传达出一种轻松、坚定、贯彻到底的语义色彩;进而会使人联想到一种从容不迫、积极进取的人格风貌。卢照邻《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隐辚度深谷,遥袅上高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两诗中的“上”字,均是好例。具体到本文所论的“更上一层楼”一句中的“上”字,它同样含有上述语义色彩。除了合乎平仄的格律要求而外,笔者以为,该诗用“上”字,同样彰显了诗人的勇敢坚定、积极进取的人格精神,而且此种人格精神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苍茫冷落的时空背景中,又比前引卢、李两人的诗意多了几分孤傲与倔强。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作品中的“上”字,在其具体语境中,是与上述意蕴指向截然不同的,如李后主《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句中的“上”字,即寄寓着伤感颓丧的意味。

四、艺术表现的手法

句式上的对仗谨严,格律上的平仄工稳,尺幅千里的宏大笔触,固然是这首诗显著而且成功的艺术表现手法——这已是大家熟知的学术常识;然而,对于该诗中顺承中有逆挽的章法、感情内涵丰富的尤韵的成功运用,学界迄今未予注意,笔者有感于此,特讨论如下。

(一)“逆挽”展示积极人生

“逆挽”一词,本意是指向原初的或相反的方向扭转局面,从而使之复原或变好。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文艺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逆挽”的手法,来增强艺术表达的效果。比如,书法创作就很讲究“逆入平收”。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曰“屏去模仿,专求古人逆入平出之势;要以十稔,或有心手相得之境”,正是着眼于此。具体到文学,特别是诗文创作之中,逆挽是指在几句话中, 后面的句子逆前面句子的风格特点而挽向相反的一方, 从而使前后句子的风格大异其趣。它虽可由奇、雅挽向平、俗,在实际上却几乎全是由平、俗挽向奇、雅。明代谭友夏《题简远堂诗》云“必一句之灵,绝回一篇之运,一篇之朴,能养一句之神,乃为善作”;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云“诗中固须得微妙语,然语语微妙,便不微妙,须是一路坦易中忽然触着,乃足令人神远”,都精辟地指出了逆挽这一艺术手法的真谛与大用。隋人薛道衡五绝《人日思归诗》云:“立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其前两句是由当时口语融合而成,平淡无奇;但由于后两句笔意新奇精警,就使全诗的情感变得深沉细婉,且在布局上呈现出抑扬灵动之美感。唐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也是成功运用逆挽手法的一个范例。

具体到《登鹳雀楼》这首诗,笔者认为,其章法乃是顺承中含逆挽,而以逆挽为重心。

先说顺承。“白日依山尽”一句是写向西远眺之景,“黄河入海流”一句则体现了诗人收回西望的目光,由俯视脚下黄河洪流到眺望河水远去,再到想象黄河入海的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的转换过程。所以,这两句写的都是诗人“视通万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而形于笔端的宏阔景象。那么,接下来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表达诗人继续登高望远的希冀与胸襟,这样顺承手法的运用就很好理解了。

再说逆挽。如前所论,此诗前两句虽然视野开阔,但是,日落苍茫山野、黄河奔流不返的景象,所引发的是一种苍凉的意味和人生的焦灼之感。如此,后两句在情感上、境界上就会至少有两种走向。一种走向是诗人在此种苍凉与焦灼之中,感伤一番,颓然下楼,如果笔者试拟两句,可能就会是“收拾千里目,悄然下高楼”之类;另一种走向就是此诗所谓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以心底的人生豪情压倒由外在景物引发的一时苍凉,以更上层楼的热望和行动来超越生命的焦灼之感,倔强地书写出人生的崇高之美。显然,顺着前一种走向写出来的,只能是一首视野虽然开阔而生命意识贫弱的平庸之作;沿着后一种走向高歌出来的,也就是这首已被历史定格的五绝,则肯定会成为一首境界高远、激荡人心的千古佳作。可以说,此诗既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写意画,又是超越平庸与困窘的生命赞歌。究其实,逆挽手法的运用,为此诗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并且增强了其艺术上的张力,实在是功不可没的。

(二)“尤韵”传达丰富情感

汉字的声音本身就能传达出一定的情感意蕴。在文艺创作特别是古代的诗、词、曲创作中,声韵的传情达意的重要功能向来受到重视,而相关的理论探讨时有所见。成于汉代的《毛诗大序》云:“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明人王骥德《曲律》说:“各韵为声,亦各不同,如‘东钟’之洪,‘江阳’‘皆来’‘萧豪’之响,‘歌戈’‘家麻’之和,韵之最美听者,‘寒山’‘桓欢’‘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而在一首诗作的全部字词之中,尤以其韵脚最为重要。“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清沈德潜《说诗晬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与其他艺术质素的交互作用,同一韵脚所传达的感情意味,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

具体到《登鹳雀楼》这首诗,笔者以为,它是以尤韵的韵脚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此诗的前两句所抒发的主要是一种苍凉低沉的情调,以尤韵来抒写此种情调很是适宜的;而其中又含有豪壮的感情因子,是白日依山、黄河入海的高远之境界促成了此种豪壮之情的生成。其后两句所抒发的主要是一种登高望远的热烈希冀和豪迈襟怀;但其间也含有些许苍凉之感,是时近日暮的自然环境和尤韵的韵脚衍生出了此种苍凉感。然而,从总体上看,此诗的感情基调是豪迈向上的,其所写的高远景象和诗人意欲登高望远的心理动作,是形成这一感情基调的主导因素。简言之,尤韵韵脚的成功运用,营造了此诗的声音质素与形象质素的顺畅交融与强烈激荡这两种态势,从而为此诗蕴蓄了丰富跌宕、动人心魄的感情力量。有些学者说:“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用的是‘尤’韵……‘尤’韵的字:忧、流、留、游、悠、羞、秋、柔、愁、休、囚、幽等,哪一个字是积极向上的?朗读的时候觉不出来,一拉长声音吟诵,这个韵的味道就出来了——这是一首感叹人生易老的愁闷的诗啊。”显然,这种说法陷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毋庸置疑,古代的学者文士们比我们当代读诗、学诗之人,更加谙熟诗歌吟诵活动,他们的意见不应该被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开端所引的古代、近代学者们对此诗境界、主题的评语,亦在宏观方面,为笔者上述浅见提供了佐证。

综上所述可知,《登鹳雀楼》是朱斌创作于初唐武后时期的一首五绝;诗人目击日落时分苍茫冷落的山野与奔流不返的黄河,人生的苍凉感和焦灼感袭上心头;但在高远苍茫的艺术境界之中,诗人却展现出弃绝悲凉、努力登攀的慷慨激越的壮烈怀抱与崇高之美。该诗意境的精微之处,大约即在于此。

五、韵脚传情问题管窥

由于现代以来,学界于上述韵脚传情问题泛论概述者居多、具体论析者较少,故而下面笔者主要以“尤韵”为例,对这一问题稍作探究。

前引明人王骥德所谓“‘尤侯’之幽”,是指尤、侯一类的韵脚,它们往往能够传达出幽深、幽闲、幽雅之类的感情意味和美感特质。如《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需要指出的是,属于尤韵的字,在古诗中尤以表达忧愁的情感为大宗。如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水落鱼龙夜,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郎士元《送奚贾归吴》中“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游。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水清迎过客,霜叶落行舟。遥想赤亭下,闻猿应夜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等,都可以为证。即使是李白以尤韵为韵脚的七律名作《登金陵凤凰台》,其所抒之情也不无些许悲情愁绪。但不容忽视的是,使用尤韵来表达乐观豪迈格调的诗作并不少见。如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南宋岳飞《题青泥市寺壁》“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清人郑燮《题游侠图》“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等,均为好例。

那么,如何解释使用同一韵脚的诗作,所抒发的感情格调大不相同,乃至相反的情形呢?笔者愚见,一首诗感情格调的最终形成,至少有赖于两个支点:所描写之对象和所使用之声韵。而这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可能是二者相得益彰,如前引“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即是幽美之景与尤韵的幽闲声韵的水乳交融;也可能是一方在某种程度上抵消甚至改变另一方的感情指向,如前引李白《渡荆门送别》,即以开阔之景象消弭了尤韵的低沉之感;而在此二者之中,前者即所描写之对象的地位似乎更重要一些,因而前引郑燮《题游侠图》诗,能够以尤韵写游侠之豪情壮怀。试再举其他韵部的一个例子。如以“阳韵”为韵脚的诗作,多呈现出清朗、豪壮的情调,即前引王骥德所谓“‘江阳’……之响”。例如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押的“阳韵”;又如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以意境清朗著称,也是押的“阳韵”。但是,也有例外。如中唐李益的七绝《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其所描写的即是一种冷落的塞外秋景和一群久戍思乡的边塞士卒。显然,是此诗所描写的对象抵消和改变了诗中“阳韵”所携带的豪壮、响亮的一般情感意蕴。

所以,在考察一首诗所表达的感情倾向的时候,把该诗的韵脚作为一个观测点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从这一个角度看,综合地、多角度地考察才是诗歌情感研究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鹳雀楼韵脚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韵脚怎么押?
蒋昱欣??《登鹳雀楼》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
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