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质条件下过坝公路施工技术的应用
2018-07-13毛祖明
毛祖明
摘 要:本文在分析不良地质条件下过坝公路施工问题的基础上,从路基施工和路面施工两方面对过坝公路施工技术展开分析,然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过坝公路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工作人员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良地质条件;过坝公路;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8)16-0105-03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Over Dam Highway
Under Un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MAO Zuming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 of da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d geological condi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over dam highway from two aspects of subgrade construction and pave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n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crossing dam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ff.
Keywords: un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over dam highway;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公路被修建。而过坝公路是以特殊地质条件为基础而修建的公路,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采用的施工技术较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用。过坝公路施工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保证公路建设质量,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因此,要加强对不良地质条件下过坝公路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更好地推动公路事业的发展。
1 不良地质条件下过坝公路施工概述
在过坝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路面和排水体系的建设都与工程地质条件有关。在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工程施工长度和等级也存在一定差异。受天气条件影响,公路施工地的地下水位不稳,导致地表土质出现地层软硬程度不一的问题,砂层将会变软,导致不良地质的形成。在各种地质条件中,软土地质为常见问题。而在过坝公路施工中,其长期受到水的侵蚀,容易产生软土地质,导致土层含水量较高,透水性和抗剪性较差。若未对其进行合理处理,将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在过坝施工期间,工作人员要将公路过坝堤位置的松散土体挖出,然后浇筑深孔錨筋和混凝土挡墙,最后进行路面平整。针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过坝公路施工,还应加强对公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确保公路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完成最佳地点的选取,以便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此外,在过坝公路施工过程中,还要避免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以进一步增强工程的环保性。
2 不良地质条件下过坝公路施工技术
2.1 路基施工技术
针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过坝公路施工,通常需要加强路基施工技术的运用。
2.1.1 抛石挤淤技术。抛石挤淤是软弱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在路基底从中部向两侧抛投一定数量的碎石,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以提高路基强度。采用该方法,可以使水坝坡顶和坡面地基保持稳定,通过减少坡体孔隙保证坡体能迅速得到密实。在换填灰土的过程中,要将深度控制在0.5~2m,并将掺入灰含量控制在3%~8%,抛石厚度应不超出3m。通常情况下,仅在地下水位处进行抛石作业。在实际采用该技术时,需要使抛石量达到一定要求才能进行地基处理,以提升地基表面的承载性,但无法解决坝基沉降和变形问题。
2.1.2 超载预压技术。超载预压法也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采用该种技术时,通常需要共同开展路基修建和填筑,并采用砂垫层技术,建立水平方向的排水通道,施工工期长达6个月,可以使路基得到较好的夯实。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完成构造物的修建,然后再进行路基填筑。对于桥头等路段,则不能采用该方法。
2.1.3 加筋土技术。加筋法是指在土中加入条带、纤维或网格等抗拉材料,依靠其改善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其主要包括土工合成材料法、加筋土法、土层锚杆法、土钉法和树根桩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土的松散程度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
2.1.4 高真空击密法。高真空击密法通过人为在土层中制造“压差”,利用“压差”来快速消散超孔隙水压力,使软土中的水快速排出。采用该技术,能使击密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被处理土体形成一定厚度的超固结“硬壳层”。由于“硬壳层”的存在,使得表层荷载有效扩散,减少了因荷载不均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2.2 路面施工技术
针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过坝公路施工,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混合料回填和碾压技术的运用。完成支撑桩施工后,需要利用分层方法完成混合料回填,通过合理调配,保证材料能达到标准要求。通过夯实试验后,可以使用混合料进行回填作业。而混合料夯实碾压需要重复4次,达到2.26g/m3的平均干密度,孔隙率应达到17.5%,沉降率要达到11.7%。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应保证路面平整。采用分块分缝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在二期施工时进行定型模板浇筑技术的使用,保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确保过坝公路路面稳定性能够达到要求。在浇筑前,需要做好钢筋的预埋工作。完成面板浇筑后,需要进行凿毛处理,将预埋的钢筋调直,并完成定型模板浇筑。需要注意的是,在公路施工从开始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路面都可能出现裂缝。受温度、施工材料和路面压力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路面会产生裂缝。在对裂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分析,以便使裂缝问题得到有效处理,从而提高公路行驶系数和寿命。结合现实施工情况来看,针对裂缝,可以采用化学灌浆、表面涂抹等技术进行处理,以免公路施工质量受到影响[1]。在路面防渗透方面,还应结合公路路段路堤水源年增长量、上游汇水面积和年降雨量等数据展开分析,对公路沉降问题进行思考。为预防沉降的发生,可以采用加载预压技术增强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 不良地质条件下过坝公路施工技术的运用
3.1 工程概述
某过坝公路为永久性施工道路,道路全长545.787m,K0+000~K0+170为泥结石道路改造,K0+170为右河槽和原防洪堤,高程为46m,厚16.8~17.7m。公路施工区域岩体风化以面状风化为主,坝头右侧可见裸露基岩,层岩性为软岩,见光易风化崩解,成为小碎块。从整体来看,除局部岩体较破碎外,坝线弱风化岩体透水率小于5Lu。長期受水的侵蚀和击打,公路周围土质较为松散,不利于施工建设。表1为公路施工工程量表。
3.2 施工技术方案
结合公路施工遇到的问题,在路基施工方面,除了满足有关技术指标要求外,针对淤泥质土层,还要采用锚筋技术增强地基承载力。在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准备,结合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表2为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在此基础上,需要将路面两侧的附着物清理干净,并对开挖的软土地基部位进行原始地形复测,结合施工图纸完成道路中线测放,进行相应标识牌的设置。结合土质,可以完成涵管位置的现场放样,并根据测定定位进行沟槽开挖。完成开挖作业后,需要进行整平夯实,然后进行砂砾石和少量亚黏土混合物的填筑。填筑过程中,在管节位置需先完成10cm砂砾石铺设,并进行整平夯实,然后进行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的铺设。完成涵管埋设后,需要实现回填夯实,进行浆砌石施工。利用水准仪,可以对路基进行整平,然后进行碾压施工。
在具体施工时,还要利用机械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参量进行拌和,采用的涵管为C25预制混凝土,单节长1m,壁厚10cm。在非岩石地基上,应保证涵洞地基承载力最小达到0.3MPa。沿着洞深的方向,每隔4~6m完成一道沉降缝的设置,缝宽1~2cm,使整个断面得到贯穿。利用沥青麻絮,可以实现缝隙封堵。针对岩石地基,可采用砂浆进行浆砌石施工。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先完成钢筋制作,并进行模板安装和加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板缝中心设置传力杆,并使板缝保持水平或垂直,避免因混凝土伸缩出现裂缝。在施工缝位置,需按伸缩形式设置传力杆[2]。在板面上部,可布置角偶钢筋网,与板顶距离应超出5cm。完成混凝土浇筑、养护和切缝后,需要进行挡土墙施工,按照测量放样得到的坡度和导线进行浆砌石施工。最后,需要做好路面边缘的清理整平工作,并完成泥结石的铺设,然后对路面进行整平、夯实。
3.3 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过坝公路施工质量能满足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表3为工程施工技术指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会受到设计、规划、施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过坝公路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且人员较多,使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也较多,会给现场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在实际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首先,应结合组织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施工时间,确保人员、设备和材料得到合理分配。其次,在施工前,应加强施工准备。例如,调阅相关材料,了解各地段的地质、设备和人员配备情况。同时,结合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对路基构造进行分析,加强对重要和复杂地段的勘查。在审阅文件和地质勘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修正,以免公路在施工期间出现问题。此外,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养,确保人员掌握路基构造,明确路基施工的关键环节,保证施工能实现顺利衔接,并保证工程质量。再次,在路基填筑的过程中,还要实现分层填筑,保证路基的坚固性。在填料填筑的过程中,完成基底处理后,需要及时进行路堤填筑,为路基预压预留充足的时间。为此,还要事先完成预压和沉降期的设定,并将填筑宽度控制在30~50cm,以便通过控制填筑速率和时间增强路基的稳定性[3]。结合填料性质和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碾压设备,并在每层填筑后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要先利用16t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然后利用18t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碾压次数达到3遍,确保表面无轮迹。在初次碾压过程中,应使压路机匀速行驶,采用先慢后快、从两边向中间的碾压方式。在后续碾压过程中,要将速度控制为1.5~1.7km/h,并保证每次碾压折返点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4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公路施工要求也变得更加具体。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过坝公路施工,需要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结合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以使公路施工能满足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睿龙.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3):114.
[2]吴美红.基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3):128.
[3]崔清.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过坝公路施工技术解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