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探究

2018-07-13熊小兵

体育风尚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初中体育现状

熊小兵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设定了“要在21世纪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学突破以往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时俱进。针对目前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不足,相关人员应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做出具有积极意义的转变。本文首先归纳了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总结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其次是阐释了新课改的新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具体体现;最后是在上述基础上,相应地指出一些值得创新的方面,希望能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的转变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状;教学创新;初中体育

初中正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体育锻炼在这个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一项科目内容。不仅是在身体方面,体育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承受的压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锻炼的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响应国家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应逐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为国家的“十三五建设”培育更为优秀的人才。

一、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思想固化

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加上应试教育模式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束缚,初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免显得有些陈旧。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许多学校甚至是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从根本上忽略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片面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体育训练。这种片面顽固的思想不仅不能够使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同步发展,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会使初中生在交往方面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导致心理和身体两方面上的严重缺陷。

(二)体育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枯燥守旧

目前许多学校依然延续着以往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传统。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一般以长篇大论的体育注意事项作为开场,接着让学生机械地重复热身动作或者进行跑操训练,之后解散班级,让学生自由进行活动。从上述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够注意到以下问题:第一是体育教学课堂完全与专业书本脱节,所有的体育知识都由教师口头传授;第二是课堂上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意识;第三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机械重复,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第四是教学内容的枯燥,无论是注意事项还是体育知识都是周而复始地传授给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初中体育课程自然愈加索然无味。

(三)初中体育教师的管理问题

一方面是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首先是教学年龄的差异所导致的教学素质偏低。教学年龄较长的体育教师鉴于年龄较大和忙于评选职称这两方面的原因,而疏于对教学方法的改革,缺乏创新意识,无法从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教学年龄较短的体育教师由于教学时间较短和年龄较小,而缺乏教学经验,并且无法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授课。

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队伍的选拔标准较低。目前大部分学校依然认为体育这门科目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初中体育仍然是一个较为薄弱的中学科目。再者是对体育教师的选拔标准较低,不要求高学历和高文化素质。在选拔后,也没有对体育教师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这就使得教师在刚上岗时缺乏职业素养,面对新情况时缺乏应对措施。这二者都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

为了让枯燥守旧的体育教学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在新课改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下,应当提高体育课堂的活跃程度,充分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好奇心。为达到以上几个教学目标,应当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主体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创新。

(一)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

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当大力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丰富多变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性课堂,例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采用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这种创新型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相互配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创新的教学理念是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灵魂,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始终秉持着“教学即服务”和“教学即交往”的教学理念。首先是“教学即服务”。在二十一世纪,教师作为一种服务职业,应当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的意识。即,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初中体育教师要及时提供体育方面的指导和体育常识的传授,发挥体育教师的多重服务功能。然后是“教学即交往”。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一直是以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形象而出现的,无形中扩大了与学生的交往距离。而“教学即交往”的教学理念就意味着体育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亲近的关系,改变体育交往活动中的单一模式,使师生之间有情感和心灵的交流。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从科学的理论体系来说,初中体育教学应当平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的理论方面,要注重对学生体育理论体系的建构,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多维度地将抽象的体育理论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在深刻理解体育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而在体育教学的实践方面,要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促进对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了解,大大提升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任务完成度。

(三)转变教学主体,营造良好氛围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应当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义。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转变教学主体,从传统模式中的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发挥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在体育交往中的参与程度,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的品质。

初中体育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体育教师应严格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坚持“合作即发展”的教育意识,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关怀,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以便推进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合理安排。

三、结语

简而言之,我们应该加快对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的步伐。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多处缺陷和不足,不仅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且更是无法满足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对他们的个人发展的影响也是弊大于利。在改革体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而且还应该培养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對体育教授者来说,树立体育教师寓教于乐、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增强教师人文关怀的精神也是创新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众多教育界学者的号召下,在基层教师的积极配合下,相信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一定会逐步上升,谱出一曲新乐章。

参考文献:

[1]刘时强.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刘守江.浅谈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1).

[3]唐宜峰.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4]余荣.浅谈创新教育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6(07).

[5]顾华华.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1).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初中体育现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