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教学法在技工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7-13黄佳彬

体育风尚 2018年7期
关键词:应用

黄佳彬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能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大,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的孵化地,承担着培养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专业化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而传统的技工教育体系培养出的技能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技工院校发展的一大瓶颈。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课程教学经历,分析当前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将职业导向教学法融入体育课程中这一解决办法,实践表明职业导向教学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体育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体能需求,并获得终身体育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导向教学;体育课程教学;应用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而经济增长快慢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提高劳动者素质显得极为重要。当前,技工教育是解决技能型人才缺失、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关键。人才培养工作基础在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是重中之重。笔者就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课堂体育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观点,力求形成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

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为关键词搜索,只有113条信息,“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为关键词搜索,仅有26条信息,可见对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是很匮乏的,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与韶关市四所技工院校体育教师沟通联系,了解各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多方面对比,使研究更为客观,增强研究的实用性。

一、技工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有偏差

随着一体化改革的深入,技工院校不断地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体育课程最为重视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教学思想重在使学生习得基本体育知识,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大体来说还是按照普通高等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很少体育教师能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来提高学生的特殊身体素质。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培养与就业岗位连接极为紧密,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和课程实施与岗位紧密对接,促使教学体系多样化,以满足社会对高级技能人才、预备技师、高级技师的需要,技工院校应该重新审视体育教学工作,将体育教学与学生日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身体素质相连接,以更好地完成服务社会、终身培训的教学使命。

(二)师资配置不合理,教研水平有欠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及要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需要好的环境来造就,以当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为例,教学工作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教师成长也受限,教学水平自然也难以提高。通过调查得出韶关四所技工院校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现状为体育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主要工作为行政工作,部分院校的专职体育教师数量和兼职体教师数量比例持平,个别院校的兼职教师数量甚至高于专职体育教师。这种极不合理的岗位设置导致了技工院校体育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由于教师队伍配备不够合理,体育教师缺乏,体育教师的教学量严重超负荷,有些教师周课时接近二十节,超负荷的工作造成了教学疲倦,难免疲于应付,这种状况下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教学改革深化更是难以推进,这也是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研究成果之所以匮乏的真正原因。因此,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师资结构亟需优化。

(三)体育课程开展模式、教学内容单一

技工院校一直被外界定义为只是单纯学习技能,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基础学科被边缘化,技工院校体育课程的开设基本是四个学期,每周两节,学期总课时与《技工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差甚远。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军训猝死、跑步猝死、体测猝死、打篮球猝死等事件屡见报端再加上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主要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易开展教学的竞技性项目为主,与职业相关的健身类、休闲类、保健类的项目少之又少。教学方法基本以传统的“三部分(讲解、示范、练习)”体育教学形式为主体,以完成体育考核为目标,课堂内容单一,未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对体育活动的喜好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对于职业实用性体育,即根据专业特色设置的课程未得以开展,学生的职业体育能力不足。

二、职业导向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当前现状,技工院校必须重新审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教学指导思想,促進体育教学改革,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课程教学经历,认为职业导向教学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可持续发展”理念,职业导向教学法结合企业用工需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特色,根据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身心体育锻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比如对商务文秘专业的学生,工作方面多为坐立式工作,涉及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教学过程就可以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此外,要注重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让在学校学习到的体育知识、锻炼方法在未来工作中继续可持续发展下去,提高素质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终身锻炼及终身受益的能力储备。

一是教学对象主体化

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校练习-集体考核-个别纠错,这是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消极、被迫的地位,没有表现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都是应付性地完成教师规定动作。而职业导向教学法中教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学生是主导者,通过翻转课堂形式开展研究,先找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课前分组进行研究,通过微信群,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大家看,课题中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练习,共同讨论,共同体会,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后台走到前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新事物的分析研究能力。

二是教学内容职业化

根据专业的不同,体育课程内容也应该有所区别,即每个专业对应职业在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上是不同的。比如文秘、电子商务专业大多为脑力劳动者,“坐立伏案式”为其主要工作方式,基本保持长时间坐立状态。而医学研究表示久坐会影响心肺功能、血液循环、骨骼肌,长期的腦力劳动也会增强心理负荷,导致神经衰弱。长此以往,视觉疲劳会产生各种综合病症,针对这类专业可选择“短跑的反应跑”训练反应能力;“排球的传球”练习手指、手腕灵活性;单双手上举哑铃做颈肩力量的练习等。而机电、数控等专业多采用的是“站立式”工作方式,即工作时长时间站立、姿势较为固定、下肢工作强度大。长时间站立会产生疼痛,并且走、跑、跳等功能下降。对身体其他部位的身体损害,表现在造成淋巴系统血液回流障碍,引起下肢浮肿等症状,血液回流不好,造成静脉阻塞,进而出现静脉曲张。针对这类专业可选择慢跑、靠墙手倒立、仰卧举腿等促进血液循环;练习登台阶、高抬腿、单足跳、蛙跳等锻炼下肢的静力性、耐力性和动力性力量等。

三是教学过程程序化

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汽修专业为例,根据职业分类可分为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金修工、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客服、汽车销售等,课前分组找出各类岗位的职业体能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预习,课中对每组查找资料进行查看点评,确定最终需要注重的教学点,如针对汽车销售,需要长时间站立以及应对自如的心理素质,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如练习登台阶、高抬腿、单足跳,注重对抗挫能力、抗疲劳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可让学生自创韵律操、游戏等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对教学进行系统化考核,除了考勤之外,更要注重学生课前案例搜集和材料准备、课上项目活动表现情况、课堂活动表现等,通过系统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素质学习课程,同时它也是学生们应该养成习惯的一种锻炼方式。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来看,重视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体育锻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机能,如果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教学与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相挂钩、相促进,使得体育学习能够为学生们的职业生活所服务,以此为社会培育出更多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十分健康的职业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永忠.职业身体能力导向的高职特色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报,2013(09).

[2]张忠诚:中职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2).

[3]刘慧琼.技工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研讨,学校体育学,2017年(第7卷)第15期.

[4]马化霞.江苏省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9月.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