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

2018-07-13杨煜林

体育风尚 2018年7期

杨煜林

摘要:文章从中学体育中足球训练的方面对现阶段国内中学体育足球训练中的战略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中找出一些弊端,源于中国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后。在落后训练理念指导下成长的中学体育球员,成年后的比赛理念也必是一种落后的理念,使得中国足球的水平现状成为一种必然。本文仅从训练学的角度对我国中学体育足球训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理清弊端,为中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

关键词:中学体育足球;战略性训练理念;实践特征;安排

足球一直是我国体育的软肋。究其原因,主要是足球运动的操作性训练理念比较落后,优质的足球运动员资源也极为匮乏。因此,足球运动要从小抓起的重担就理所当然地落在中学生身上了。学校要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接触足球,为其提供比较先进的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以培养他们对足球的兴趣。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将从中学体育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和查阅关于文化学视角看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的著作及相关论文,并写出文献综述。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中学生发出20份问卷调查并总结。

二、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界定

(一)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中学体育足球的操作性训练理念,就是指体育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足球运动的规律以及中学生训练规律的把握及比赛能力的提高所持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战性和持续性的看法与判断。

(二)中国中学生足球训练理念特征分析

如何將中学生球员的潜能挖掘出来并不断提高其竞技能力取决于训练过程的控制——提高每次训练课的质量和效率。因为足球训练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活动,需要体育教师将其掌握的训练理论、经验和执教艺术完美地结合。

1.关于训练组织的理念特征

学生是否清楚每次训练的主要内容及各项内容的训练目的是保证训练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训练具有针对性、目的性、集中性的基础。

2.关于训练指导的理念特征

(1)注重形式,忽视细节

教师在观察学生训练时,特别是反复出现失误时能否及时正确地发现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而清晰地讲解来纠正错误是保证每一练习环节质量的关键。

(2)训练脱离实战

足球比赛的目的是要射门得分,而得分的最好区域就是面对球门的禁区附近。已经进了大禁区却不让学生利用个技能想方设法得分,这种练习本身就是死板的,不切实战的机械的练习,是为练习而进行的练习,而与现代足球比赛的要求相脱离。

3.关于中学生自信与兴趣激励的理念特征

关于中学生自信与兴趣激励的理念特征现象,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训练前中学生们懒懒洋洋地来到训练场后坐在场边等着教师的到来,没有一个学生很有兴致地进行自我练习或小组练习,个个显得一脸疲惫,没有兴趣,没有激情,兴趣是动机的一种形式。兴趣是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中学生从事足球运动非常重要的心理动因。这一现象不但使人享受生活乐趣,而且能为智慧活动提供最好的情绪背景。

三、完善中学体育足球训练理念的建议

(一)让学生在足球训练中享受足球的快乐

学生在训练中能否经历并享受“踢球”的乐趣对他们的成长以及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组织学生训练时,从一开始就应让他们学会将足球视为一种快乐游戏去体验和享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足球的魅力,也会为他们一生钟爱足球打下基础。

(二)按照未来足球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指导青少年的训练

详细分析足球这一集体项目的各个因素,每一因素都要在学生训练计划中得到保证。只有那些真正掌握了比赛中需要的各种运用自如的技术技巧的学生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同时足球对学生的体能要求相当高且全面。

(三)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训练能力;辅导能力;观察能力;教育能力;组织能力;示范能力;自我提高。

四、结论

中学体育在训练的组织过程中不清楚训练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教师制定训练计划的能力差,水平低,对制定训练计划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由于中学教师业务水平、能力所限,以及过于追求比赛成绩,导致学生基础训练的内容不全面,不扎实,基本的技战术能力缺失;学生足球训练每天训练次数多,训练课时间长,强度低,技战术练习频次低,训练的质量、效果差,脱离了足球的本质要求,导致很多训练是无效的足球训练。在训练的指导方面不注重对细节的要求,形式化,为训练而训练;教法单调,不能结合比赛情景,缺乏实战性;训练过程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生机械、被动训练,导致学生在比赛中无灵性、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由于中学生训练、比赛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球队成功、比赛成绩,追求社会价值,认为成功就是表现得比别人出色、击败对手、比赛胜利等,以能力为目标和以自我定位为目 标破坏了学生在这项运动中的乐趣,阻碍了他们在发展自己踢球方式过程中的独立与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庆春.关于训练理念本质特征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5):28-29.

[2]谷明昌.现代足球理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安迪 凯特(英国).足球心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梁殿乙.现代足球特征与青少年足球训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1):17-19.

[5]钟秉枢.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6]梁栋.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结构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2.6.

(指导教授:李好根 群山国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