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斗士运动进攻与防守技术的研究

2018-07-13王俊良

体育风尚 2018年7期
关键词:转体斗士使用率

王俊良

一、对脚斗士技术动作进行划分

经过查阅相关可以发现,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以往的研究者认为脚斗士运动的对抗性较强,从过程上来说,脚斗士运动的一般规律是双方运动员进行不断的攻防转换和对抗,以达到将对手击倒的目的。那么不同技术动作之间的转换和调整是怎样的?攻防之间的姿态转换中又有哪些具体的技术动作?这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没有过多的在文献当中体现出来,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脚斗士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拓展。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主要借鉴其他格斗对抗项群对技术分类的研究,结合脚斗士技术运用特点,分析定位脚斗士的技术体系。本文将脚斗士技分为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和防守反击技术。进攻战术中,包含单一技术和组合进攻两个部分,其中单一技术包括:弹推、顶撞、摆膝、套膝、下压、上挑几个部分;组合进攻包括两项技术组合、三项技术组合、四项技术组合、四项技术以上几个部分。防守技术中,包含弹腿、侧闪、转体、退让、贴靠几个部分。防守反击战术中,包含弹腿反击、侧闪反击、转体反击、退让反击、贴靠反击几个部分。

二、沈阳体育学院脚斗士运动员采用技术动作的具体分析

上文中已经提到了脚斗士进攻技术的具体分类方法。那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视频材料进行观察和梳理统计,分析并归纳出沈阳体育学院脚斗士运动员在采取进攻性技术动作时的统计我校脚斗士运动员使用次数最多的技术动作,即弹推动作。在观测到的录像材料中,这一动作一共使用了944次,使用率占到了38.5%。再其次是下压动作,共使用了789次,使用率占到了31.8%,接下来是上挑、顶撞、套膝、摆膝几个动作。但是纵观得分率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弹推和下压动作都是运动员使用程度较多的技术动作,但两种动作的得分率上却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不同。其中弹推动作的得分率是12.5%,而下压动作的得分率为7.9%,相对弹推动作得分率较低。从中还可以发现另外一种得分率较高的技术动作即上挑动作。对于不同技术动作的得分率、成功率、使用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将在下文中进行集中阐述。

三、不同技术动作分析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不同技术动作的使用情况和得分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整理总结出表1:不同技术动作使用率、成功率及得分率的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脚斗士技术分为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和防守反击技术。进攻技术中,包含单一技术和组合进攻两个部分,其中单一技术包括:弹推、顶撞、摆膝、套膝、下压、上挑几个部分;组合进攻包括两项技术组合、三项技术组合、四项技术组合以上几个部分。防守技术中,包含弹推、侧闪、转体、退让、贴靠几个部分。防守反击技术中,包含弹推反击、侧闪反击、转体反击、退让反击、贴靠反击几个部分。不同技术动作的特点各有不同。弹推技术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因此这种技术动作不光可以运用在进攻上,更可以用来进行防守对手的攻击,但因其对运动员体能、平衡性等要求较高,因此这种技术动作应该谨慎使用;下压的使用率和成功率也是仅次于弹推动作的一种技术动作。同时由于这一动作兼具进攻性和防守性,而且对运动员身体要求比弹推技术要小,因此这一技术动作在进攻和防守上将有着不错的使用空间。上挑动作的使用率和成功率都不高,究其原因是这种动作的容错率太低,未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可能无法使用这种技术动作。

(二)建议

通过以战术目的为区别的技术动作分类,可以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同的技术动作,以达成不同的战术目的。弹推技术是腳斗士运动员最基本的进攻动作,在训练该技术动作时,应该注重提升运动员身体平衡性和力量素质,以期达到最佳训练效果。下压技术动作是攻守兼备的技术动作,在运动员熟练掌握了基础动作后,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下压技术动作的具体训练方法,同时更应该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上挑动作容错率较低,因此教练员应当在运动员经过长时间训练后将此动作以进阶动作的方式传授给运动员,同时运动员在训练和使用这种技术动作的同时应该对自身的力量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同时严格把握使用时机,以期达到预期的战术目的。

猜你喜欢

转体斗士使用率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
我国首创大跨度T构耐候钢钢箱梁转体工艺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6万吨!我国刷新桥梁转体世界纪录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与分析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
鹦鹉
一只呼唤“自由”的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