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

2018-07-13梁秀秀

校园英语·月末 2018年6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构主义

【摘要】翻译学是当前我国翻译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吕俊教授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在众多西方翻译理论中占据一席之地。建构主义是对以往几种翻译研究范式的总结,分析和批判,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本文从翻译研究范式出发,着重探讨建构主义翻译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翻译研究范式;建构主义;解构主义

【作者简介】梁秀秀(1993.03- ),女,山东即墨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翻译研究已历经两次大的范式嬗变,带有神秘主义的语文学范式遭到了结构主义的冲击,而后结构主义的“工具性”又遭到了解构主义的抨击。但这三种范式大多带有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子,很少有中国学者自己的创见。一时间,解构主义思潮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但是解构主义的“任意性”也遭到了众多学者的批评。不久,吕俊教授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打破了这一沉寂期,对以往的三种范式做了比较和中肯的评价,并论证了“建构主义翻译学”的合理性。

一、为何要进行建构的翻译学研究

语文学范式的缺陷是依赖译者的主观直觉来理解客体,强调人的精神与灵感,在翻译上造成了神秘主义。这种范式是一种心灵真理观,那结构主义就变成了符合论真理观。“符合论真理观认为真理是某种负荷者与它所表达(或代表的)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相符则为真,否则则为假”,这种真理把语言视为工具。其“封闭性”、“工具性”遭到了解构主义的否定。建构的翻译学在反思解构主义的同时,也从解构主义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其一、解构主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前的知识结构被改变,其目的是让人们去分析这一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去发现其中有什么不合理的东西。西方翻译学者抓住了解构主义的“重构性”(reconstruction),重构性是指完全破坏事物等表面特征,而是拆解旧的理性,发现其中的不合的逻辑因素,找出其理论上的缺陷,建立一种新的联系。用“除旧布新”来理解或许比较合适。这种开放性也是建构主义所肯定的,但是这种开放性也带来了“意义生成”的任意性。在解构主义的“意义生成”过程中没有对对话过程设置任何制约条件,从而使意义产生任意性的结果。建构主义则与此相反。建构主义提出了制约性机制,从而限制了意义生成的任意性。

其二、解构主义的思维范式,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由于“意义生成性”,所以在解构主义看来,相互联系的事物并不是全部在我们所能看见的范围,它是超越到我们看不见的范围。比如,当我们看见淙淙流水,我们会想到生命的延续,或时间的流逝,或季节的更替。但是,解构主义的联想和想象得到了建构主义的批判:脱离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世界。根据波普尔对三个世界关系的解释,个体主体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或获得的知识无不通过社会的理解与社会解释获得。两个实践主体的经验不同,价值观也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意见偏激,有的过于软弱,那么哪一种意见才是合适的呢?由此可见,在人们的言语过程中所表达的意义是否符合社会现状,都是无法估计的。因此,建构主义主张交往理性。

二、建构翻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范式的总结及反思,尤其是对解构主义的反思,吕俊教授对建构主义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思考方式。总结如下:

所谓的建构主义翻译学,首先是它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中,所有的言语活动都会受到实践的影响。相比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主张的语言先于自然世界而存在,这种被自己所创造的语言束缚起来的观点,建构主义恰恰相反。建构主义认为是自然世界先于语言而存在,是人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语言,使语言承担了传递信息、与人交往的功能。

其次是交往理性,举一个例子,We want to know if you have done such thing.這句话如果对小偷这样的盗贼说,可以译为“我们想知道你是否做过这种事”,但是如果对一个做了好事的人说,这样的译法有些不太合适。

接下来是共识性真理。共识性真理是“符合论真理”的批判,那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举例来说,如果说“人不会飞的原因是因为受地球引力的影响”,相信有常识的人都会说这是真的,因为符合实际生活。可是如果我们说“政府就该有义务帮助残障人士”,就不容易判断这句话的真假了,因为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价值观不一样。但是如果社会范围内,大部分人都说这样做是正确的,那就是正确的,这就是“共识性真理观”:依靠在社会范围内能否取得相同的意见,即形成“共识”作为判断标准。

三、结语

吕俊教授的建构主义翻译学是对以往国内外翻译研究范式的批判、吸收和总结,解决了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带来的弊端,把翻译学者从错误的思维模式里拉回来。但是建构主义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共识性真理”,是在多大的范围内取得普遍共识?对于像圣经、女娲补天之类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我们是否要完全坚持建构主义的理论方法,而不考虑其他理论?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建构主义翻译学应该具体怎么来建构,应该考虑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重塑与解构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解构主义服装风格研究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