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外科导管问题研究

2018-07-13张丽娜孙莉张娇

健康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尿管导尿管无菌

张丽娜 孙莉 张娇

摘要:肾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等都是泌尿科中最常见的疾病,所以在泌尿外科中导尿管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对患泌尿科系统疾病患者的损伤治疗和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在泌尿外科疾病中手术患者术后的各种管道护理和体会进行论述和总结。目的评价PDCA管理在泌尿外科中各类管道的护理应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分别纳入常规组(n=139)与观察组(n=162),前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主要为经验式管理,后者通过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环节,实施PDCA管理,统计学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常规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7.91%、堵管发生率11.51%、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9.35%、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28.78%,高于观察组1.23%、2.47%、1.23%、4.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导管管理亟待加强,进行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降低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广泛好评。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细菌感染

一、临床资料

笔者选取40例患者为一组,年龄范围在20~80岁之间。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2例膀胱癌患者,8例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拔管时间最长14天,最短3天。最后全部治愈出院。

二、导管的种类和应用

1.两种导尿管的应用。普通导尿管常用在手术后尿潴留和尿道形成术患者,膀胱尿道造影也可以用,一般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选择型号;气囊导尿管常用在持续导尿的病人,用于各种膀胱手术后患者可以避免做膀胱造瘘术,导尿管末端有气囊可以灌注液体和充气使其扩张,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滑落,一般分为三腔和两腔,三腔一般用于经尿道前列腺電切术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手术时置于前列腺腔内,气囊起压迫止血和固定作用,一腔手术后连接进水管对膀胱做持续冲洗,中间较大的一腔接出水管引流。

2.输尿管支架管。这种导管适合肾盂成形、回肠代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输尿管移植术、回肠代膀胱术、膀胱扩大术中输尿管和肠道吻合,一般起支撑引流的作用,防止吻合口狭窄,从而利于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尿量。

3.前列腺导尿管。前列腺导尿管是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末端弯且尖细,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导尿,前列腺肥大病人在发生尿潴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很狭窄,普通导尿管无法插入,必须使用前列腺导尿管。

三、导管的护理

1.对各种导管进行妥善固定。病人要放在舒适的位置,将引流冲洗装置和引流袋衔接好,保证尿管以下的引流管长度足够,以备病人在左右翻身时能够用。将引流管牢牢固定在床的合适的沿边,保证不出现因引流袋过重牵引尿管使之脱出的情形。本组患者中引流袋由于固定位置比较适合且固定得较好,为出现因引流袋过重而牵拉脱出的现象。对三腔管的特点一定要熟悉,避免在冲洗和衔接时接错,本组病例中护士对三腔管特点较为熟悉,使用的三腔管气囊游明确标志,护理时作膀胱冲洗为出现冲洗和衔接接错导致尿管脱出气囊冲破等不良现象。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保持引流管无菌,冲洗导管时必须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及时更换敷料污染,加强对引流口周围的皮肤保护,导管出口一定要低于引流袋,避免引起引流液倒流。

3.密切观察引流情况避免管道扭结阻塞。导管引流液的通畅要随时检查,若发现引流液不畅,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给予冲洗和调整。在形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的引流量会减少,这是由于前列腺摘除后渗出液常常会浸湿敷料,这一点护理医生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误会。侧肾功能不全和孤立肾患者放置引流管以后一定要准确的记录引流的尿量,本组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手术成功,护理精心,家属比较满意,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引流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等都要严密的注意,注意观察引流尿液是否有浑浊或者脓性,是否有血性或者血块阻塞管道。

4.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冲洗,冲洗速度要适中,不能过慢也不能过快,否则容易使内出血凝固成血块以致引流不畅或引起创面出血。膀胱手术患者每次注入量不能超过50ml,注入冲洗液后要全部抽出之后才可再注入,反复三到四次,直到临床效果满意。一些输尿道造口和肾盂造口者原则上是不能冲洗的,但是如果有血块阻塞或者梗阻时,可以让医生进行无菌操作,每次注入量为5ml,压力不能过大。

5.注意防止尿路感染。留置尿管极易发生上行性感染,感染细菌与一般尿路感染相同,在护理中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尿管的护理,落实和加强各种护理措施的实施是关键。在实施护理操作时,特别是整个引流管及引流冲洗装置要密封无菌,体外引流管及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多饮水,本组除特别医嘱外,我们都鼓励病人尽量多饮水,使其能将大量的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冲洗尿路和尿管的作用。术后选用适当的抗菌素一般选用青霉素类或先锋类,定期给病人做中段尿培养,从中选用敏感类抗菌素稀释冲洗或全身应用,这样的做法使病人在预防尿路感染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尿管导尿管无菌
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脑梗死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影响的研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护理学无菌操作的应用研究
浅析无菌管道施工要点
剖宫产术留置尿管时间对孕产妇影响的Meta分析
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小小尿管学问大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9S管理法在手术室无菌间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