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2018-07-12谢拙政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园思政政治

谢拙政

一、树立一块品牌,使思政平台“专”起来

许多高校存在思政类新媒体平台泛化现象,组织部、宣传部、团委、社科部等职能部门接连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看似“百家争鸣”,实则导致泛而不精,媒介运营“各自为政”,难以统筹协调。高校需要统筹培育一块思政类校园新媒体品牌,汇聚校园思政专任教师、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等资源,运营这块品牌下的微信、微博、网站、客户端等平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向师生输出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内容。

“木铎思享”是北京师范大学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立的新媒体品牌,由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润枝带领运营。“木铎思享”周一推微感悟、周二推微作业、周三推学术堂、周四推微课堂、周五推微书单、周六推微生活、周日推微聚焦;内容包含解读教材的“嗖说”、拓展阅读的“微书单”、关注时事的“微聚焦”等。专业的运营团队、丰富的课程形式有效深化了思政教育内容,增强了大学生的获得感。

二、发挥两股力量,使思政内容“热”起来

新媒体时代,传媒话语权经历了从精英主义到消费主义的历史嬗变,舆论监管变得愈加困难。因此,正确认识“把关人”及“意见领袖”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巨大影响力,借这两股力构建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把关人”存在于新媒体内容采集、写作、编辑、审核各个过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把关人”需要对发布内容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思想的正确性;需要对受众评论进行筛选,避免发生网络舆情;需要及时、专业地回复评论,引导正确价值观。“网络意见领袖”能影响粉丝态度,甚至改变粉丝看法。高校需要培育一批德高望重的教师或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如“我最喜爱的好老师”“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干部”等,借助他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向師生传播正能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红辅导员“杭电小马哥”马鹏宇2017年9月中旬的一部hip-hop版新生《入学须知》火爆网络,获得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后微博阅读量接近400万。歌词“无论家人送你/还是自己提着行李/都可以在杭电/开创你自己的天地……”满满正能量。之后,这位网红辅导员接连推出hip-hop版《诗词歌赋 诗词说》《诚信考试》等内容,有效地引领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把握三项特性,使思政教育“活”起来

新媒体是传播内容的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先摸准新媒体的特性,尊重它的规律,才能运用新媒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效能。第一,要把握新媒体的互动性。新媒体创造的公共空间是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交互表达的集散地,评论和回复的同时也是意识形态较量的过程。第二,要把握新媒体的及时性。善于跨越时空界限,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传播信息。第三,要把握新媒体的多媒体性。恰当选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音频多形式呈现内容。

义乌工商职院“创出精彩——2018元旦丝路诗会”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特性。诗会前推送剧透图文、彩排视频,吸引关注;诗会时进行微博直播,打破现场观看的时空限制;诗会后推送精彩图片、视频和报道,引发讨论、升华主题。当晚,该校元旦诗会相关话题一度攀升至新浪微博教育榜前八,新增粉丝近千人,并吸引省市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有力地讴歌了丝路友谊、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将树立一块校园思政品牌作为平台创新的切入点,将发挥“把关人”和“意见领袖”两股力量作为内容创新的切入点,将把握互动性、及时性、多媒体性三项特性作为形式创新的切入点,进而真正实现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新媒体视阈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80044)。

猜你喜欢

校园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